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垣
曾任国务院特区办研究室副主任
刘福垣,1944年9月生,辽宁金县人,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1年8月~1991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1991年5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任学术秘书,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学会理事,中国农产品成本价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发展经济学学会副会长。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98-2003年期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农经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宁波市副市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
现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代表作有:《工农业收入差异》(专著)、《破除剪刀差的迷雾》(论文)、《农村改革新方略》(专著)、《正确认识80年代农村改革的新就和90年代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关于农村城市化的几个认识问题》(论文)、《正税、明租、除费》(论文)等,引外,还发表论文40余篇,共100余万字。
人物经历
1965-197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读书
1970-1978年,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铁路局担任中学、党校及五七干校教员197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
1981-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2年,晋升助理研究员
1985年,任综合室副主任
1986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1988年,任农发所所长
1989年,获博士学位,并兼任研究生院农经系主任
1991年,任院学术秘书,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并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晋升研究员
1993-1995年,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任研究室副主任
1995-1997年,宁波市副市长
1997-国家计委经济所所长
1998-2003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2003年至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学术专长是经济成本、价格,从事农业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代表著作
《工农业收入差异》
《农村改革新方略》
《明租、征税、除费》
《新发展观宣言》
《社会保障主义宣言》
发表论文
1]刘福垣.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的核心指标与战略措施[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7):3.
刘福垣.提高人力资本的研究层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3.
刘福垣.必须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5):3.
刘福垣.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4):6-7+48.
刘福垣.人力资源研究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4):3.
刘福垣.进一步扩展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视野[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3):3.
刘福垣.高龄人力资源开发大有潜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1):3.
刘福垣.人口老龄化还是高龄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9):3.
刘福垣.人力资源开发当前的研究方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7):3.
刘福垣.从企业办大学到企业变大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5):3.
刘福垣.开创适度劳动研究的中国范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3):3.
刘福垣.深入开展实现同工同酬攻关性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1):3.
刘福垣.必须大刀阔斧改造我们的教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23):3.
刘福垣.人力资本时代到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22):14.
刘福垣.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21):3.
刘福垣.破除洋八股打造升级版——给本刊作者的一封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9):3.
刘福垣.我国工会在劳动关系发展中的功能定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7):3.
刘福垣.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7):6-9.
刘福垣.纠正领导人才选拔中的错误倾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5):3.
刘福垣.进一步拓展劳动关系研究的视野[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3):3.
刘福垣.大刀阔斧地改造教育结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1):3.
刘福垣.清除劳动关系上的封建遗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9):3.
刘福垣.必须把握人力资本的特殊属性[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7):3.
刘福垣.创业从入学开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5):3.
刘福垣.收入分配改革的两杆秤和三条线[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2):62-65.
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下)[J].中国投资,2012,(10):26-29.
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上)[J].中国投资,2012,(09):28-30.
刘福垣.必须把价值观和价值符号区别开来[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5(04):22-23.
刘福垣.坐井观天的哀叹——涉及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伪命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06):5-9.
刘福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研究要走向企业、面向实际[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01):1.
刘福垣.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J].领导文萃,2011,(19):24-25.
刘福垣.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J].南风窗,2011,(16):76-78.
刘福垣.人口红利是个伪命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6):5-7.
刘福垣.剩余价值率和剥削率不是一个经济范畴[J].改革,2010,(11):137-139.
刘福垣.领导能力的建设和开发[A].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2010:29-31.
刘福垣.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的需要——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社团会长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0):5-6+10.
刘福垣.铲除特权的战略措施[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0):1.
刘福垣.铲除封建特权——理顺分配关系的逻辑起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9):1.
刘福垣.分配改革要从财产申报入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8):1.
刘福垣.改革对象是分配机制不是收入数量[J].党政干部参考,2010,(08):28-29.
刘福垣.2011,中国转折关键年[J].中外管理,2010,(08):70.
刘福垣.分配改革的战略观察[J].南风窗,2010,(15):79-81.
刘福垣.第一财政预算是社会保障[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7):1.
刘福垣,唐,龚艳.土地年租制将大大降低房价[J].沪港经济,2010,(06):56-57.
刘福垣.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1):5-8.
