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嵩山(1880-1955),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原名镇林,以字行。回族。宁夏同心县人。其父为虎非耶门宦经师。自幼从父学习
伊斯兰教经典、
阿拉伯语和虎非耶门宦的宗教功修。后到
海原县拜王乃必阿訇为师。精研《沙米》、《伊尔沙德》、《米什卡特·麦萨比哈》等经典及教法。22岁时应聘为同心县清真小寺阿訇。他提出一切言行皆以《
古兰经》和圣训为准则,对不符合经训的一些礼俗进行改革,声望日著,成为宁夏及
庆阳市地区知名阿訇。他博览各种伊斯兰经籍和汉文译著,融汇贯通,富有独立见解。通晓阿拉伯语、
波斯语及语法、修辞,对《古兰经》学、圣训学、
凯拉姆学、教法学、苏菲主义、
逻辑学等均有较深造诣。1924年经
上海市赴麦加朝觐,翌年归国后即在湖南
鼎城区应聘为开学阿訇。1927年回原籍提倡
回族新式教育,主张学经兼学汉文化,联合各界推动回民教育的发展,并对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内容、方法实行改革。1937年在宁夏吴忠创办中阿讲习所,从事
伊斯兰教经典的研究和讲学,并自任所长;后改名为吴忠中阿师范学校,任副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提出“国家兴亡,穆民有责”,既爱教又爱国的主张,积极发动穆斯林参加
抗日活动。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张穆斯林内部应消除教派分歧,各行其是,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新中国。他曾任中国回民文化促进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政协委员、宁夏西海固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等职。编写有《伊斯兰三字课本》《波文之源》《月论释难》《拜功之理》《阿文教科》等教材和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