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
位于中国台湾屏东县的风景区
鹅銮鼻,位于台湾省屏东县恒春半岛,占地59公顷,于1982年开辟的以珊瑚礁、石灰岩地形为主的风景区,日据时期就被选为台湾八景之一。
鹅銮鼻公园,于1982年将灯塔前大片的珊瑚礁辟建为公园,并于1993年开辟第二公园。鹅銮灯塔为鹅銮鼻公园的标志,鹅銮鼻灯塔塔身全白,呈圆柱形,分四层。塔基筑有炮台、护城壕沟等,鹅銮鼻洋流强劲,礁石错杂,为海上安全计,于光绪八年(1882年)建造此灯塔。初时常遭少数民族侵扰,故建有炮台等,是少有的武装灯塔。鹅銮鼻半岛,就是海里隆起的珊瑚礁台地,不仅海中处处罗列着珊瑚礁,地面也是礁石林立。鹅銮鼻沙滩上,礁石陡峭,怪石嶙峋,形成了鹅銮鼻海滨独特的景观。因此,游区还有“礁林公园”之称。
鹅銮鼻第一遗址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考古遗址,出土的遗物数量也远超预期。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遗物,决定拨款300万元新台币,协助台湾清华大学的团队进行保存工作。
命名
鹅銮鼻位于台湾省的最南端,是屏东县恒春半岛的一一个角。“鹅銮”一词为排湾族语言,有“帆船”之意。因这里北接恒春丘陵,衔山环海,突出如鼻,故得名"鹅銮鼻"。
历史沿革
鹅銮鼻公园,于1982年将灯塔前大片的珊瑚礁辟建为公园,并于1993年开辟第二公园,鹅銮鼻公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
鹅銮鼻灯塔是清朝为避免外国人航海时在台湾南部触礁引发事端,而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始建的。在二次大战末期曾遭炸毁,并于光复后改建并换装新式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鹅銮鼻地势东陡西缓,沿途布满珊瑚礁。鹅盔鼻地处中央山脉尽头的台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分界处,南部海上轮船来往必经这里。北起龟子角,南延为约5公里、宽1.5- 2.5公里,几段平顶台地,逐级降低。最高点122米,南部高94米。地势东缓西陡。上覆层砾石,下为厚层珊瑚石灰岩
位置
鹅銮鼻位于台湾省屏东县恒春半岛,地处三海的交汇处:东临太平洋,南傍巴士海峡,西边是台湾海峡。
生物多样性
鹅銮鼻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园内植物约240多种,有象牙树。另每年九月,红尾伯劳鸟群飞过境,吸引大批爱鸟人士前来观赏。
重要景点
灯塔
鹅銮鼻灯塔塔身全白,呈圆柱形,分四层。塔基筑有炮台、护城壕沟等,鹅銮鼻洋流强劲,礁石错杂,为海上安全计,于光绪八年(1882年)建造此灯塔。初时常遭少数民族侵扰,故建有炮台等。
该塔塔高18米,周长118米,内设大型旋转透镜电灯,光度相当于180万支烛光,每30秒旋转一周,20海里之外都能见到。因此,鹅銮鼻灯塔也是沿海航线一个重要的航海标志。
石碑
在一个长方形的石座上,竖立着一块约两米高的石碑,上刻“鹅銮鼻”三个大字,引来许多游客在碑前合影留念。
珊瑚礁
鹅銮鼻半岛,就是海里隆起的珊瑚礁台地,不仅海中处处罗列着珊瑚礁,地面也是礁石林立。鹅銮鼻沙滩上,礁石陡峭,形成了鹅銮鼻景观。因此,游区还有“礁林公园”之称。
开发与保护
2022年7月,鹅銮鼻公园垦管处2017年改建卖店,包商施工时意外发现史前遗迹,台湾“清华大学”考古团队抢救挖掘有重大发现,出土大量墓葬,估计距今4000年前后。垦丁鹅銮鼻公园因卖店建筑老旧有安全隐忧,垦管处2017年斥资上亿(新台币)改建现代化绿建筑,包商施工时意外在浅层地底意外发现贝器工具、人骨和石棺,垦管处依“文资法”规定停工,委托台湾清华大学考古团队调查研究,未料挖出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的文资宝藏;该处遗址位于鹅銮鼻管理中心周边地底3至5米,10多年前经学者建议以鹅銮鼻第一遗址列入“列册考古遗址”。
县府文化资产保护所说,鹅銮鼻第一遗址的规模和遗物出土量超乎预期,先编列300万元新台币经费协助台湾清大团队保存遗物,规划在恒春镇找公有展示与活化利用,让恒春半岛精采的历史文化深度往前推4000年,并依“文资法”提报为县定考古遗址,若文资审查委员认为有必要,再向文化部门提报考古遗址。
相关事件
2017年,垦丁鹅銮鼻灯塔旁原有座蒋中正铜像,游客重游旧地发现不见了,园方工作人员表示是13年前一场台风把铜像吹倒,也是全台唯一被台风“吹跑”的蒋中正铜像。
相关评价
鹅銮鼻公园是台湾八景之一,园内怪石嶙峋,景致奇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台湾最南端的灯塔——鹅銮鼻灯塔,它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被誉为“东亚之光”。(界面新闻评)
位于台湾垦丁的鹅銮鼻公园,曾获选全球”最具人情味旅游地点”。这里有天空和海洋,还有各种热带植物。(《台声》评)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位置
生物多样性
重要景点
灯塔
石碑
珊瑚礁
开发与保护
相关事件
相关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