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霖(1808年~1891年),字雨人,一字仰严,号果亭,清丹徒(今
镇江市)人,
清代学者,道光二十年状元,官至
侍讲学士。
道光四年(1824年),李承霖进学。道光十九年(1839年),李承霖在乡试中,举经魁。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承霖在庚子恩科中,被道光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承霖任广西学政,曾扭转考场公然作弊的风气。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李承霖入值南书房,教授皇子读书。
咸丰初年,丁母忧,归里受制。咸丰四年(1854年),李承霖母丧服满后,应复职,期间
爱新觉罗·奕詝曾询问李承霖情况,
大学士翁心存也写信劝他,但李承霖以父亲年迈,回家侍奉为由,闲赋在家。咸丰六年(1856年),父亲因病去世后,李承霖决定不再复出为官。李承霖生平诗文多散失,所存几十篇汇为《劫余仅存》。
人物生平
李承霖于道光十九年(1839)秋的乡试中,举经魁(中举第一名称解元,前五名统称举经魁),翌年春的庚子恩科(该科为庆贺道光帝六旬寿辰特设的),李承霖为清道光二十年(1840)恩科
进士第一人,被道光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状元。
李承霖
镇江市故里的文史资料说,李承霖的际遇很特殊,30多岁时还是童生,这一年侥幸进了学为秀才,又遇朝廷庆典设恩科而先赴南京乡试(若非恩科,应于第二年才能进行乡试),中举后接着赴京会试,连捷后经殿试又点了状元。从中秀才到点状元计八个月的时间,所以在李承霖友人的贺诗中有“读书三十年,发达八个月”之句。
李承霖在当时参加进士会考的考官是
大学士潘世恩、
礼部尚书龚守正、
户部尚书龙文及
户部侍郎王玮庆四人。考试的题目是“如琢如磨至修也”,“盖均无贫”二句,“用下敬上”四句。赋得“慎修思永”得“谟”字。
教皇子点洪天王
据后来流失台湾的李德仁的叔叔保存的资料记载,李承霖一举夺魁,授翰林院
编修,专门负责编辑各地奏章呈交皇帝,并施教两个皇太子。在李承霖走红期间,儿子们也曾出了两个探花,只是不够显赫,流落
姜堰区的第九个儿子李梓恭曾任北京故宫电灯厂厂长。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李承霖一举夺魁授翰林院编修,出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试主考官,而后,提督广西学政。当时的官场腐败,考场十分混乱。李承霖发现找人替考已成风,当时称为“枪替”,他亲临监考,为了选择真才而整饬考场秩序,力纠作弊之风。他工作非常认真,经过幕僚看过认为不可取的卷子,还要拿来细细复阅。他说:“我不是不怕麻烦,只是以为多取一个假冒的即少取一个有真才实学的,那样,我于心何安?”他由于过度疲劳,结果患上慢性目疾。遇到考秀才屡试不中的
洪秀全,李承霖秉公圈点他中秀才,以致后来洪秀全当了农民造反的头,仍不忘当年恩师的知遇之恩,甚至执意劝解恩师到南京帮他打天下。李承霖的父母为此甚为着急,认为荼毒生灵,于是规劝他向皇帝提出告老还乡一并照顾年老双亲,皇帝准奏并派他到
江苏省当了盐督使,李承霖一家从此落脚苏北。
道光二十六年,李承霖提督学政任满回京后,
爱新觉罗·旻宁命他代为诸皇子抄录开国方略,入值上书房,教醇亲王读书,并对他说:“你常患目疾,书可以慢慢地抄,教醇亲王当以性情气习为重,读书是次要的。”
咸丰初年,李承霖因母亲亡故而回家乡
丹徒区守孝。咸丰三年(1853),
太平军攻打
镇江市时,李承霖侍父避乱黄墟。第二年他居住的地方半夜失火,他背着父亲冒烟逃出险境。咸丰四年(1854),李承霖母丧服满后,应复职。
爱新觉罗·奕詝想起他时便问翁同騄,李是否服满,为何不来销假?翁便写信催李承霖入京。李承霖以父患风痹不能远离为由相辞。