刘福垣.分配体制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最大悬念[J].中外管理,2009,(12):74-75.
刘福垣.人力资本贡献率计量原理初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9):6-8+14.
刘福垣.个人所得税应当废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9):1.
刘福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7):1.
刘福垣.一步到位地建立全覆盖、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6):2.
刘福垣.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经营转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5):1.
徐浩程,叶青,刘勇,刘福垣,刘志迎,伍新木,吴克明,陈耀,秦尊文,程必定.中部如何弯道超车[J].决策,2009,(Z1):25-26.
刘福垣.“劳动力过剩”是一个伪命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2):1.
刘福垣.2008,中国崛起元年[J].现代商业银行,2008,(08):13-16.
刘福垣,刘欣.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J].沪港经济,2008,(08):66-68.
刘福垣.地震对住宅体制改革的启示[J].住宅产业,2008,(07):12.
刘福垣.廓清发展观上的迷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07):1.
刘福垣.以经济学理论指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05):1.
刘福垣.目标补贴放开市场预防为主——论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03):6-7.
刘福垣.内需不足仍然是经济运行的焦点[J].浙江经济,2008,(02):24-25.
刘福垣.2008:中国经济有无拐点?[J].人民论坛,2008,(01):24-25.
刘福垣.功能分类区别对待——进一步完善住宅体制的建议[J].中国社会保障,2007,(12):20-21.
刘福垣.住宅应进行功能分类区别对待[J].中国改革,2007,(12):82-83.
刘福垣,张文贤.从人力资源观向人力资本观转变[A].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2007:31-34.
刘福垣.住宅按功能分类区别对待——进一步完善住宅供应体制的建议[J].住宅产业,2007,(10):64-65.
刘福垣.完成从人力资源观向人力资本观的转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0):6-9+14.
蒋树声,王齐彦,王延中,李玲,刘福垣,杨燕绥,郑功成,金维刚,贾俊玲.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J].群言,2007,(10):4-19.
刘福垣.功能分类区别对待——进一步完善住宅体制的建议[J].今日中国论坛,2007,(10):78-79.
刘福垣.从人力资源观向人力资本观转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9):1.
张梅颖,文魁,刘福垣,张东生,郑功成,莫荣,袁伦渠,曾湘泉,蔡.就业是民生之本[J].群言,2007,(09):4-18.
刘福垣,姜良山,黄菲菲,陈耀,张远友,蔡勇.退休待遇该不该搞“双轨制”[J].东北之窗,2007,(17):18-19.
刘福垣.坚决制止对农民工的超经济剥削[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7):1.
刘福垣.劳动价值论不是收入分配的根据[J].现代商业,2007,(13):1.
刘福垣.偏冷标志还是过热征兆[J].人民论坛,2007,(10):19-22.
刘福垣.社会保障度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硬指标[J].绿叶,2007,(04):30-31.
刘福垣.未来中小企业投资应紧盯五个“中”字[J].上海企业,2007,(03):43.
刘福垣.N次现代化是一个伪命题[J].中国社会保障,2007,(03):21-22.
刘福垣.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的抉择[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城市科学论集),2006,(S1):14-17.
刘福垣.必须脱胎换骨地改造我们的教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0):4-9.
刘福垣.根治体制病调控可见效[J].中国经济信息,2006,(19):29-30.
刘福垣.为我国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现代化而奋斗——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08):27-28.
刘福垣.住房流通领域的体制创新[J].住宅产业,2006,(07):26-27.
刘福垣.抓住机遇,再立新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在开幕式上的致词[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06:8-9.
刘福垣.为我国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现代化而奋斗——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06:12-14.
刘福垣.遏制高房价须釜底抽薪[J].开放导报,2006,(03):11-13+29.
刘福垣.改革流通体制房价应声而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6):15-17.
刘福垣.破除发展观迷雾[J].现代商业,2006,(08):1.
刘福垣.刘福垣中部各省要形成一体化产业结构[J].新选择,2006,(03):87.
刘福垣.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的抉择[A].海淀走读大学学报.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海淀走读大学学报: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6:20-23.
刘福垣.社会保障度决定社会和谐度——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1):5-8.
刘福垣.推翻三座大山建设和谐社会[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01):14-15.
