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灯秧歌,原名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社火文化,也是年节期间走门串户庆祝新年的一种歌舞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当时它与地灯活动相结合,因此得名为地灯秧歌。这一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山西省汾西县勍香镇、对竹镇及佃坪乡等地。
地灯秧歌的表演队伍共由十一人组成,包括七名主要表演者和四名打击乐伴奏人员。主要表演者的角色包括“举伞人”(又称“秧歌头”)、“卖弦老汉”“卖菜婆婆”“腰鼓手”以及两名“媳妇”和一名“小女子”(又称“跟秧歌的”)。除了主要表演者外,还有四名打击乐伴奏人员,分别为击锣、击鼓和击钹的演奏者。所有角色的服饰和道具均具有鲜明的特点,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地灯秧歌的表演程序通常包括“打场子”“走场
说唱”“顶四门”和“拉花”等环节。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会即兴演唱,内容广泛,涵盖了古今故事、自然现象以及祝福等内容。演员们的演唱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独唱、领唱、说唱、对唱等。在“顶四门”环节,
腰鼓手和两位媳妇会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随后,“拉花”环节则展现了三位演员交错行走形成的花朵图案。表演结束后,秧歌队还会进入村庄,挨家挨户进行表演,以示祝贺。
地灯秧歌的艺术特点是表演场面壮观,形式多样,既有歌唱又有舞蹈,同时伴有乐器伴奏。这种集体娱乐舞蹈不仅灵活多样,而且具有严格的表演规范。它形成了十大曲牌、六种服饰、五种道具、六种造型、十九种表演动作和完整的表演记录。参与表演的演员大多来自民间,他们的表演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