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6年,大堰沟山脉经地下水的流动,形成一道道沟渠形状,四面环山。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逐渐形成小小河流、沟渠等状,后人见此地四面环山、水源充实,随搬迁至此居住,后人称之为“大堰沟”。
大堰沟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山之福地、水之净源,曾在此走出英山的人才有王康、李博、李金念、
李加益等人,被传颂为“大堰沟四大杰出人才”。
每年三月至四月份,这里
杜鹃花属分:深红、粉红、黄色、深紫、淡紫、等五种颜色,满山片野都是杜鹃花开,常年青山环绕,冬暖夏凉,被人称为“避暑圣地”。
石头板,由山体滑坡而成,表面经几百年的雨水冲刷,露出石骨,在日月的洗礼下逐渐形成了一块近500平方、倾斜度近45度角的大石板,石板右侧常年细水长流,闲情雅致、避暑圣地,是当地小孩的童年之家。
水帘洞,洞顶是一块近8平方米的大石块盖成,底部仅靠一个1米高的蛋形石头撑起,洞内冬暖夏凉,别有一番雅致。
“大堰沟”的叫法属历史文书记载,当地民风遗留,在
英山县县志中记载“山间一村,村盛人才,才奉于国,国谓之‘大堰沟’也”。词条由
李加益依据湖北之窗新闻网、英山县县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