刘福垣,王洛林.许多省区“十一五”规划重点还是上项目[J].领导决策信息,2005,(49):18.
刘福垣.突破环境资源制约的战略抉择[J].财经界,2005,(11):24-26.
刘福垣.中国城市体系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报道,2005,(10):72.
刘福垣.2005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主题演讲系列专题(4)中国城市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J].领导决策信息,2005,(41):12.
刘福垣.土地批租是目前房价过高之源头[J].中国房地信息,2005,(10):37.
刘福垣.中部崛起不能走沿海老路[N].长江日报,2005-09-29(011).
张丽,刘福垣.悠悠万事惟此惟大——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J].中国社会保障,2005,(08):22-23.
刘福垣.土地批租、城市膨胀与私人资本主义[J].中国改革,2005,(07):37-39.
刘福垣.不能笼统把国企看作公有制经济[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1.
刘福垣.功夫下在“中”上[J].时事报告,2005,(06):34-35.
刘福垣.批租制或年租制是两种社会制度的选择[J].开放导报,2005,(03):63-64+70.
刘福垣,谢茂林区域竞争及其对地方政府职能行为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5,(05):157-161.
刘福垣.只有国有资产,没有国有企业——再论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改革的方向[J].理财杂志,2005,(05):63-65.
刘福垣.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再论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改革的方向[J].中国经贸导刊,2005,(09):6-7.
刘福垣."居者有其屋"不是我们的口号[J].中国投资,2005,(05):15.
王雷,刘福垣,文林峰,魏成森,柴强,岳树民,朱,邹炎,常亮.政府抑制房价一石激起千层浪[J].城乡建设,2005,(05):49-56.
刘福垣.宏观调控不应以总量为对象[J].中国投资,2005,(04):17.
刘福垣.GDP不是判断经济冷暖的定性指标[J].中国投资,2005,(03):17.
董迎,陈伟,刘福垣.2004年世界竞争力概览[J].经济研究参考,2005,(06):24-44.
刘福垣.破除中国经济冷热疗法的迷雾[J].上海国资,2004,(10):8-9.
刘慧勇,陈淮,吴念鲁,刘福垣,唐丰义.经济学家畅谈中国经济[J].市场经济研究,2004,(05):24-26.
刘福垣.中国的发展要抓住主要矛盾[N].社会科学报,2004-09-30(001).
刘福垣,张小虞,陈细牛,张翼从车子房子看生活巨变[N].光明日报,2004-09-29
刘福垣.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形势及走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07):20-23.
刘福垣,齐桂珍,梁达.县乡两级政绩考核的新尝试——湖州市市县、区政绩考核调查[J].政策瞭望,2004,(04):31-32.
刘福垣.生产要素先进不等于生产力先进[J].浙江经济,2004,(07):6.
刘福垣.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本含义[J].金融信息参考,2004,(04):40-41.
刘福垣.地方政府要防止企业化倾向[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03):5.
刘福垣.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中国金融,2004,(01):27-29.
刘福垣.重新认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地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2):1.
刘福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J].党建,2003,(12):12-13.
[126]陈淮,樊纲,刘福垣,晏智杰,蔡继明,赵人伟,高书生,李保民,程学斌,李燕斌,杨良初,赖德胜,曾湘泉专家学者纵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劳动保障通讯,2003,(11):29-33.
刘福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科学决策,2003,(11):58-64.
刘福垣.树立“以中为重”的发展观[J].党政干部文摘,2003,(11):33.
刘福垣.政府第一要务:确保社会保障和教育投入[J].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高科技,2003,(11):41-42.
刘福垣.从战略调整上解决就业问题[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09):1-6.
刘福垣.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10):49-50.
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J].财贸经济,2003,(09):5-12+96.
刘福垣.高度重视人才合理的组合结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09):1.
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08):1-6.
刘福垣.亟待确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J].学习月刊,2003,(09):6-7.
刘福垣.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几点观念变革[J].科学咨询,2003,(09):6.
刘福垣.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几点观念变革[N].重庆日报,2003-08-30(002).
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J].红旗文稿,2003,(15):8-12.
刘福垣.充分就业率是经济形势的唯一定性指标[J].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高科技,2003,(08):51.
