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学者
钱理群先生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丰富翔实的细节,书写
钱氏家族成员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回顾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颠沛流离,动荡与坚守,荣光与悲哀,力透纸背,震撼人心。
钱理群,1939年生于
重庆市,祖籍浙江杭州。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
鲁迅、
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钱理群先生是1980年代以来
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的深刻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总结和反思,对当代社会及文化思潮的批判,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钱先生的专著和主编作品,长期以来受到了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他的主要著作有《
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
丰富的痛苦》、《
大小舞台之间》、《
1948:天地玄黄》、《
学魂重铸》、《
话说周氏兄弟》、《
走进当代的鲁迅》、《
与鲁迅相遇》、《
语文教育门外谈》、《
钱理群讲学录》、《
生命的沉湖》、《
我的精神自传》、《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梦话录》、《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
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等等。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
钱理群先生的一本家庭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中国20世纪云谲波诡的历史变迁中坎坷曲折与探索奋斗的人生,文字情真意切,故事真挚感人。
钱氏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人生选择和命运的缩影,足以让读者了解到两代知识分子在社会 激剧变革时期的迷茫与探索、坚守与反思。
《我的家庭回忆录》可谓是
钱理群的私人悼亡书。因为钱老只对家庭中的逝者作了深情回忆,而对生者未著专文。例如谈到对父亲“唯一留下的瞬间记忆”:南京中山东路一家小吃店里,父亲把自己碗里剩下的汤圆,一个个地夹到男孩的碗里……当父亲只身到了海峡的那一边,母亲上缴了父亲的一切东西,但仍留下了她与父亲的结婚合影,并且一直保存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逢年过节,母亲都要多摆上几副碗筷,以表达自己无言的思念……这些灵光片羽般的细小情节,闪烁着动人的温情。
国共两党的分裂在钱氏家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父亲和三哥选择了
中国国民党,四哥和二姐选择了共产党。
钱理群十四岁时,曾面临着“与反动家庭划清界限”的考验,当人们要求他在父亲与革命二者中做出选择时,他曾经深深地怨恨父亲,甚至想:要是根本没有这样的父亲,那该多好!他亲手烧毁了父亲的照片,毫不犹豫地将远在海外的三哥从心里逐出,甚至怀着一种隐隐的憎恨。1961年,当在美国的三哥听说大陆遇到了灾荒,忧心如焚,辗转托人与家人联系,表示愿助一臂之力;而身在大陆的钱家成员一致断然拒绝。“我们在回顾、总结历史时,最需要追问的,正是长期支配我们行为背后的基本观念、历史观、伦理观等等。面对这样的对前提的置疑,需要的是正视的勇气,理论的彻底性,而绝不能遗忘与回避。”
钱理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