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始形态。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间在中国学术界存在争议,有些观点认为其始于
北宋时期,甚至追溯到
唐朝乃至更早。然而,大多数学者将其视为
中原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过程或起点,普遍认为其产生于明朝中叶,并在清朝中叶有所发展。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界定,学者们通常从生产力水平、产品商品化程度、自由雇佣劳动力规模等方面进行考察。但由于史料记载有限,学者们在考证和解释上存在分歧,因此对萌芽经济实体的确切认定存在差异。较为谨慎的观点认为,明朝中叶在
苏州市、
杭州市等地的丝织业,以及广东佛山的冶铁、锻铁行业中已经出现了带有
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到了
清代中叶,这一趋势在江南地区丝织业、陕西南部冶铁、锻铁和木材采伐业、云南铜矿业、山东博山和北京西部煤矿业、四川井盐业、山西河东池盐业、江西景德镇和广东石湾制瓷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中得以持续。此外,还有染坊、踹坊、纸坊、木版印刷业、
沙船运输业等领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尽管如此,由于缺乏直接史料,无法排除其他行业和地区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棉纺织手工业仍然属于农家副业,尚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形式是工场手工业,其中规模最大且最为典型的是
四川省的井盐业。该行业在宋代卓筒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例如,富荣盐场的王三畏堂拥有超过1,200名固定工人,李四友堂三大灶也有500多名固定工人,这可能是当时最大的工场手工业之一。相比之下,
云南铜矿虽然规模庞大,但采用的采硐尖分包制度使得在一个资本控制下工作的工人数量相对较少。煤炭开采也是如此,许多矿山的记录显示有多达数千至上万名工人,但这更多的是商人资本支配下的个体生产者或农民,而非工资劳动者。至于冶铁业,一个大型熔炉所需的固定工人不超过50人。制造业的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小,最多只有二三十人。此外,史料中经常将业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包含在内,因此难以确定少于10人的工场是否具备
资本主义性质。在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并不发达,有时一个工人会同时承担多个工序的工作。而在外部,各个工场之间可能会有精细的分工合作。
在农业领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明代时期,这种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到了清朝中叶,可以看到更多的资本主义生产实例,尤其是在种植经济作物和
玉蜀黍属的农户中。这种情况在新垦区和山区尤为明显。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速度较慢,直至19世纪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其分布依然稀疏,未能像
欧洲一样引发大规模的工场手工业革命。其发展的缓慢与
中原地区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特点密切相关,这也成为了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澄清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而且涉及租佃关系的变化、市场适应性、货币资本积累、行会作用等问题。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尽管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相对薄弱,但它确实建立了一种新的资本与
雇佣劳动的制度。当外国资本入侵中国时,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是能够找到熟练的工人和技术娴熟的女性工人,以及相应的市场。实际上,第一家外资工厂就是在中国原有的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建立的。同样,第一批洋务派军事工厂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在民族资本工厂中,从工场手工业发展起来的企业更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矿业领域。随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发展,原本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形式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初,几乎所有重要的手工行业,包括棉纺织业,都已经拥有了工场手工业企业。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包买商的形式也在战后得到较大发展。农业中,经营地主的地位在战后变得突出,而富农的增长速度更快,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然而,此时
中原地区已经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变化不再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历史是连续的,它们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继续发展仍然是萌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