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58年10月生,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
华中农业大学,
学士,现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遗传育种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科技攻关;主持“八五”到“九五”“棉花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子专题,“十五”“863”优质、多抗棉花遗传改良技术及新品种选育子专题工作,以及多项农业部“发展棉花专项资金”项目。参加选育出我国棉花新品种—
中棉所12,该品种集多抗、丰产、优质于一体,使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中棉所12从1986年到1999年在全国累计推广1.3亿亩,新增经济效益65亿元。成为我国棉花品种中推广区域最广、种植时间最长的棉花品种。
针对
黄河棉区麦棉两熟和
新疆棉区的需要,率先进行棉花生态育种工作,育成早熟、高产、广适应的棉花新品种—
中棉所35,该品种的育成解决了黄河棉套棉和新疆中熟棉区品种的晚熟问题,目前已在新疆
南疆种植550万亩,占南疆棉区品种面积的60%。创造性地开展了棉花生态育种工作,为了培育更好的品种,在新疆和
长江棉区设立了生态育种试验站,初步建成面向全国的生态育种体系。多年来积极推动棉花品种的产业化工作,成功地实现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兵团农一师的强强联合,通过新疆塔里木中棉公司成功地将中棉所35品种实现产业化。成为我国目前棉花常规品种中良种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