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Management)是由印度总理拨付资金兴建的。综合性商业经济类院校。
建筑格局
印度管理学院的中心教学楼内有一栋主楼,一个图书馆和师生宿舍等若干辅助建筑。教学设施以一大型露天广场(现称路易斯·康广场)为中心修建。广场的一端为图书馆,另一端为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楼及教室,在这个布局中,图书馆成为所有活动的中心,一条通往宿舍的对角线从图书馆穿过。学生宿舍靠近主要教学区,教师宿舍则与学生宿舍及教学区分开,其间为一大片空地——按最初的设计这里为一个小湖,整个建筑群设计得很像是一座城市,其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层次分明的空间次序反映了建筑群内各功能建筑的不同重要程度。
极爱用砖作建筑材料的
路易斯·康利用其在
印度这样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
社会工作的机会,在这个校园的设计上完全以砖为材料,巨大的承重砖墙拔地而起,由混凝土联系着的砖砌缓拱构成墙面的开洞——人们可以从这种独特的表现方法上在次大陆识别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墙壁各处的环形大开孔体现了无与伦比的砖工技术。穿过这些开孔的光线突出了砖面的纹理,与砖石建筑的永恒的质量相协调,给整个建筑以无限的宁静感。
毕业生薪资
位于印度
艾哈迈达巴德、
班加罗尔和加尔各答的印度管理学院的确已经成熟。就工作经历和薪资方面,他们可以直接与美国同类学校媲美。
今天,
投资银行甚至给印度管理学院的新生提供较高的职位。而给毕业生提供的年薪则高达1千
印度卢比,这已与美国一流
商学院的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持平了。
德意志银行率先在三所印度管理学院打破陈规,为那些有一定经验的新生和毕业生提供助理职位而非分员职位。他们的待遇可以比得上从任何一所美国商学院招聘的助理的薪金。
以前,印度管理学院的新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大多数毕业生仅能获得分析员职位的水准。目前这种情况已开始改变。在这三所管理学院,德意志银行已经提供了10个助理职位,其中6个职位给了
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他们的平均月薪高达一万
英镑左右,这比平均月薪7500英镑的分析员的工资高得多。
加尔各答印度管理学院的就业协调员Vivin Hegde说:“这将引起连锁反应,在就业求职期间访问过上述学院的其它投资源银行,可能从明年起能为刚完成学业的毕业生提供助理职位。”
今年,如
高盛集团、
法国巴黎银行、
英国巴克莱银行、美林证券、协曼兄弟公司、荷兰银行有限公司、瑞士联合银行、
摩根大通银行、
汇丰银行今年已经给予了录用承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任何新生以助理职位的承诺。
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的就业委员会成员Jatin Mamtani说:“这是一种迹象,表明
投资银行在对待美国
商学院毕业生和印度管理学院毕业生时已一视同仁。
案例研究
印度精英商学院——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Management)恐怕就是最好的案例了。
最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巴库尔•多拉基亚(Bakul Dholakia)在位于古加拉特邦的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德巴德分校担任了5年校长,尽管学院里许多人都希望这位有远见的人物可以服务第二个5年任期,但他还是不得不从这个最高职位上退了下来。
如果他能连任,这将是一次希望对经验的胜利。因为在
印度学校的人事任命体系中,是由印度总理来决定下任校长的人选,而在政界有争议的多拉基亚教授在任时,曾花费大量时间带领印度管理学院对抗政府的指令。
在政治层面上,印度学校的人事任命体系相当于由美国总统决定伯克利(Berkeley)或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下任商学院院长,抑或由英国首相决定谁来领导
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核心问题
是这些商学院享有的自主程度。印度管理学院
艾哈迈达巴德分校及其
班加罗尔分校等学院不再需要国家拨款,在财政方面自给自足。因此,多拉基亚教授表示:“我们需要充分的自主权。”
多拉基亚教授在该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强硬,在2004年,他就如何实现自主发起了一场内部演练,并于2005年4月向印度政府提交了相关报告。
“过去两年半,这个问题一直在磋商讨论之中,”他表示。“我任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跟踪这些问题上了。”
在南部城市班加罗尔,自主问题得到了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分校企业战略教授兼研究主席里希凯沙•克里希南(Rishikesha Krishnan)同样有力的支持。印度管理学院付给教员的薪资水平由政府决定,他对这一问题特别关切。
