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去上海念中学,1916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1919年赴荷印巴达维亚,接办祖遗产业元合公司,将所属零售商店改为批发商,代理外国烟、酒和
煤油,获厚利。1927年与人合资创办青年贸易公司,推销国货;与上海
天一影片公司合营
友联影片公司,所拍电影在荷印发行;巴城“阿里安”、“中华’、“
上海市”等较大的电影院都有他的股份。1937年吴氏出任巴城《天声日报》社长。他
吕振羽报社同仁发动征求“伤兵之友”运动,募得捐款两万余元汇入
国民政府。吴氏历任巴城华侨书报社社长、华侨公会理事和筹赈会委员等职务。历任
中国国民党驻荷属总支部常务监事、执行委员。1942年日军侵占荷印期间,被捕人集中营。二战后,他复办《天声日报》,并任中华总会理事、华侨公会秘书,以及华侨公学和中山中学的董事。1946年11月,吴氏被选为
印度尼西亚地区4名华侨代表之一,出席国民政府在
南京市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次年被委为行政院侨务委员会委员。1952年,他曾赴
台湾省参加“全球性侨务会议”。1955年改任《天声日报》董事长。吴氏于1958年4月去台湾定居。在台湾仍任“侨务委员会”委员和华侨协会总会常务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