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是由
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唐英奇、徐达、吴健海联合执导,柳琪辉、屈鸿超和陈广生任编剧,白大钧、吴健海、张长瑞、张杰、张汉英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军教片。该片于1963年8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2021年4月1日在中国大陆重映。
该片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山东
海阳市于化虎、
赵守福、
孙玉敏三位
地方武装英雄和海阳人民的地雷战事迹,讲述了赵家村民兵们运用地雷战术,布下重重陷阱,屡次击退日军侵袭。之后,他们巧妙设置地雷阵,使敌人损失惨重,并一举歼灭进犯日军,赢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该片开创了全新的军教片样式,将传统军教片的功能与观众的娱乐需求相结合,并与《
地道战》《
南征北战》并称为“三战”,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1974年,该片在
奥地利第十四届
维也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纪念奖。
剧情简介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正规军队固然是主力,但
地方武装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赵家庄,一个地处偏远的村落,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抗日斗争的前沿阵地。
黄村是日军的重要据点,犹如一颗毒瘤,时刻威胁着周边地区的安宁。驻守在这里的日军指挥官中野(董元夫 饰),野心勃勃,企图将抗日据点一网打尽。黄村附近,一条宽阔的大路直通
八路军的根据地,而赵家庄就位于这条大路的必经之口,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计划,八路军军区加强了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
地方武装武装。区武委会的雷主任(张长瑞 饰)便是军区派来的骨干成员之一。他深知
地雷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特地前来教授民兵们使用地雷的技巧,号召大家展开地雷战。雷主任刚进村,便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他在村口遇见一个老大爷,通过交谈得知,由于害怕日军的扫荡,村民们纷纷躲进了山里。面对村民们的恐惧,雷主任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当前的形势和抗战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出来,保卫家园。
在雷主任的领导下,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的
地方武装逐渐团结起来,组成了一支民兵联防队伍。一旦有敌人来袭,方圆几里的人都能迅速得知消息,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由于当时民兵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因此
地雷成为了他们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民兵们亲切地称地雷为“铁西瓜”。雷主任教授民兵们设置地雷的方法千奇百怪,有使用踏板做发火装置的叫踏雷,还有用绊弦做发火装置的叫绊雷。这些地雷常常让日军晕头转向,损失惨重。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民兵们凭借地雷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雷主任与石大爷(吴健海 饰)在闲聊时,发现
地方武装在武器弹药方面极度短缺。他们明白,想要稳定输出,还需要自己想办法,必须就地取材,自力更生。村民们集思广益,有人提出用石头制造炸药石雷,让这取之不尽的石头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于是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制造
地雷。
就在村民们制造地雷的时候,日本鬼子又悄悄进村了。他们打算兵分两路合击赵家庄,小队长龟田(徐福昌 饰)带兵走小路,从侧面迁回,而中队长中野则带兵走大路进攻。然而,赵家庄的赵虎(白大钧 饰)早已设下了许多假地雷,真真假假,搞得鬼子心力交。这次,
地方武装们又是大获全胜。
中野回到黄村后,越想越气。他特地从
青岛市请来了救兵,这些救兵破坏了民兵的地雷阵,首次进入了赵家庄。敌人大肆烧杀抢掠,使百姓受到惨重的损失。然而,民兵们并没有灰心,他们决心进一步研究改良
地雷技术。于是,民兵们开始研究假雷与真雷的结合使用,假雷在上,真雷在下,搬动假雷真雷就炸。此外,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发火装置。其中,点子最多的赵虎找到了玉兰,用她的头发丝捆着一根伸缩力很大的皮条,利用橡皮条的拉力使地雷爆炸。这种新型地雷被起名为“头发丝雷”,其效果果然非同凡响。
1944年麦收季节,日军趁联防
地方武装夜间抢收的机会,悄悄袭击了赵家庄,掳走了一部分村民。他们企图胁迫民兵放下武器,并且恐吓说,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要让村民走在扫荡队伍前面试雷。但民兵们早已设下了埋伏,他们决定将计就计,巧摆地雷阵。当村民踏着地找
地雷的时候,地雷却在后方的日本鬼子处爆炸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民兵们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中队长中野丧命于火海之中,民兵和