“我们一直主张,既然我们不靠政府拨款,那我们应该可以决定薪资,不过我们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他表示。“我们希望在决定薪资水平时有更大的自主权,但这似乎不太可能。”
吸引新师资
是影响印度管理学院6所分校最大的问题之一。印度管理学院的6所分校分别位于
艾哈迈达巴德、加尔各答、
班加罗尔、
勒克瑙、
印多尔和
卡利卡特。(第七所分校已在靠近中缅边境的西隆建成。)招聘师资的最大问题在于薪资。例如,克里希南教授表示,从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分校两年制王牌研究生课程毕业的学员,起薪中值比教授的薪资都高,而其中许多毕业生只有23岁或24岁。
多拉基亚教授表示,美欧企业的薪资是教授薪资的两倍。他表示:“如果比例是2比1,你做的就是职业选择。”
但在
印度,这一差距是10比1,全职教授的年薪约为1.25万美元。尽管印度管理学院
艾哈迈达巴德分校和
班加罗尔分校用顾问和高管教育工作来增加教授的薪资(多拉基亚教授估计,最高级教员的薪资是政府津贴的7到8倍),但仍然很难招到人来填补
职位空缺。克里希南教授表示:“吸引国际师资?想都别想。”
政府限制
多拉基亚教授称,随着印度顶级
商学院迫切希望将自己打造成领先的全球品牌,政府控制带来了巨大的限制。“目前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控制,与上世纪80年代政府对工业的控制性质是相同的。只要这种氛围还在
印度优秀的学院中盛行,就会阻碍这些学院的全球化。”
在这些印度精英商学院的全球化过程中,印度管理学院
艾哈迈达巴德分校和
班加罗尔分校一马当先。
班加罗尔与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法国和
新加坡的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及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等
商学院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开设联合课程,并进行学生交流。
艾哈迈德巴德分校与法国巴黎
埃塞克商学院(Essec)、
意大利Bocconi商学院和
杜克大学富科商学院(Fuqua school at Duke University)建立了十分牢固的关系。去年,该校与杜克企业教育(Duke Corporate Education)创建了一家合资公司,提供量身定制的高管教育。
尽管海外学生的访问交流在
印度学校中十分流行,但吸引海外学生全职就读这些研究生课程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对印度管理学院入学名额的竞争十分激烈(6个分校只有大约1500个名额,却有将近20万份申请),因此学校可能要求GMAT分数高于700分。而能达到这个分数的学生完全可能选择上
斯坦福大学、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或
哥伦比亚大学(
Colombia)。
但印度管理学院在吸引海外学生之前,可能需要先解决另外3个问题。
首先是学位名称。因为印度管理学院不是
综合性大学,它们不能授予MBA学位或理学硕士学位。它们的王牌课程是研究生课程(post-graduate programmes)或研究生文凭(post-graduate diplomas)。
因此,虽然这些学位在
印度业内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吸引了一些多数美欧商学院都想竭力争取的优秀学生,但这些分校不能把它们正式称作MBA学位。这种特权落到了遍布在全印度的1000余所获得授权的
商学院手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度管理学院得到学位授予权的唯一方法是接受更多的政府控制,而这正是它们极力避免的。
第二个问题是校址。印度管理学院多数坐落在一些不太出名的印度城市。
孟买和
新德里等城市没有印度管理学院。印度政府最近宣布,将新建三所印度管理学院分校,不过它们的选址取决于地方游说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是招生政策,这是
印度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印度管理学院表现得尤其突出。
目前,在印度法院系统中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是,是否应当要求各大学将部分招生名额——27%——留给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目前已有大约25%的名额留给了贫困生)。印度管理学院担心,如果这一规定得以实施,将降低入学学生的质量。
多拉基亚教授表示:“在探讨研究生学位之前,他们应当首先在
高中推行(保留)比例,然后是本科院校。”
在
班加罗尔,教授们也持谨慎态度。他们尤其担心,为了容纳额外的学生,招生人数将不得不增加,教员数量也要随之增加。所有这一切最终又回到了工资问题上。
这将是下一任印度管理学院
艾哈迈达巴德分校校长面临的难题之一。下一任校长将于今年年底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