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卷叶蛾
豆小卷叶蛾
豆小卷叶蛾属于鳞翅目小卷蛾科的一种昆虫。
形态特征
成虫
豆小卷叶蛾的成虫体型较小,体长约为6-7毫米,翅膀展开时可达14-23毫米。雌雄个体形态有所差异,且同一性别内部也有多种形态表现。雌性蛾子的前翅颜色偏深,斑纹不明显,而雄性蛾子的前翅则较淡,具有明显的斑点和钩状纹路。此外,它们的后翅均为灰色。
豆小卷叶蛾的卵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具有网纹,长度约0.65毫米。刚产出时为黄白色,即将孵化时会变成黄褐色。
幼虫
成熟阶段的幼虫体长在11-14毫米之间,身体呈现浅黄色,头部为褐色,两侧带有黑色楔状纹。幼虫的腹足和臀足均具有特殊的构造,便于攀爬和捕食。
豆小卷叶蛾的蛹体长7-9毫米,颜色为黄褐色,腹部具有独特的齿状结构,尾端还有一排钩刺。
生活习性
豆小卷叶蛾在山东省的第一代成虫通常在7月下旬达到高峰期,第二代出现在8月上旬,第三代则是8月下至9月上旬,而第四代的末龄幼虫会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进入越冬状态。这种昆虫的成虫白天隐藏起来,晚上活动,具有向光源聚集的特性。它们倾向于将卵产在幼苗期的真叶以及成株的下部叶子之间的缝隙中。美国白灯蛾出生后会爬上植物的顶部幼芽或茸毛间结丝取食,随着生长发育,它们会转移到其他部位继续危害植物,并在叶缘、顶梢数叶、豆荚上吐丝缀合成团于其中取食,导致顶梢干枯。幼虫在2龄之前相对安静,3龄之后受到刺激时会迅速后退。在多雨的年份,豆小卷叶蛾的发生较为严重,而在夏季干燥少雨的情况下,则发生的较少。
疫病防治
为了有效控制豆小卷叶蛾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抗虫品种选择
种植具有较多绒毛或者有限结荚特性的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对豆小卷叶蛾具有一定的耐性和抗性。
成虫诱杀
利用东方红电子灭蛾灯或黑光灯等设备,在豆小卷叶蛾的主要危害世代成虫盛发期间进行诱杀。
药剂防治
在疾病早期,可以通过喷洒特定的药剂来预防和治疗豆小卷叶蛾的危害。建议使用10%歼灭乳油稀释1500-2000倍,每隔10天喷洒一次。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生活习性
疫病防治
抗虫品种选择
成虫诱杀
药剂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