海曲汉墓位于
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
日东高速公路南侧。此处原分布有几个大封土堆,当地俗称为“王坟”、“娘娘坟”。墓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公里即为汉代
海曲县城故址,城址犹存。2002年春,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曲墓地进行抢救发掘,共发掘墓葬90座,随葬品共出土陶、铜、漆、木、竹、玉、铁、角器等1200余件,它出土的大量带有民间工艺色彩的
大宗商品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汉代器物,不仅有文物价值,更有文化价值,对于研究汉代一般民众的生活和习俗、了解汉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有重要意义。
2002年春,为配合
同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曲墓地进行抢救发掘。共发掘墓葬90座,为山东地区迄今保存最完好
汉墓,全部属中小型墓。
“王坟”和“娘娘坟”是挖掘的重点,两座坟中最大的墓葬都位于边缘,因此,中间的墓葬都保存完整,较大的几个墓葬都被盗墓者“光顾”过。“王坟”中最先被发掘的两个大型墓葬中,其中一个已被彻底破坏,空空如也。另一个也是仅有个别物品保留了下来。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其他墓葬盗贼大都光顾过,但不知为何均半途而废,个别的盗洞虽然已经到了盖板,有的甚至已将盖板凿了一个浅洞,但并没有进入椁棺。墓地中惟一的一座重棺墓,盗墓贼将盖板凿开洗劫了器物箱,并将外棺凿开,但最终放弃了内棺。
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动不已的是106号墓的清理。这是一座狭长的一棺一椁墓葬,开口在中间部位。双层椁盖板,头箱、脚箱、边箱一应俱全。该墓的发掘可谓有惊无险。一开始,考古人员从墓葬开口处就发现有人动过此墓,暗想此墓又完了。但清理到椁盖板后却发现,盗墓贼虽然已接近了椁室,并将椁盖板凿了一个浅坑,但未进入墓室便放弃了,椁盖板下的棺木竟毫发未损。
此次发掘搞清了墓葬封土的堆积形式和形成过程,了解了棺椁结构和埋葬方式,对于研究
山东省东南沿海一带葬制葬俗及当地文化民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海曲汉墓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陶、铜、漆、木、竹、玉、铁、角器等1200余件,其中北方最美的500件漆木器和北方罕见的刺绣丝织品,是山东地区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对于研究汉代漆器制造业和纺织手工业的水平及产地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出土竹简有
刘彻“
天汉二年”的明确年号,意义重大。
海曲汉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随葬品,尤其漆器和纺织品,富比王侯,充分证明山东齐国乃至日照
海曲县是汉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海曲汉墓不以墓主身价增荣,也不以出土重器宝物著称,而是以墓葬群落众多和保存完好得到专家的特别青睐。它出土的大量带有民间工艺色彩的
大宗商品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汉代器物,不仅有文物价值,更有文化价值,对于研究汉代一般民众的生活和习俗、了解汉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