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满瑞
赵满瑞
赵满瑞(1877年-),满族,出生于清光绪三年的宁夏新满城(今银川新城),来自一个晚清官宦世家。他自幼勤奋好学,成为举人,拥有深厚的文学造诣。
正文
赵满瑞从小勤奋好学,考中举人,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但他淡泊名利,无意仕途,将官职和万贯家资抛于脑后,一心沉迷于民间戏曲艺术,被一些世俗的人视为“不务正业”的“败家子”。他常常邀请一些民间艺人在家里排练节目,切磋技艺,也常带领艺人们到庙会上为群众演出。为了求艺,他先后来到西安市关中各县,与许多喜爱秦腔、眉户、道情、碗碗腔等艺人结为挚友。他在民间传统戏曲的整理和改编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尤其对皮影戏的改革创新和道具的雕刻贡献最大。
1919年,赵满瑞在学习继承老艺人常、洪二位线匠(老匠人有姓,未传下名)刻制皮影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种“打刀连转法”的刻制技术,并用整整13年的时间,刻制成了一整套皮影工艺作品,包括将、相、夫人、小姐、丫环、元帅、兵卒、神、鬼、怪、道士、和尚、花草、宫殿、天宫、莲台、床、绣阁、房屋、宝帐、十八层地狱、森罗殿、佛道神洞、寺庙等各种形象,整整装了三大箱。刚开始技术不够熟练,刻制得比较粗糙,他就把这套戏箱卖掉,又重新刻制了一套,留给自己使用。他组织了一个皮影戏班子,在今银川市地区城乡演起了会戏。他还劝导妻子和儿子共同求艺。
赵满瑞所演出的传统戏多数是由他自己改编的。戏剧情节、唱词经他改编后,使人感到更加合情合理,又很新鲜,而且皮影刻得比别人的高大,色彩鲜艳,同时品种丰富,演一场换一个布景,群众说他的皮影是要啥有啥,加上请了个“王灯影子”(王生娃)掌前台,所以群众爱看。有时候,几家庙会同时都要请他们去演出,还常常发生双方争抢戏箱子的情况。
1952年,宁夏省文联为了发展新的皮影戏,邀请赵满瑞带着他的儿子赵文续,到文联去刻制新皮影。经过父子俩的共同努力和几年辛苦制作,刻制成了现代戏全箱,主要有《白毛女》、《穷人恨》、《王贵与李香香》、《二兰记》、《儿女们自己的事》、《阎王债》等。后来,宁夏将他们刻制的皮影向中央文化部推荐,在北京展览后被中央美术馆收藏。赵满瑞父子成了宁夏历史上第一个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的民间艺术家。
1957年,赵满瑞、赵文续父子的皮影戏被选拔参加西北会演,父子二人被授予优秀民间艺人称号。载誉归来,赵老先生于同年含笑辞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