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名
对固定高度音所定的名称
音名是用于表示乐音固定音高的音级名称,音名只有七个,用字母C、D、E、F、G、A、B表示,在乐音体系中,它们的音高和音名是固定不变的,其他各音级名称只是循环使用或变化使用这七个音名,如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列的,其白键上的音就是基本音名。音名和音高的关系是绝对的,与音名相对的唱名则不同,唱名和音高的关系一般是相对的。每高或低八度音高的音名是一样的;而唱名即使是不同的音高,也可以一样。
音名字母用以标记不同音高频率的音符,例如,在钢琴键盘上找到“中央C”,钢琴上还有很多其他的C音,包括高音区C或低音区C;同样,也有很多其他的D音和E音等等。所有具有相同名称的音符都紧密相关,例如,中央C以上的C音,其振动频率是中央C的两倍,中央C以下的C音,其振动频率为中央C的一半。这些音符在音高上的关联性,也正是它们具有相同名称的原因所在。
简介
音名是一个音乐术语,是代表特定音高的名称,与唱名不同,它们的音高是相对固定的。
各国因音律、文字和历史渊源的不同,所用的音名也各异,美、英、德、日等国家用的是字母体系,法、意等国家用的是唱名体系。也有一个国家同时两种音名并用的,例如苏联就兼用两种体系。
中原地区古代的十二律,以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作为音名(见律吕),印度和阿拉伯则有他们自己独立的音律和音名(见印度音乐、阿拉伯音乐)。
各国因音律、文字和历史渊源的不同,所用 的音名也各异。几种较常见的音名如下:
关系
这七个不同高低的音,其相邻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有半音和全音之分,其中E与F和B与C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相邻音之间为全音关系。
这七个基本音级发生半音变化时,如果比原来的高半音,用升号(或称升记号)(#)表示;比原来的低半音,用降号(或称降记号)(Ь)表示;升高两个半音用重升号(×)表示;降低两个半音用重降号(ЬЬ)表示。如果升高或降低的音要恢复原来的音高位置,则另以本位号表示。
在标准音不变的前提下,音名与音高的是一一对应的,具体见下表:
音名的分组
音级不断循环反复,构成整个乐音音列。从C音开始到高八度的C之间的音列称为一组。以下【方括号】中均为该组C音的标记方式,作为该组各音标记方式的举例。
分组法一
以低音谱表(使用低音谱号的谱表)第二间的C音开始而排列成的一组音为小字组(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标记)【c】,向上各组依次称小字一组【c¹】、小字二组【c²】等;小字组向下一组称大字组(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记)【C】,向下各组依次称大字一组【C₁】、大字二组【C₂】等。此分组法下,中央C被标记为c¹。
分组法二
以低音谱表第二间的C音开始而排列成的一组音为大字组,其它同上。
此分组法下,中央C被标记为c。
分组法三
以中央C下方3个八度的C音开始而排列成的一组音为第1组【C1】,向上各组数字递增,例如第2组【C2】、第3组【C3】等,向下则递减,例如第0组【C0】、第-1组【C-1】等。此分组法以钢琴的琴键为标准,是声学学会的倡议,现已被乐器制造业普遍采用。与前两种分组法不同,此分组法不区分大小写,数字也无需使用上下标的形式。此分组法下,中央C被标记为C4。
东亚传统音乐中的音名
东亚称音高的名称为律名。
中国在一个八度中的所有十二个半音都设有名称,则十二律。基准音是黄钟,然后每半音上升,则是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高黄钟八度的音又称为清黄。而基准音黄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音高,现在等同西方的C。
日本雅乐则称D为壹越(いちこつ),然后每半音上升,则是斷金(たんきん)、平調(ひょうじょう)、勝絶(しょうせつ)、下無(しもむ)、雙調(そうじょう)、鳧鐘(ふしょう)、黄鐘(おうしき)、鸞鏡(らんけい)、盤涉(ばんしき)、神仙(しんせん)、上無(かみむ)。
而不同乐器又会有不同叫法,如三味线称为一本至十二本。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关系
音名的分组
分组法一
分组法二
分组法三
东亚传统音乐中的音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