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坑洞是指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路面破损现象,包括设计、施工、养护处理不当,以及受到气候、环境、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还有车辆运行尤其是超载运行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导致路面出现坑洞。
在设计阶段,应当合理规划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合适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重视
应力计算,还要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和实际观测。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应适当提高
技术标准和设计厚度,以适应需求。此外,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设计应考虑到支撑稳固的问题,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和交通量要求的基层材料,并合理设计
骨料级配。
路面基层施工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使用合格材料,确保基层设计厚度和顶面标高的准确性,以及压实度。对于路面混凝土板的施工,同样应按照规范要求选择材料和级配,认真对待基层施工,确保压实度质量和路堤边部、桥台台背的碾压均匀性。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保证配合比的施工质量,以及混凝土拌和和铺筑振捣质量。完成混凝土板面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妥善处理施工缝、缩缝、胀缝,防止路表水渗入路基。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局部损坏,应及时有效修复,以免损坏加剧。定期进行路面清扫和接缝清理,保持路面清洁,防止
砾石和其他硬物被车轮反复碾压而导致路面受损。及时更换老化的或损坏的填缝料,保持接缝的良好状态,防止砂、石、存土、水等物质进入接缝,导致路面破坏。对于路面裂缝及早期病害,应及时修复,防止进一步恶化。重视路面排水系统的养护,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排水系统,经常疏通路面排水设施,防止水通过接缝或裂缝对路面造成损害。公路养护部门应定期进行路况调查,并根据自然因素合理制定养护计划,规范养护工作,提高养护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公路养护质量。加强路政管理,严格控制超限超载车辆的行驶。
路面坑洞的修补工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永久性和应急性修补法。永久性修补法包括开槽修补和
沥青混凝土预制块修补法,后者在美国是一种专利技术。更多情况下,采用的是开槽修补法,这是一种耐久性修补法。应急性修补法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交通高峰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为了快速修补而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临时性修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