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秋长中学
1760年创立的公立学校
惠阳秋长中学,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学林路。校园占地面积59651m2,建筑面积22000m2,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其中初一13个班、初二13个班、初三12个班,学生共有2662人。在编在职教职工162人,其中正式工142人;临工20人;离退休职教职工26人;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74人,会计师1人,高级技工1人;有中共党员60人,其中在职党员49人。
学校介绍
惠阳区秋长中学的前身是挺秀书院,创办于1760年。二百多年来,学校造就了无数的英才,早期学生的杰出代表、北伐名将叶挺将军曾就读于此,惠阳区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县委就成立在我校。她是东江流域革命的摇篮。在惠阳区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关怀下,在秋长镇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不断壮大,形成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在全校教职工勤奋努力、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下,取得优异的成绩,多年来初中升高中考试上线人数稳居全区乡镇中学第 一。二OO三年度被惠阳区教育局、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文明学校”、“绿色校园”光荣称号,二00三至二00四连续两年荣获惠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二00五年五月经惠阳区编委批准更名为惠州市惠阳叶挺中学、同年十二月被评为惠州市一级学校。
几年来,坚持抓好队伍的三风建设,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办学效果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争取早日实现“叶挺中学”挂匾。
办学承诺
一、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干兴校,让制度当家,用制度管人。
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三、抓好安全工作,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
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师资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水平。
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九、加强法纪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使师生守法意识不断加强,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历史沿革
秋长中学,位于叶挺将军的故乡——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学校创办于公元1760年(乾隆25年),几易其名,距今已有二百五十一年历史,经历了秀凝象岭、策源引路、艰辛创业、探索开拓、规范发展的过程,现在已是桃荣李茂,硕果盈枝,成千上万的校友正在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壮丽的诗篇和华章。回顾二百多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挺峙南天,秀凝象岭(1760-1958)
秋长中学的前身是挺秀书院。公元1760年,秋长沙坑叶氏家族在象山县创办了挺秀书院。此史料有 公元1789年(乾隆53年)惠州路颁发给挺秀书院的碑示。一九二五年,根据广东省区委,两广工委、省委指示挺秀书院改名为象山高级小学,—九二八年改为象山中学,一九三二年又改为象山乡村师范,一九三五年被中国国民党迫害停办。一九三八年又改名为象山中心小学。学校从一九二四年党在这里建立起惠阳区第一个党小组,成立了党支部、特支,后来建立惠阳县委领导机关,领导秋长街道人民建立各村的党、团支部,并组织农会和农民武装赤卫队进行革命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期间,省委领导多次到校指导工作,如省委书记冯文晃、李海筹、符大兴等,就亲自到象山作过政治形势报告,传达省委指示,指导党的活动。二百多年来,学校造就了无数英才。北伐名将叶挺将军曾就读于挺秀书院,他是早期学生的杰出代表。秋长人民和象山学校的学生先后参加革命的一千多人,现在连同他们的家属分布在全国各地部门的有二三千人。这里是东江流域革命的摇篮。
二、鹏下创业,泽及秋长(1958-1961)一九五八年五月,因地方发展需要,政府在鹏下岭(即现在的学林路)建起“惠阳区秋长华侨技术中学”。1958年,是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代,为秋长大跃进的需要,培养初级技术人才,在—无校舍、二无设备三无师资的情况下,由归国华侨何锡纯先生牵头,组织发动海外、港澳同胞捐资扩大了象山中学的办学规模,当时“惠阳县秋长华侨技术中学”属民办性质。当时的鹏下岭是荒山野岭,一片荒凉。他们采取先招生,后建校,边上课边建校的办法,先招收初一生两个班100名学生,借新龙小学课室(会龙楼)上课,由于教室紧张,只得安排上课上午,下午就建校。下半年又招生两个班100名学生,新龙小学教室已容纳不下,为方便建校,学校搬到桃李村,后又搬到发水米祠堂上课。建校所需的砖瓦泥沙,行条子,都是全校师生利用业余时间一块块,一条条搬来的。当时的艰辛可想而知。经过—年的艰奋斗,终于建成了混合墙瓦顶式的教室8间,结束了“游击式”的上课生活。秋长华侨技术中学,这个大跃进时代的产物,是这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留给秋长人民唯一的泽及后人、福及子孙的一桩好事。为以后秋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探索开拓,福及后代(1961-1965)1961年9月,惠阳区淡水华侨中学合并过来,校名改为“惠阳县秋长华侨中学”。1962年,省侨委为加强华侨委办中学的管理,确认了全省36所重点惠州市华侨中学,秋长华侨中学被列入36所重点华侨中学之一,校名又改为“惠阳县华侨中学”。为加强学校的管理,成立了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归侨事县长郑维胜担任,副董事长由何锡纯、黄非君担任,校长由秋长公社副书记叶成斤兼任,叶洪丽同志负责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这时,学校已经升级,和县的重点中学同级。学校性质已经改变,民办改为公办,教育经费由省侨委及教育直拨,教师由县教育直接调配,学生由县教育局招生办面向全县统一招生。1963年,学校由初级中学改为完全中学。开始招收高中两个班。1964年,调整学校布局,把两个高中班又合并到横沥中学。在此期间,秋长籍马来西亚华侨李南燕先生捐资4万元,作为校舍建设,共建了礼堂一幢(瓦面)、厨房、学生宿舍三幢,建筑总面积为1077㎡。
