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车镇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下辖镇
龙车镇(Longche)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区东北部边缘,东与江阳区分水岭镇毗邻,南与合江县尧坝镇接壤,西与本区丰乐镇、棉花坡镇相邻,北与江阳区蓝田街道泰安街道相连,距泸州城区、纳溪城区各18千米。全镇幅员面积72.17平方千米,辖19个农业行政村140个农业居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该镇的乡土文化独具特色。班打狮舞有百年历史,堪称泸州市、纳溪区民族文化瑰宝。龙车业余狮舞队从成立至今,曾代表泸州市、纳溪区先后参加过泸州市名酒节、中国西南民间中国艺术节等重大节日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龙车镇常住人口为18067人。
行政区划
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位于纳溪区东部边缘,东与江阳区分水岭镇相邻,南与合江尧坝镇连接,西与本区丰乐镇、棉花坡相接,北与江阳区蓝田街道相邻,全镇幅员面积72.17平方千米,辖19个农业行政村140个农业居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169人(2017)。
交通状况
龙车镇交通十分便捷,已开通泸州市区蓝田客运站至龙车镇的泸州公交25路城市公交线路,县区干道玉(皇观)龙(车)、纳(溪)弥(陀)、高(洞)新(殿)公路横穿境内,是合江县、江阳、纳溪三县区交通的十字枢纽,G93泸渝高速公路经过该镇北部。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3日,泸州市纳溪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车镇常住人口为18067人。
概况
龙车镇(Longche)位于纳溪区东部边缘,东与江阳区分水岭镇相邻,南与合江尧坝镇连接,西与丰乐镇、棉花坡相接,北与江阳区蓝田镇相邻,距纳溪城区、泸州城区各19千米。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代码510503110:~001龙车山社区 ~201大堰村 ~202塘口村 ~203长寿村 ~205玛瑙村 ~206芦花村 ~207曹湾村 ~209中坝村 ~210利合村 ~211阳坡村 ~212金龙村 ~215建坝村 ~216占梯村 ~217云台村 ~218古楼村
沿革
1949年后袭用原名设龙车乡,1959年改龙车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利合乡并入。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区政府19千米,人口3万,辖大堰镇、塘口、长坪、寿登、玛瑙、芦花、曹湾、雷村、中坝、犁台、阳坡、金龙、石坝、高坪区、建坝、占梯、云台、古楼、关口19个行政村和龙车、利合2居委会。2002年11月撤乡设镇,面积72平方千米,辖19个村,2个居委会,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7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8人。 2003年,面积71.95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1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41户、297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3户、943人2004年,面积71.95平方千米,辖19个村,1个社区,140个农业社。总人口29333人,8785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083人,602户。
经济发展
2005年,全镇GDP达8400万元,粮食总产量13522吨,出栏生猪3.9万头,农业总产值809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2万元,镇企业总产值达15486万元,工业总产值达9605万元;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81万元,财政收入128.28万元。
该镇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场镇面积已由原来的0.05平方公里扩大到近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5万。水、电、气、排污、光纤通讯、电视、市场、学校、医疗等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优越。2000年被列入“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依托纳溪区、融入泸州市、打造泸州卫星城镇”正成为该镇发展方向。
该镇森林覆盖率为43.8%,种植、养殖产业优势明显,镇内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基蔬菜、笋竹、柑橘、柚子、生猪、黑山羊等农副产品。年产杂竹10多万吨,孟宗竹10多万根;种植有中药材--姜黄2,000多亩,麻竹2,000多亩。该镇正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公司+农户”、“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道路,把订单农业和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实施了中药材开发、大米精加工和种草养羊项目建设,预计三年内可实现出栏5万只商品羊的目标,成为泸州市种草养羊特色镇。
教育状况
龙车目前有中学校一所,教职工53人,学生937人;小学校11所,教师104人,学生1928人;幼儿园1所,学生136人。
旅游资源
该镇旅游资源潜力巨大。鼓楼山海拔780米,因山形奇特如石鼓,景色迷人和剿匪战争而出名。山上有石笋、古寨门、古栈道、寺庙等自然、人文景观。鼓楼山与上厚河遥遥相望,站在山巅,可远眺泸州,尽观龙车全景;松林桥水库四面环山,青山绿水,环境幽雅,是人们休闲娱乐必去之处。
龙车舞狮队
长久以来,龙车乡活跃着一群舞狮人,龙车乡的舞狮人平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农闲、逢年过节时才出去表演。因为舞狮能挣钱过生活,以前学舞狮的人不少。除了像邱修华这种父教子承的以外,乡里和舞狮人关系好的人家总希望自家的儿子在种地当农民的同时,能学成这门手艺。当时的年轻人也希望借舞狮表演出去“见识见识,跑跑‘江湖’”。
龙车乡的狮舞称为“班打狮子”,是一种集武术、杂技、歌舞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致分为“孙悟空”(俗称“小脸子”)、“沙和尚”(俗称“大脸子”)、“耍狮子”三种基本角色。其中“小脸子”和“大脸子”对演员的体能、反应、胆识有很高的要求,因而训练十分严格。江阳区分水乡十伏村的村长、53岁的刘帮龙回忆起自己十一二岁训练时的情景:天一亮,师兄弟们就忙活开了。弯腰、压腿,翻筋斗,样样都是吃苦的活。特别是学“孙悟空”的经常被摔得浑身青紫。有的师兄弟练“倒立”,练得脑门上不长头发。
