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蓝天),前身为
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石化建材),成立于2000年8月23日,位于浙江省
滨江区。石化建材成立于2008年6月,由浙江省国资委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
中化集团公司签署增资协议,成为中化集团
控股子公司。2009年,石化建材更名为中化蓝天。 中化蓝天主要从事商务服务业,执行董事为王军。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实业投资、化工产品研发、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及培训服务、石化及相关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2023年2月,中化蓝天官网显示,公司已独立开发出40余个ODS替代品品种,拥有35个专业研究实验室和700余名各领域科研人才,累计申请专利910项。
中化蓝天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十省十九市,业务涵盖化工、含氟精细化学品、氟聚合、锂电化学品、
无机化合物氟等多个领域,产品超过50种。公司拥有35个专业研究实验室,以及700余名各领域科研人员。中化蓝天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
二等奖2项,以及190余项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
公司规模
公司形成集资源开发、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ODS替代品、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其中10余个品种在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第一。公司旗下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始建于1950年,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
公司所属
英特集团为1996年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旗下
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医药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名、优、新、特药品为特色,专注于医药的分销与物流,已连续多年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商业20强”和“浙江省服务业百强”。
公司旗下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系2002年7月整体转制而成的
科技型企业,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浙江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具有石化、化工、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甲级设计资质、咨询及工程总承包资质,实力位居同规模同行业企业前三甲。
发展历程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浙江化工实验所,隶属浙江省工矿厅,内设三个组,主要利用省内矿产资源开展化肥、农药等科学研究。
1953年3月,化工实验所划归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领导,改名为中央化工实验所杭州分所。
1954年3月,组建浙江省工业厅综合工业实验所。
1957年6月,浙江省工业厅综合工业实验所,更名为浙江省应用化学研究所。
1958年,改称并扩建成为浙江省化学工业研究所,受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陈伟达兼任所长。相继成立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氟化工两个研究室。
1960年2月,
浙江省化工研究所迁往
衢州市与
浙江工业大学一并新建。
1961年7月14日,浙化所在农药组基础上,组建成立农药研究室。
1975年1月9日,浙江省科技局等单位将
杭州市留下200余亩土地划给浙化所。
1976年4月13日,浙化所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中试列入国家计委项目,中试车间建在北大桥。
1977年10月19日,浙化所获批建设综合性农药研究基地。
1978年,被化工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南方农药综合研究基地。
1982年3月29日,以所为依托的
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成立。
1990年8月5日,浙化所更名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1993年8月4日,浙化院成为浙江省省属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1993年11月,化工部党组同意浙化院以院为依托建设“化工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工程技术中心。
1994年6月8日,化工部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工程技术中心揭牌成立。
1995年12月29日,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1996年9月,浙化院荣获“中国保护臭氧层先进单位”称号。
1999年4月15日,浙化院成为“国家消耗大气臭氧层(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2000年3月1日,浙化院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1年5月,
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关系从
浙江省药监局变更为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团。
2001年12月,通过资产重组,英特药业成为
上市企业“
英特集团”的
控股子公司。
2002年7月,浙江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整体改制为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成为
科技型企业。
2003年2月,
天正设计对运作了45年的专业设计室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综合设计所管理机制。
2009年7月,天正设计为实现向工程公司战略转型,进行功能性改革,建立与工程公司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22年8月1日,总部位于
杭州市的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向
波音公司交付了其生产的首个
量产型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PVF)材料重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