这短短的几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学校的发展已有实质性的变化。为了加快学校发展,加强学校的领导,1965年,上级委派钟伯芳担任学校校长。
四、规范发展,再写辉煌(1965-2007)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学校遭到了“校名带有资产阶级色彩”,改名为“五一中学”,完中降级为初中。学生闹革命,教师受到无辜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搞乱。1968年,中央提出“复课闹革命”。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工作。但课程及内容已经改变,严格的考试和升学制度被取消,改为贫下中农推荐上学,教育与生产密切结合,搞起了校办农场、小工厂、小五金厂。1971年,张冰同志调来当校长。1973年,学校又改名为“惠阳区秋长中学”,这个校名沿用至今。这时的秋长中学改办为高中班,因为小学全部办起了附设初中班。当时,象山中学的高中班,新墟中学的高中班都合并到了秋长中学。
从1958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二十年间,学校的办学条件很差,校舍全是瓦房,破烂不堪,全校建筑面积仅为2745.5㎡,教学设备更加简陋,规模小,只有7-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最多时有400人左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十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路线的指引学校不论在办学规模、校舍建设、教学设备,还是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已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1981年开始,学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苗头,大力加强德体教育,开始运用列·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叶圣陶等中外教育家思想进行教育教学。
1986年开始,学校大力提倡探索创造总结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型和教学方法。除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外,还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练兵比武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使我校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1993年中学被列为惠阳区5间重点初中之一。学校开展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关系的大讨论,统一了认识,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重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科活动和文体活动,鼓励学生搞小创作、小发明,举办各种科学知识讲座,开好职业技术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让秋长中学如沐春风,1991年至今,镇政府先后拨款约437万元,建起了教学楼、礼堂、教工宿舍楼、科学楼。学校共有建筑总面积20000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基本完善。近十年来,秋长中学的红旗飘扬在各乡镇中学的前头,成为初三中考、学科竞赛、教师奖项、集体荣誉的排头兵。在历年市、县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小学文艺汇演、中小学书法绘画比赛活动中,连年荣获前三名,多次代表教育系统参加市、县级重大庆典活动的文艺演出。今年中考,我校再创佳绩:中考各项指标(实考百分比、优秀生百分比、特长生人数等)仅排在四所完中之后,名列初级中学第一。
学校荣誉
时间 奖项 授奖单位
1982 省级“先进集体”广东省教育厅
1982、1983、1985、1986 先进学校 惠州市
1983、1985 先进党支部 惠阳区
1991.12 惠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五名 惠州市教育局、体委
1993.12 惠阳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惠阳县教育局、体委
1993、1994、1995、1996 先进团委 惠阳市团委
1994.09 惠阳市中小学生“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一等奖 惠阳市宣传部
1994.12 惠阳县农民运动会我校女子篮球队代表镇府出赛,荣获第一名 惠阳县委、体委
1994.12 惠阳区中学教职工篮球邀请赛荣获男子第一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1995 田径项目传统学校 惠州市教育局、体委
1995.12 惠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1995.12 被命名《田径基础项目传统学校》 惠州市教育局、体委
1996.12 惠阳市中学生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荣获初中女子第二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1996.04 文明校园 惠阳市教育局
1997-2004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惠阳区教育局
1997.12 惠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1997.12 惠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惠州市教育局、体委
1999.02 广东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基地 广东省高等教育厅
1999.12 惠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1999.12 惠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惠州市教育局、体委
2000.12 惠阳区中学生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荣获初中女子第二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2001.12 安全文明单位 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
2001 被审评为惠阳市一级学校 惠阳市教育局
2001.12 惠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惠阳市教育局、体委
2002.01 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 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
