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步法
作文三步法
《作文三步法》是由北京大学影像出版社出版的视频教材,作者是毛继东。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作文能力结构,提高写作效率。
内容简介
《作文三步法》是毛继东教授的研究成果,他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支持下,为众多教师提供了专业的培训。该课程倡导“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的理念,旨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克服写作中的常见难题。《作文三步法》被认为是作文教学领域的里程碑,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
传统的作文教学侧重于字、词、句的教学和语言训练,而《作文三步法》的目标是建立作文能力结构,通过简洁高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这一结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2学时,经过专门指导和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望稳步提升。《作文三步法》致力于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让他们面对作文题目时不再感到压力重重。
理论根基
作文能力结构模式
基本构成
作文能力由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三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进而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结构。第一个层次是基本能力结构,包括感觉能力、认知思维和原情感,最佳发展期为6岁至12岁。第二个层次是深层能力结构,包括感知能力、多维思维和再生情感,最佳发展期为12岁至25岁。第三个层次是顶端能力结构,包括深度感受能力、语言-思维同步表现力和情感审美能力,是区分作家和其他作者的关键。
结构特点
动态性
作文能力结构是一种动态结构,其阶段能力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双向发展的。低层次可以向高层次演化,高层次也可能向低层次滑落。
双向开放性
作文能力结构呈倒梯形,底窄顶宽,各子结构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为开放。
不可逆性
作文能力结构的发展是逐级上升、依次提高的,不可跳跃。每一子结构都是上一个子结构得以建立的基础。
作文能力结构模式的提出
该模式的提出基于对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广泛研究和对杰出作家的个案分析。通过对文学作品中隐藏的能力要素的提取和心理学分析,以及对作家传记和年谱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了普遍存在于优秀作品中的能力结构模式。
作文能力结构的工作机制
交互决定论
作文能力结构中的三个基本元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构成方式由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反过来又决定着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这种交互决定的模式中,感觉、思维和情感都是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交互作用的类型
作文能力结构的交互作用可分为四种类型:契合型、传动型、畸合型和馈乏型。每种类型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作文的质量。
作文能力形成的三个阶段
作文能力的形成遵循特定的规律,需要经历操作技能阶段、定势固化阶段和迁移变换阶段。其中,迁移训练是关键,它使得技能的使用能够从一个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标志着能力的形成。
精神要义
目标
《作文三步法》的目标是在感觉的支配下获取材料,运用思维梳理和编织材料,将情感附着于思维。
基本思路
该课程提倡先建立感觉系统、思维系统和情感系统,而非词汇系统、语言系统和主题系统。感觉、思维和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语言字词,但感觉、思维和情感的系统建立必须优先于词汇系统、语言系统和主题系统的建立。
实施办法
《作文三步法》的实施分为内容上的三个阶段和程序上的三个步骤。内容上,包括感知能力训练、多维思维训练和再生情感训练。程序上,包括理论训练、操作训练和成形训练。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提出
理论根基
作文能力结构模式
基本构成
结构特点
动态性
双向开放性
不可逆性
作文能力结构模式的提出
作文能力结构的工作机制
交互决定论
交互作用的类型
作文能力形成的三个阶段
精神要义
目标
基本思路
实施办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