舞狮队的成员各自发展,表演差不多成了义演、玩票。邱修华感慨地说:“如今乡下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干哪样都比表演赚的钱多,肯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也几乎没有了。整个队15个人,多半都已经四五十岁。等他们舞不动的时候,这点技艺恐怕就要失传了。”
每到节假日期间,乡政府就组织他们到单位、相邻乡镇表演。区上连续几年的闹元宵群众汇演也每次都请他们参加。特别是1999年正月十五,中国新闻社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等数家媒体到龙车乡将他们的节目制作成专题片在中央第四套节目播出,把班打狮子介绍给全世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车镇东与合江县尧坝镇接壤,南与丰乐镇、白节镇相连,西与江阳区蓝田镇为界,北与江阳区分水乡为邻,镇人民政府距泸州市市区、纳溪区城区均18千米  ,总面积72.17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龙车镇地势略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
气候
龙车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8.5℃,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0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  。
水文
龙车镇境内属小溪河镇水系,倒流河起源中坝水库,由东向西,经过大堰镇芦花、长寿等村流入长江  。
自然灾害
龙车镇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干旱、风灾、低温、霜冻、雷击、地质、山体滑坡灾害等,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89年4月,涉及境内19个村,受灾面积达1.6万亩,2000年9月,特大洪灾,受灾面积达0.9万亩;2002年6月,利合山体滑坡,有2个村共173户606人受灾,房屋倒塌1036间,无人员伤亡;2008年受汶川大地震影响,有24户农房倒塌;2011年7至9月旱灾,最高气温达43℃以上,造成玉米受灾0.1万亩,水稻受灾1.75万亩,减产175万千克  。
自然资源
龙车镇有耕地面积2.4万亩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龙车镇辖区总人口3077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15万人,城镇化率4.9总人口中,男性16518人,占53.7%;女性14252人,占46.3%,人口出生率6.6‰,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1‰  。
截至2017年,龙车镇常住人口27169人。
截至2018年末,龙车镇有户籍人口30156人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车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90人,专任教师13人;小学6所,在校生1775人,专任教师8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09人,专任教师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00万元,比上年增长7.1%,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9.2%,比上年增长38%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龙车镇有村级文化活动站1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5个,各类农家书屋14个,藏书1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达4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社区腰鼓、坝坝舞队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龙车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1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5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7人  。
2011年,龙车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1户,人数170人,支出58.2万元,月人均285.3元,比上年增长12.1%;城市医疗救助42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59人次,共支出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96户,人数1094人,支出88.4万元,月人均67.3元,比上年增长12.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社会福利费2.2万元,比上年增长6.5%;敬老院1家,床位78张,收养农村五保62人,社区服务站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9万元,年末参加新农保1.81万人,参保率60.1%  。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龙车镇有邮政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万份(册),电信营业厅1家,服务网点20个;固定电话用户1620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30户  。
2011年末,龙车镇镇区有供水站1个,年供水15万立方米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龙车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龙车山得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班打狮子”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花村的李新明、大堰村的邱修龙获班打狮子的传承人奖励  。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交通状况
人口民族
概况
沿革
经济发展
教育状况
旅游资源
龙车舞狮队
地理环境
人口
社会事业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