刘福垣.贫困地区财政调控和政府机构规模控制的重要依据[J].宏观经济研究,2003,(07):63.
刘福垣.谁需要保障就保障谁需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社保制度设计的中国特色[J].瞭望新闻周刊,2003,(29):22-24.
刘福垣.经济适用房应租售并举[J].城市开发,2003,(07):7-10.
刘福垣.我国房地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源及对策[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06):1-4.
刘福垣.经济发展走向新阶段[J].科技与企业,2003,(07):6-7.
刘福垣.中国经济:更快的速度还在后面[J].新经济杂志,2003,(06):73-74.
刘福垣.房地产业患上“偏头痛”[J].科技经济市场,2003,(05):22-23.
赵人伟,樊纲,刘福垣,赖德胜,李连仲,陈淮,蔡继明,李燕斌,杨良初,高书生,李保民,王东进.专家把脉话分配[J].时事报告,2003,(05):14-23.
刘福垣.猛药根治“偏头痛”——房地产结构失衡的成因和解决途径[J].城市开发,2003,(04):4-7.
刘福垣.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根源在于流通体制[J].城乡建设,2003,(04):43-45.
刘福垣.政府职能定位和财政体制改革诌议[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02):3-8.
刘福垣.结构失衡:中国房地产的“命门”[J].中国投资,2003,(03):101-106.
刘福垣.衡量经济形势的八大指标[J].浙江经济,2003,(05):12-13.
刘福垣.我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J].宏观经济研究,2003,(02):20-23.
刘福垣.关于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01):11-15.
刘福垣.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是争当现代制造业基地[J].领导决策信息,2003,(07):20-21.
刘福垣.必须根治房地产结构失衡的疾[J].浙江经济,2003,(03):22-24.
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J].战略与管理,2003,(01):39-44.
刘福垣.走出世界工厂的误区——关于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投资,2003,(01):101-105.
刘福垣.形势一年更比一年好——2003年经济形势展望[J].开放导报,2003,(01):5-7+4.
刘福垣.关注转型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下)从战略上解决就业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1):9-12.
刘福垣.破除紧缩迷雾加速分配体制改革[J].中国物价,2002,(10):3-8.
刘福垣.破除“通货紧缩”迷雾[J].浙江经济,2002,(19):6-8.
刘福垣.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0):21-24.
刘福垣.扫除城市化的人为障碍[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2,(10):32-35.
刘福垣.破除紧缩迷雾加速财政分配体制改革[J].开放导报,2002,(09):33-36.
刘福垣.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思考[J].中国物价,2002,(08):9-13.
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J].财贸经济,2002,(06):26-34.
刘福垣.从战略上解决就业问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6):4-10.
刘福垣.小轿车在中国的定位[J].中国物价,2002,(06):9-12.
刘福垣.中国城市化的旗舰已经起航——在浙江省城市化工作会议上的发言[J].浙江经济,2002,(10):18-19.
刘福垣.从战略上解决就业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02,(03):22-26.
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5):11-13.
刘福垣.失业率上升说明我们的发展战略有问题[J].领导决策信息,2002,(17):26.
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上)[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4):12-16.
刘福垣.一部可读性极强的经济理论评介评《经济学百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和评介》[J].管理世界,2002,(03):150-151.
刘福垣.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十策[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2,(04):5-7.
刘福垣.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2,(03):12-16.
刘福垣.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十策[J].瞭望新闻周刊,2002,(09):4-6.
刘福垣.因势利导加速战略性调整[J].改革,2002,(01):9-16+43.
刘福垣.小轿车在中国的定位[J].综合运输,2002,(02):11-14.
刘福垣.失业率上升与发展战略有关[J].经济研究参考,2002,(47):36-39.
刘福垣.变“城市化”为“化市城”[J].领导决策信息,2002,(04):35.
刘福垣.关于农村税制的若干思考[J].财政研究,2002,(01):2.
刘福垣.城市化工作交给城建部门是片面的[J].领导决策信息,2002,(01):27.
刘福垣.城市化的关键是化农为工[J].领导决策信息,2001,(40):15.
刘福垣.城市化“市”是核心[J].领导决策信息,2001,(36):13.
刘福垣.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1,(08):6-11.