2002 文明单位 惠州市
2003.10 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 惠州市教育局
2003.12 惠阳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惠阳区教育局、体委
2004.03 被评为惠阳区十佳文明学校 惠阳区委、区人民政府
2004.06 绿色学校 惠阳区人民政府
科任教师获奖情况(2-1)
时间 姓名 性别 奖项 等级/主办单位
1996-1998 刘小平 男 6篇论文选入《物理的教与学》 省教厅教研室文编
1996.09 范素群 女 1篇论文选入《中小学外语教学》 西南师大主编
1996.11 王宋辉 男 1篇论文选入《惠州日报》 惠州日报文编
1998.07 林国磷 男 1篇论文在广东省化学教研会 广东省二等奖
1998.07 刘小平 男 2篇论文在全国第八届中学物理教研会 全国二等奖
1999.05 林国磷 男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 优秀辅导员奖
1999.12 李华 女 1篇论文选入《中小学教师论文集》 《人民日报》理论组
1999.04 钟雪花 女 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奖
1999.09 卢伟祥 男 中学教学教研论文 二等奖
2000.06 钟冰云 女 1篇论文选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学院报主编
2000.04 陈四超 男 第六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奖
2000.04 李渝 女 第六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奖
2000.04 叶永晓 男 第六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奖
2000.04 钟冰云 女 第六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奖
2000.04 莫丽金 女 第六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奖
2000.12 刘小平 男 论文发表 《广东教学报
2001.01 刘小平 男 论文发表 《广东教学报》
2001.04 钟雪花 女 中华圣陶杯第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员奖
2001.04 王贵珍 女 中华圣陶杯第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优秀指导员奖
2001.04 魏玉玲 女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优秀辅导员奖
2001.06 杨振方 男“华罗庚杯”全国少年数学邀请赛 惠州赛区指导三等奖
2001.06 刘伟荣 男“华罗庚杯”全国少年数学邀请赛 惠州赛区指导三等奖
2001.06 黄静妮 女“华罗庚杯”全国少年数学邀请赛 惠州赛区指导三等奖
2001.06 刘建中 男“华罗庚杯”全国少年数学邀请赛 惠州赛区指导三等奖
2001.06 翟志强 男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2001.06 卢伟群 女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2001.06 黄胜培 男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2001.06 刘小平 男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科任教师获奖情况(2-2)
时间 姓名 性别 奖项 等级/主办单位
2001.06 温朝辉 男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2001.06 易国良 男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2001.06 蔡丁友 男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指导二等奖
2001.06 魏玉玲 女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指导一等奖
2001.06 蔡丽洪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指导二等奖
2001.08 易国良 男 论文发表 《华南师大继续教育》
2001.09 叶德安 男 惠州市优秀教师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01.11 卢伟祥 男 论文评选 惠州市二等奖
2001.12 叶丽容 女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指导优胜奖
2001.12 朱国涉 男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指导优胜奖
2001.12 沈江秀 女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指导优胜奖
2001.12 卢伟群 女 教师优秀论文 惠州市二等奖
2001.12 李渝 女 中学生课外阅读 惠州市优秀辅导员奖
2002.01 彭桂松 男 论文发表 《广东教学报
2002.02 曾蔼灵 男 论文发表 《惠州教育》
2002.02 黄胜培 男 论文发表 《惠州教育》
2002.02 张四超 男 论文发表 《惠州教育》
2002.02 李华 女 论文发表 《惠州教育》
2002.02 沈江秀 女 论文发表 《惠州教育》
2004.06 陈四超 男 论文获奖 惠州市二等奖
2004.09 黄锦堂 男 优秀教师 惠州市人民政府
三、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2-1)
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2-2)
时间 姓名 性别 奖项 等级
1999 刘冰莹 女 全国英语竞赛初中组 惠州赛区三等奖
1999 李伟彬 男 全国初中生化学竞赛 广东省二等奖
1999 周睿 男 全国初中生化学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1999 叶伟成 男 全国初中生化学竞赛 惠州赛区一等奖
1999 陈剑腾 男 第七届全国“华罗庚”少年数学邀请赛 三等奖
2001.12 林恬春 女 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初三级组 三等奖
2001.12 邬礼 男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三级组 三等奖
2001.12 温丽婷 女 首届中学生阅读竞赛初中组 惠州市三等奖
2001.12 薛茂易 男 首届中学生阅读竞赛初中组 惠州市三等奖
2001.12 吴海雄 男 首届中学生阅读竞赛初中组 惠州市三等奖
2001.12 林恬春 女 首届中学生阅读竞赛初中组 惠州市三等奖
2001.12 邬礼 男 首届中学生阅读竞赛初中组 惠州市三等奖
2002.04 黄建妹 女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2.04 林恬春 女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2.04 邬礼 男 第十二届初中物理知识竞赛 全国三等奖
