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落果
生理性落果
生理性落果是指由于植物内部生理过程导致花梗形成离层,从而引发果实自然脱落的现象。
形成机制
生理性落果的发生与植物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当果实中的生长素和细胞激动素含量降低,而赤霉酸、脱落酸以及乙烯的生成量增加时,落果率通常较高。此外,一些能够促进果实产生乙烯的植物也可能导致生理性落果。
特征表现
生理性落果的表现特征包括受粉后落果率呈现波动性变化,在受粉初期至受粉后一两个月内,即所谓的六月落果期,以及果实成熟后的后期落果阶段,落果率均较高。不同植物种类中,离层形成的部位有所不同,早期落果时,离层主要在花梗基部形成;而在后期落果时,则可能出现在花柄顶端或花托位置。无论是雌蕊不完全的花朵还是未受精卵或受精不良的花朵,都有可能导致早期落果的发生。
目录
概述
形成机制
特征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