刘福垣.社会保障的本质及其应有逻辑[J].中国社会保障,2001,(08):29-31.
刘福垣.推进城市化战略的主要切入点[J].经济与管理,2001,(04):10-11.
刘福垣.加速城市化:政府该做些啥[J].今日浙江,2001,(05):8-9.
刘福垣.政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J].中国投资,2001,(02):19-24.
刘福垣.推进城市化战略的主要切入点[J].经济工作导刊,2001,(03):14-15.
刘福垣.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J].政策,2000,(10):26-29.
刘福垣.减少农民加速城市化——两元结构矛盾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J].北京观察,2000,(10):40-42.
刘福垣.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道路[J].城市,2000,(03):6-10.
刘福垣.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诸种矛盾的总根源[J].管理世界,2000,(04):5-15+24.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白和金,刘福垣,陈东琪,王小广,刘国艳,范剑平,杨大侃,樊彩耀,孙学工宏观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松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J].管理世界,2000,(04):16-24.
刘福垣.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提出变“城市化”为“化市城”[J].领导决策信息,2000,(16):18.
刘福垣.扫除城市化的人为障碍[J].城市发展研究,2000,(02):6-9+78.
《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的关系》课题组,刘福垣,陈东琪,王小广加大供给结构调整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0,(03):11-16.
刘福垣.走出住宅改革的误区[J].宁波经济,2000,(02):7-9.
刘福垣.2000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J].今日浙江,2000,(Z1):42-43.
彭廷军,刘福垣,高潮,牛文元,刘仲康.中国加入WTO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J].小城镇建设,2000,(02):26-31.
刘福垣.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运行展望[J].宁波市经济,2000,(01):6-7.
刘福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J].中国工业经济,1999,(08):16.
刘福垣.国资企业改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1999,(05):19-24.
刘福垣.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垣建议经济发展“以中为重”[J].领导决策信息,1999,(08):17.
刘福垣.树立全方位开放的发展观[J].求是,1999,(04):23.
刘福垣.二元结构·城市化体制改革[J].浙江经济,1999,(02):9+11.
刘福垣.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01):3-8.
刘福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北京经济瞭望,1998,(06):6-7.
刘福垣.灾后重建要杜绝“克隆”[J].中国国情国力,1998,(10):1.
刘福垣,李炳坤,陈乃醒,杨伟民,朱守银,白人朴,李铁,张红宇,陈剑光.小城镇建设:牵动力强的结合部[J].领导决策信息,1998,(39):2-5.
刘福垣.出路:推进人口城市化[J].城市发展研究,1998,(05):7-9+64.
刘福垣.如何把住宅价格降下来[J].中国土地,1998,(07):32-34.
刘福垣.明租、正税、除费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J].涉外税务,1998,(06):4-7.
刘福垣.产权主体分立房地产分流——住宅市场启动的突破口[J].中国经济信息,1998,(11):55.
刘福垣.对加速实现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几点思考[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05):7-9.
刘福垣.启动住宅市场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1998,(05):25-27.
刘福垣.人口城市化滞后和工业品相对剩余[J].中国工业经济,1998,(04):25-27.
刘福垣.启动住宅市场的几点建议[J].宁波经济,1998,(03):8-10.
刘福垣.启动住宅市场的几点建议[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02):8-11.
刘福垣.住宅改革应当租售并举,以租为主[J].经济研究参考,1998,(35):13-14.
刘福垣.地区政策比产业政策更重要[J].涉外税务,1997,(12):4-6.
刘福垣.城市功能定位和政府职能改革[J].特区经济,1997,(12):24-25.
砚冰,刘福垣.企业改革不直搞试点[J].金融信息参考,1997,(12):33.
刘福垣.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11):5-9.
刘福垣.关于出口加工型保税区的几个问题[J].开放导报,1997,(10):31-34.
刘福垣.特区精神秉百必腾万——《特区经济》百期致贺[J].特区经济,1997,(05):19.
刘福垣.区位结构和政策到位的关系——保税区一、二线问题的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1997,(05):26-28.
刘福垣.国有租赁为主应是住宅改革的理智选择[J].开放导报,1997,(01):47-52.
刘福垣.目前判断经济形势的三个主要指标不科学[J].经济研究参考,1997,(05):8-9.
