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青年年龄的界定有所不同。建国前,青年年龄为15~25岁,建国初至1978年
改革开放初青年年龄为15~30岁,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青年年龄为15~35岁。解放以前,青年人口约占
上海市地区总人口三分之一弱。解放后青年人口的数量在各阶段之间跳跃式递增,各阶段内又缓慢递减。2000年11月1日上海市青年人口达539.69万人,占总人口的32.89%。
上海青年人口的地区、城乡分布极为不均,绝大部分集中在市区,郊区较少。解放前相对密集于公共租界、法租界地区。解放后,青年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青年人口比重高于农村;青年人口地区分布,市区占大多数,郊县占较小比重。青年人口增幅普遍高于总人口,其中以15~19岁年龄组增幅最大。解放前总人口性别比在公共租界最高,法租界次之,华界最低。历年来青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解放后,青年人口转变为合理增长,性别比高于总人口,15~19岁低龄组占青年总量的较大比重。解放以前,上海青年文盲、半文盲人口总量大,女性多于男性。解放以后,青年人口文化水平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同龄青年男性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女性。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在青年人口中占有重要比重,其类别、数量、层次上均较建国前有较大发展。上海青年在解放前从事农业的比重很高,无业、失业问题严峻。工人多为青年,但有文化的只占极少数。解放后,青年的文化、技术水平都得到大幅提高,青年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加,在一些产业和职业中长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上海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解放以前少数民族青年人口为数不多;解放以后,少数民族青年人口机械增长迅速,女性多于男性。少数民族青年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解放以后也有长足发展。
解放以前,青年人口死亡率低于总人口死亡率,死亡者中男性居多。死亡者的行业、职业状况,以从事低等、初级工商业者居多,其次是无业和小本经营者以及农民等,死亡原因主要是非正常死亡与各种疾病。解放后,青年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市区、城镇青年人口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均低于郊县、农村。青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延长。青年人口是
上海市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体。上海解放以后,青年人口市外迁移呈现“三起三落”的波浪型发展曲线。先是投亲型和谋生型迁入,之后是支援内地建设而迁出、知识青年迁移市外,1977~1982年知识青年按政策返城、子女顶替等迁回。
改革开放后,上海迁移人口以青年人口为主,始终迁入大于迁出,但变化幅度远远小于以前的各个阶段。市内迁移在上海青年人口各类迁移中居首位,主要是市区与郊县之间的迁移。青年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很快,2000年
上海市有外来青年流动人口243.71万人,占外来流动人口总量387.11万人的62.96%。20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与港澳台及国外之间的青年人口迁移和流动规模极小。1979~1995年,规模逐步增大,女性较多,中等文化程度为主。
解放前,上海青年人平均初婚年龄较低,有配偶者比例相对较高;离婚绝大多数是单方面的,即所谓的休妻,女性没有选择终止婚姻的权利。丧偶者中女性比例比男性高。建国后确立了男女权利平等和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随着
改革开放的推进和青年女性对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女性青年离婚率的增长快于男性青年;未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且其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拉大。青年女性中丧偶者比例高于男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青年中未婚比例较高。在各时期离婚状况中,初中文化程度青年占的比例最高。郊县青年早婚情况比市区普遍,市区青年中的离婚人数则远比郊县高。上海青年的初婚年龄正在不断延后。不同时期各年龄段女性青年的结婚率普遍高于男性。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市本地青年与外地来沪青年通婚人数(包括涉外婚姻)不断增长。在与外省青年的联姻中,女方为外省、男方为上海市的联姻较多。
民国26年(1937年)以前,上海市育龄妇女生育率约为90‰~100‰,20世纪40年代后期略高于抗战前,1949年为120‰。建国后,随着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20岁以下低年龄组的女性生育率大幅下降。50年代中期是生育率最高的阶段。1960年代末,上海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青年妇女生育率基本维持较低的水平,妇女生育1个孩子居多。1979年党中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以后,
上海市一孩次以上的生育比例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城乡对比,青年生育率市区低于郊县,青年生育子女个数市区也少于郊县。青年生育还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市区青年的计划生育率一般高于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