2002.07 廖碧羊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2.07 钟广和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2.07 简干雄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2.07 张秋珊 女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2.07 叶雅富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2.07 钟秋宜 女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2.07 黄海航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2.07 吴丽华 女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2.07 黄志权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2.07 钟坤林 男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2.12 钟秋谊 女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惠州初三年级组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2.12 叶学行 男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惠州初三年级组 惠州赛区一等奖
2002.12 叶静园 女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惠州初三年级组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2.12 钟丽美 女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惠州初三年级组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2.12 易泽宇 男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惠州初三年级组 惠州赛区三等奖
2003.04 易泽宇 男 第十三届初中物理知识竞赛 惠州赛区一等奖
2003.04 黄海航 男 第十三届初中物理知识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3.04 叶学行 男 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全国三等奖
时间 姓名 性别 奖项 等级
2003.06 黄坤喜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3.06 叶锦旋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一等奖
2003.06 钟振业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3.06 陈宇腾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3.06 罗建华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二等奖
2003.06 吴玉锋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三等奖
2003.06 郑汉志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三等奖
2003.06 李瑞 男 初中生物竞赛 惠州市三等奖
2003.06 陈宇腾 男 全国初中生化学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3.06 易泽宇 男 全国初中生化学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4.01 陈玉娴 女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 惠州赛区一等奖
2004.01 叶冬冬 男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 惠州赛区一等奖
2004.01 李晓敏 女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4.01 童冠群 男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2004.01 李瑞 男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 惠州赛区二等奖
创始人介绍
创办惠阳秋长华侨技术中学(秋长中学前身)的牵头人
——何锡纯先生
何锡纯,男,校董事会副董事长兼副校长,学历:高中,任职时间:1958年5月至1965年7月。(已故)
何锡纯先生是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人,1910年出生。他是秋长中学(原华侨技术学校)创办的牵头人。
何锡纯先生因家境贫困,青年时单刀匹马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谋生。在马来西亚期间,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工作,曾是雪兰莪州工会主席、马来西亚共产党员。由于搞进步活动,不受当地政府欢迎,是当时排华的对象,因此于1948年被迫离开马来西亚返回家乡。
何锡纯先生回乡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深知“科教兴国”之道理。主张在秋长兴办第二个中学,他一边认真从教,一边积极同马来西亚华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联系,不辞劳苦,往返香港,取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1957年的鹏下岭还是荒山野岭。但在何先生的带领下,大家不畏艰难,同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始兴建校舍课室。同时,采取先招生,后建校,边上课边建校的方法,先招收初一级学生两个班共100名学生。1958年5月1日,惠阳县秋长华侨技术中学正式诞生(属民办性质)。
后因学生人数增多,教室已容纳不下,为方便建校,学校先后搬到桃李村、发水米祠堂上课。建校所需的砖瓦泥沙,行条桷子,都是全校师生利用业余时间一块块,一条条搬来的。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混合墙瓦顶式的8间教室,结束了“游击式”的上课生涯。
如今,秋长中学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风华正茂,桃李满园。秋中人永远忘不了带领大家艰辛办校的人——何锡纯先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学校介绍
办学承诺
历史沿革
学校荣誉
创始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