刘福垣.搞“实力工程”最要紧的是重视结构工程[J].宁波党政论坛,1996,(04):3.
刘福垣.取消判断经济形势的不确切概念[J].开放导报,1996,(10):22-25.
刘福垣.互补才能区荣[J].宁波经济,1996,(04):4-8.
刘福垣.互补才能共荣[J].特区经济,1996,(08):32-34.
刘福垣.如何安置企业剩余劳动力[J].中国质量万里行,1995,(08):57.
刘福垣.正确认识转轨期物价腾升的原因[J].开放导报,1995,(04):23-26.
刘福垣.关于国有经济改革的几点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1995,(04):21-23+29.
刘福垣.既然是盘好棋特区还应特下去[J].理论学习月刊,1994,(12):16.
刘福垣.特区还应特下去[J].大连党校学报,1994,(03):49.
刘福垣.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是两个经济过程─—评傅晨同志的劳动价值观[J].农业经济问题,1994,(07):39-41.
刘福垣.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入改革的突破口[J].开放导报,1994,(03):65-66.
刘福垣.特区与内地七论[J].经济与信息,1994,(05):25-27.
刘福垣.论特区与普区发展的辩证法[J].特区经济,1994,(05):7-8.
刘福垣.中国农业交换地位的变化[J].农业经济问题,1994,(02):41-50.
刘福垣.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入改革的突破口[J].广西社会科学,1994,(01):38-40.
刘福垣.中国农业交换地位的变化(1978-1991)[J].财经问题研究,1994,(02):3-9.
刘福垣,王慧敏.超常规发展的理论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07):56-60+11.
刘福垣.再论农产品活劳动成本要素——对李玉珠等同志商文章的再反馈[J].农业经济问题,1993,(05):34-39.
刘福垣.可比劳动力法违背价值规律[J].中国农村经济,1993,(03):33-37.
刘福垣.现代市场与小生产农户——关于解决农民和市场关系的新思路[J].改革,1993,(03):73-77.
刘福垣.破除剪刀差概念上的迷雾——对若干商榷文章的商榷[J].农业经济问题,1992,(11):34-38.
刘福垣.如何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J].经济管理,1992,(07):27-29.
刘福垣.破除剪刀差的迷雾[J].中国农村经济,1992,(02):48-54.
刘福垣,赵天晓.在当前经济学领域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J].经济研究,1991,(08):3-20.
刘福垣.目标提价消除相对超额税[J].农业经济问题,1991,(05):23-27.
刘福垣.重新认识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J].甘肃理论学刊,1990,(05):23-27.
刘福垣.关于工农业收入差异宏观调控的几个认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89,(08):10-19.
刘福垣.论农村土地商品化[J].中国土地科学,1989,3(02):11-15.
刘福垣.关于农村城市化的几个认识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88,(09):10-14.
刘福垣.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与改革的突破口[J].中国农村经济,1987,(04):53-64.
刘福垣.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突破口[J].农业经济丛刊,1986,(06):10-14.
刘福垣,李庆曾,蔡昉.我们对“以工补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J].农业经济丛刊,1986,(05):17-19+26.
刘福垣.关于农村雇工经营的几个理论问题[J].农业经济丛刊,1986,(04):30-34+24.
刘福垣.关于雇工经营的主要理论分歧[J].农业经济丛刊,1986,(03):35-39.
刘福垣.要重新认识工农业产品比价剪刀差[J].农业经济问题,1986,(03):9-14.
张留征,刘福垣.柑橘属改为自由收购后的新问题——江西省樟树市柑桔流通情况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1985,(05):50-51.
刘福垣.论农村商品经济中的绝对地租范畴[J].农业经济问题,1985,(04):16-18.
刘福垣.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议[J].农业经济丛刊,1985,(02):16-18+26.
刘福垣.论社会主义计划价格范畴[J].农业经济问题,1985,(02):33-36.
刘福垣.农产品成本中的活劳动要素[J].中国社会科学,1983,(06):77-90.
刘福垣.论承包大户雇工经营的性质[J].农业经济丛刊,1983,(04):30-31+46.
刘福垣.关于农产品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政研究,1982,(04):35-4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代表著作
发表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