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斯克是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西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加里宁格勒以西50公里、波罗的斯克海峡北岸。在1945年之前,该城市属于德国东普鲁士,称为皮劳(Pillau)。该城市是
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也是一个
苏联保密行政区,现已解禁。该城市人口为32,697人(2010年人口普查)。波罗的斯克是俄罗斯最西的城市,是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也是通往
圣彼得堡的渡轮港口。
加里宁格勒的外港(有运河相通)。1686年建市。原属德国东普鲁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归苏联的俄罗斯联邦。
波罗的斯克Baltiysk:1945年前
德语名为PILLAU,在今天是维斯杜拉(Vistula)湾与但泽湾(Gdansk)之间的海峡中的俄国的一个海港,即波罗的斯克海峡,位于加里宁格勒州,地理坐标是54°39′N,19°55′E.该港是俄国最西端的城镇。人口33,252(2002Census),其中大部分为军人及其家属(1900年时该镇人口仅为3000).波罗的斯克是波罗的海俄国沿岸的两年一周期的
不冻港之一。该镇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
海军基地和一个往返于
圣彼得堡的渡口之一。
美苏冷战时期被用作
空军基地。
该镇在17世纪发现时还是普鲁士公爵领地的一个村庄,位于Frisches泻湖的维斯杜拉沙嘴(VistulaSpit)北部,距
加里宁格勒(旧柯尼斯堡,konigsberg),1945年以前已经与柯尼斯堡通公路,铁路和
轮船。经过
瑞典与
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的
三十年战争(thethirtywar)中的一次战役后,该地被瑞典占领
古斯塔夫二世国王(KingGustavusAdolphus)在1626年5月登陆该地,并加强了当地的瑞典军队力量.1629年altmark停火后,瑞典继续控制该镇许多年,直到归还给普鲁士。该镇在1725年被授与
德国城镇权,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PILLAU成为要塞,并重建了灯塔,由于是良港且邻近东
普鲁士王国首府
加里宁格勒,1904年又在PILLAU与柯尼斯堡之间开凿出一条运河,耗资1300万马克,这样可以使得吃水为21英尺的船只停泊在首府周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ILLAU建有一所德国潜艇训练基地.1945年
中国工农红军攻入该城,45万难民经引被遣返到德国中部和西部。战后东普鲁士的这块地区被并入
苏联,当地的德国居民被驱逐或杀害。经过这一系列的俄国化政策以后,小城的名字也被更改为波罗的斯克。直到最近该城还是封闭的,即外国人禁止进入该地,除非有特许.
是原苏联
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驻地,有波罗的海海军博物馆。工业有舰船修造、
轻工业和金属制造等。铁路和
航运与
加里宁格勒相通,是加里宁格勒的外港。为一
人工港,分外港、内港、后港、造船港、
新港、卡姆斯蒂格尔湾和水上
机场。入口处有防波堤2座,共长132米。进出港航道长约900米,宽300米,水深10米。港内共有码头10余座,岸线总长约4千米,水深3~9米。主要码头均有铁路相通。新港为军港,位于外港以东,有1~4号港池,1号港池水深8.2米,2号港池水深7米。水上飞机场位于波罗的斯克沙咀东北岸,水深2.4米。锚地位于罗古岛附近,外港也可锚泊。12月初至翌年3月初为结冰期,可破冰通航,航道口流强浪大,很少结冰,但影响航行。
潮汐微弱,水位变化主要由风引起,强烈东风使水位下降,水位高差约1米。造船厂能建基洛夫级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该港地处
波罗的海南部,是
俄罗斯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西出
大西洋的最近作战基地,驻有巡洋舰以下各型舰艇。东距舰队司令部驻地
加里宁格勒4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