八路军一起歼灭了进犯的日本鬼子,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取材原型
该片的故事取材于山东
胶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入侵山东海阳县后疯狂推行“三光”政策。为应对敌情,1943年春,海阳县
地方武装代表在南埠村召开会议,首次接触并学习使用地雷,并由此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之后,地雷战由点到面在海阳县开展起来,地雷的种类和用法也不断创新。据统计,抗战期间,海阳县人民利用地雷战术作战2000多次,歼敌1500余人。
影片中赵虎的原型是抗日英雄
于化虎,他出生于
山东省海阳县,于1940年投身抗日斗争。于化虎在家乡率领民兵自制
地雷,并曾多次率队设雷炸敌,立下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于化虎作为民兵代表出席全国会议,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
女民兵玉兰的原型是山东海阳的女民兵
孙玉敏。在抗日战争中,她英勇善战,两获“钢枪奖”,并立下拥军功。新中国成立后,她当选为中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创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
美国发动对
越南战争,中苏关系因
意识形态分歧而全面破裂,中印边境则爆发了武装冲突,同时,
中国国民党武装特务也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频繁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民兵的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在时任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彭绍辉的亲自安排下,总参军训部与
八一电影制片厂协作,于1962年3月召开了“全军军教电影剧本创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作军事教育片,以形象化的方式向广大
地方武装传达战斗经验和光荣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地雷战》便是这次会议后组织创作并拍成的影片之一。根据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指示,王耀南组织作家和艺术家,将抗日战争中“地雷战的战例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军事教学片。他在影片中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军事顾问、军事指导。
拍摄过程
导演
唐英奇在拍摄《地雷战》时,常常在拍摄现场一边拍摄一边修改剧本。其中如何处理影片的结尾场景一直让其苦思冥想,甚至将这个问题带入了梦境。一天清晨,他双眼红肿,但眼中闪烁着兴奋,一见到摄影师郑治国就激动地喊道,有啦,有啦。原来是他在梦中得到了一个老石匠的启示。老石匠建议他在日本鬼子经常路过的小河边的大石头上刻上“镇妖石”三个大字,当落荒而逃的鬼子中队长经过大石头时,巨石瞬间变成了一颗大地雷,满天的地雷扑向侵略者之墓的碑牌。鬼子歇斯底里地举起战刀向墓碑砍去,刀落雷炸,鬼子身葬“镇妖石”。这组镜头象征着侵略者的必然失败,也展示了新中国电影在特技效果上的早期尝试。
在拍摄“头发丝雷”这场戏时,
唐英奇导演和团队觉得原本的情节过于直接,缺乏趣味性。于是,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出了赵虎向玉兰索要头发制作
地雷的情节,将一对恋人之间的误解和默契巧妙地融入对敌斗争当中。
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环境,影片的外景场地选在了地雷战的故乡——胶东海阳的深山里。那的房屋都坐落在崎岖的山沟里,出门就得爬山。有时为了拍摄一个满意的镜头,剧组甚至需要将器材扛到悬崖绝壁上。尽管条件艰苦,但唐英奇导演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创作热情。他常常亲自扛起摄像器材,鼓励团队克服困难,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
音乐原声
播出信息
该片在拍摄完成后,最初是作为一般军教片在部队内部放映,以配合
地方武装的训练工作。但由于影片内容生动、情节引人入胜,部队内部的放映反响热烈。相关部门决定扩大放映范围,让普通群众也能观看这部影片。于是,1963年8月1日,《地雷战》正式在中国大陆公映。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国家电影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的通知》,《地雷战》入选优秀影片展,于2021年4月1日重映。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专业评价
作为一部经典抗战题材故事片,电影《地雷战》场景鲜明,对白细腻,节奏明快,形象逼真。影片情节取材于当年
胶东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真实战斗经历,将
地方武装紧张战斗的情景与群众日常生活的乐趣有机融合在一起,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作品之中,与影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
学习时报》 评)
《地雷战》虽然是军事教学片,但剧情依旧生动、感人。影片以黄村民兵在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中大显身手的史实为素材,处理得质朴而灵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
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中国电影报 评)
大众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