李承霖晚年双目失明,对家人特别是对后代严格要求,不准穿绫罗绸缎的衣服。有时候听见儿孙的声音便喊过来在身上摸一摸。最后,李承霖老死于家中。他著有
文言文诗词多篇,因兵大多散失,仅余数十篇,编为《劫余仅存》。
一般人中了状元,或宦途显赫,或文章盖世,唯独李承霖除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做了一任广西学政外,即回京在上书房任
侍讲学士,当醇亲王(光绪生父)的师傅,旋即借母丧回籍。从
咸丰三年(1853)起即隐居
泰州市达30余年,默默无闻,故生平事迹不为人所知。
李承霖的后裔曾经听过家里的老人讲,在
太平军时,
洪秀全怕连累老师,命人送了一袋梨和一袋枣到
镇江市老师家,“枣梨”是“早离”的谐音,状元公理解这个意思是叫他早早离开故居。因而李承霖由原籍
丹徒区(镇江)迁居泰州,以后一直在泰州生活了30年。泰州曾保存一套始自元代的家谱,在“文革”中丢失。笔者手头现存的《李承霖家谱》《李寿慈家谱》是后来人补修的,上面都这样记载着:李承霖,丹徒籍,居
泰州市。在写到他儿子慎传时,
举人,居泰州。李承霖在泰州时,还为泰州商氏家谱作序。这期间,也常到
溱潼镇收租粮。原泰州大林桥附近的夏家花园就是皇帝赐予他的状元府第。
太平军进攻
江苏省时,军中即传言:“天王的老师在泰州,我们不能打泰州。”故泰州未遭兵燹。现在编辑的《镇江文史》还传说
洪秀全曾召请李承霖去过天京。家族中也流传过类似的一些轶事,但都得不到佐证。李承霖对于和太平天国的关系,一直讳莫如深,即使对他的两个儿子(慎传、慎儒)以及后来对侄孙李寿,一直“三缄其口”,也从未透露过丝毫信息。究竟真相如何?无记载可考。
李承霖避乱泰州休息庵之事,可以从他编著的《劫余仅存》的自序中得到印证。
陈邦贤《点状元的预兆》说:“前清有位状元,叫做李承霖,江苏丹徒人,侨居泰州,就是曾经的
姜堰区,家贫如洗。他和他的母亲住在一间楼下的小屋子里。他在那里读书,母亲在那里做针线、洗衣服。某年
除夕的晚间,楼上的小朋友把马桶翻倒下来,恰巧把粪水滴在李先生的头上,李先生连呼晦气不止。他的母亲便以极温和的态度对他说道:‘这一冲冲掉了霉气,恭喜你明年要点状元了!’到了第二年,李承霖果然中了状元。从李承霖在未考中状元前就曾随母亲侨居
泰州市,到听到
金田起义的消息后躲在泰州,可见他跟泰州有很深的渊源。”
李承霖自从隐居后,恬淡俭朴,乐善好施,凡亲友告贷,总不吝资助。当时因战乱频繁,李氏宗支已分散逃避各地,扬泰之间是他唯一的活动范围,平时常到
扬州市探望家境清寒之族人。及见侄孙李寿铨勤奋好学且天资聪颖,大为欣慰;抚之曰:“此吾族中之千里驹也!”自此不时予以指导教诲,致使其阅历修养和文学造诣日进,为当道所赏识,被吸收到安定和梅花两书院任教授。李承霖去世时,李寿铨已27岁。
李承霖一生曾著有诗文若干,可惜在战乱中不存。战后他向友人索得部分文稿、诗词及往复书信等在光绪甲申春77岁时编了《劫余仅存》一书。由于李承霖曾经历了1842年的镇江抗英保卫战及1853年的太平天国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其文稿在避乱时大半被火所毁,因而今人很难从史料中去追寻其人生轨迹。李承霖在书的卷首的自序中称自己所有的文稿“因遭壬寅之夏(指1842年镇江抗英保卫战)、癸丑避乱(指1853年太平天国战争),存稿及行又毁于火,一劫再劫”。序中还说兵燹后向友人索得“关乎治乱救生,试院及吾郡大事的散文”;“应酬诸作、往复书信”,“时文、古近体诗”等分编为上中下三卷的《劫余仅存》,最关键的是序末注明“光绪甲申春七十七叟李承霖自序于泰州休息庵”。
光绪甲申是1884年,李承霖77岁,其卒年84岁,以此推算其生卒为1808-1891年。因是状元公本人自序,不可能将写书的时间与年龄搞错,所以说这个年份是可靠的。
李承霖家住在何处,虽未见地方文献记载,却知李氏宗祠位于
镇江市运河路通往南郊的铁路涵洞附近,后因铁路南站货场扩大时被拆毁而不存。李承霖84岁去世后与原配夫人郭氏合葬于镇江市城西的高骊山小银窝,当地村民称之为“状元坟”,实地走访后得知其墓早毁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