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是由北京闪亮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电影集团出品的历史
剧情,由中国维吾尔族导演
西尔扎提·亚合甫执导,
胡军、别里克·艾特占诺夫联袂主演。该片于2019年4月13日在北京国际
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作为开幕片首映,并于2019年5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根据冼星海在
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讲述了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极端寒冷和饥饿的残酷环境下得到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救助的故事。2020年8月18日,电影《音乐家》获第八届
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奖。2023年5月23日,获得
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
1941年
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困交加之际,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冼星海在
阿拉木图期间创作了《神圣之战》《阿曼盖尔达》等经典作品,并修改完成了《
黄河大合唱》,用音乐治愈了战争中百姓苦难的心灵,激励人们为抗击
法西斯主义而战。为纪念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在阿拉木图有“冼星海大道”和“拜卡达莫夫大道”,以激励中哈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2022年9月16日,据
1905电影网消息,电影频道将于2022年9月16日18:30播出电影《音乐家》。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在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讲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结下友谊的动人故事。中哈两国电影人受此启发。2017年6月8日,中哈两国在
阿斯塔纳签署了合作拍摄电影协议,《音乐家》成为该协议的启动项目,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
新经济政策对接在人文领域的重点合作项目 。
影片为了真实地还原冼星海对中哈友谊做出的伟大贡献,整个拍摄团队竭尽所能,用两年时间在中哈两国实地走访,收集与冼星海有关的许多一手资料。摄制组辗转中哈俄三地拍摄,前后历时近五年,先后有300人参加剧组,两万人参与拍摄。
《音乐家》与‘
泛娱乐化’潮水的拜金式商业大片或准主流大片不同,别开新的气象,特别以象征性时空穿梭的诗意笔触,揭示了冼星海创作生涯最后五年间鲜为人知的一段故事。《音乐家》在叙事结构、镜像造型以及主人公命运与性格的刻画上,让人们的心灵为之深受震撼。(《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黄式宪》评)
《音乐家》将爱国主义融入人性中更柔软的部分,把个体、家庭和国家这三者叠合到一起,从而规避了某些影视作品过强的排他性爱国主义,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有益尝试。(《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评)
《音乐家》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影片中有真实的故事,更包含主观性、倾向性思想的融入,带给观影者人性的温暖,是这部电影的力量所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