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贺秀三(1921年5月1日-2008年2月25日),出生于日本
山口县,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法律史学家。他在
东京大学担任教授期间,对传统
中原地区的家族法和审判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中国法律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8年9月,滋贺秀三开始在
东京大学法学部担任助教授。1959年4月,晋升为教授。1962年3月,凭借论文《中国家族法原理》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69年5月,他的同名著作获得了
日本学士院奖。1982年4月,滋贺秀三从
东京大学退休,并于次月被授予名誉教授称号。同年9月,他加入千叶大学法经部担任教授,直至1987年3月退休。
滋贺秀三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中原地区古代
民法和
民事诉讼法法律。他对传统中国的家族法和审判法有着深刻的见解,并提出了法
历史学中情理法协调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法律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滋贺秀三的作品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翻译和介绍,其中包括《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1998年)和《
中国家族法原理》(2000年)。
滋贺秀三的著作包括《中国家族法の原理》(1967年初版,2000年最终修订版)、《清代中国の法と裁判》(1984年,2002年第2刷)、《清代の民事裁判について》(1998年,中国社会文化学会)、《中国─社会と文化─》以及《中国法制史论集(法典と刑罚)》(2003年)。此外,他还参与了《唐律疏仪訳注篇─〈名例律〉》(1979年)的翻译工作。
滋贺秀三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如《课役》的意义及沿革、《东洋法制史》、《中国家族法补考》、《曹魏新律十八篇的篇目》、《承重》、《汉唐间的法典》、《译注唐律疏议》、《清朝时代的刑事裁判》、《再次魏律的篇目》、《唐代的共同犯罪》、《新中国死刑》、《Some Remarks on the Judicial System in Chin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中华法学在日本》、《中国固有家产制度与传统社会结构》、《日本的社会与中国1.家(家族)》、《中国家族法的原理》、《清朝的判例中出现的宗族私刑》、《刑罚(中国部分)》、《刑罚的历史——东洋》、《户籍(历史·中国部分)》、《中国法》、《清朝的法制》、《清代司法中的判决性质》、《Criminal Procedure in the Ch'ing Dynasty; With Emphasis on its Administrative Character and Some Allusion to its Historical Antecedents》、《中国上代的刑罚》、《武威出土王杖十简的解释和汉令的形态》、《Family Property and the Law and the Law of Inheritance in Traditional China》、《唐律令中的“妇女”语义》、《唐代律令中的“官职”的守·行》、《清代诉讼制度中的民事法源》、《唐朝制度中的官职守·行》、《法制史的立场看现代中国的刑事立法》、《日本对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译注〈户婚〉》、《
崇明岛的承价与过投》、《淡新档案的初步知识》、《雍正『崇明县志』》、《新出史料· 雍正『
崇明区縣志』「卷首」「买價承價說」「批田人情过投田根(附)」》、《中国法文化的考察——通过诉讼的方式》、《传统中国作为法源的习惯》、《Custom as Source of Law in Traditional China》、《清代州县衙门诉讼的若干观点——以淡新档案为史料》、《左传中出现的诉讼案例的解释》、《前汉文帝的刑制改革》、《唐朝官制中的叙任与行·守》、《中国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A Basic History of T'ang Legistlative Forms》、《家产分割中的店铺》、《清代的民事裁判》、《中国法典编纂的历史——新著发表的报告》、《比附与类推》、《
汪辉祖——人及其时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