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旱(
食虫类:Marmota sibirica),是
啮齿目、
旱獭属动物。西伯利亚旱獭体型较大、粗壮,耳圆、短,尾也短,毛色为褐色或黄褐色。西伯利亚旱獭
冬眠,白天活动,一年换毛一次,营家族生活,主食植物性食物,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或600m以上的丘陵草原地带,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旱獭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形态特征
西伯利亚旱獭体大型、粗壮,耳圆短,尾也短。体长360-495mm;尾长112-121mm,不及体长的1/3。
西伯利亚旱獭体有两种色型,一种为褐色,另一种为黄褐色;头上部从鼻垫约到耳基部呈黑色或黑褐色,其余体背面从枕部到尾基部的一半带白色,毛基褐色或黑褐色,继之是一宽的白圈和黄褐色或褐色毛尖;眼下面颊、颈侧、四肢和前后足几乎都是淡黄褐色到浅黄色;毛的白圈和黄褐色毛尖之间的界限不如体背面的明显。体腹面中间从唇到尾基部呈现黄褐色至泥土色,褐色毛基。鼠部有时多少带黑色;尾远端的一半呈锈褐色。
西伯利亚旱獭
颅骨呈三角形,颧
弧前窄后宽,颅顶近平直。鼻骨较长,约为颅长的38.8%,其后端不但超出前颌骨后端,而且明显地越过眼眶前缘水平线。眶上突较发达,呈横向。
西伯利亚旱獭左右上颊齿列间距前端略比后端宽。隅突上下较宽。上下门齿前面内侧具有一纵淘。第三下
臼齿中无齿嵴。
栖息环境
西伯利亚旱獭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或600m以上的丘陵草原地带,避开
荒漠,但在草原与荒漠相交的边缘地区偶能遇见。在其
栖息地内洞群配置呈带状或片状。多选择山腰和坡地,
山脊数量较少的环境作为栖息
位点,其对阴、阳坡的选择性不太明显,但以阳坡稍多。
生活习性
西伯利亚旱獭是
冬眠动物,一年中,活动期和冬眠期几乎各占一半。出蛰,从
春分开始到
清明节,即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出蛰日期与当地气候转暖的时间有关。栖于阴坡的与阳坡的出蛰日期相差10天左右。出蛰次序是先成獭后幼獭。刚出蛰的
旱獭属体质较弱,行动迟缓,每天晚出早归,在外活动时间较短。出蛰后的10天左右,代谢机能开始恢复正常。入蛰时问,从
秋分开始到
寒露前,即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入蛰前,
草原旱獭先清除洞内的污物,然后衔草人洞。人洞后,从洞里往外以泥土和粪便堵塞洞口,然后头尾相接,环卧巢中,进入冬眠期。
西伯利亚旱獭白天活动,每日活动随当地气候变化而不同。一般6、7月份日活动量最大,日出前后出洞,日落后停止活动。春季9:00-17:00最为活跃,中午则很少活动。风雨天停止活动,待雨过天晴时则十分活跃,秋天活动逐渐减弱,出洞也较晚,常以10:00-14:00较活跃,若
寒潮袭来或人为干扰则伏洞不出。
草原旱獭出洞后,先在旱獭丘上竖立瞭望,当无敌情时,则2-3只聚集活动、觅食。活动时很机警,如发现有敌情,则发出叫声,以告示全群,并继续在洞口前竖立瞭望,如敌情逼近,便迅速窜入洞中,直到敌害远去以后,才又离洞活动。当幼獭开始出洞活动时,母獭不离开洞口周围,予以警戒。
西伯利亚旱獭一年换毛一次。换毛持续时间始于5月末6月初。换毛后的
旱獭属毛被(秋毛)与出蛰后的毛被(春毛)色泽显然有别:秋毛呈沙黄色,毛细且平齐多绒,富有光泽,春毛淡黄色,毛粗而长,不具光泽。
西伯利亚旱獭洞穴呈洞群分布,营家族生活,每一家族有旱獭47只,多则10-12只,少则1对。根据每个家族对洞穴利用情况及其洞穴的外形可分为3种类型。主洞(
冬眠制)是旱獭栖居的主要洞穴,冬季在此蛰眠。结构复杂,洞道长而深,长约6m以上,探约2m多。洞内有便所、盲洞和窝巢。多年的主洞则有维修、改道和堵弃等现象。洞口2-7个,洞口前有
旱獭属丘。从主洞口通向其他洞口和觅食地之间有跑道相连。副洞(夏洞)是旱獭活动期间的栖居洞。一个家族有3-8个副洞。副洞结构简单,常有1个洞口,少数有2个洞口,洞内
有巢氏室,洞外的土丘较小,与其他洞口和觅食地亦有跑道相连。临时洞是旱獭活动期间逃避敌害和临时休息之所。结构十分简单,洞道短而浅,内无巢室,洞口至有1个,有时也有2个,洞口外多无土丘。一个家族般有临时洞3-5个。其巢区所占面积约0.3-0.5ha。
西伯利亚旱獭主食植物性食物,春季啃食牧草嫩芽和嫩根,夏秋季采食茎、叶等。越冬时,略有贮食现象,贮存的食物有草、植物的根和种子。
旱獭属主要依赖植物中的水分以及草上的露水或雨后的水珠供代谢需要。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
繁殖方式
西伯利亚旱獭出蛰后,经过一段机体恢复过程,历时10天左右才开始交配。交配始于4月份,
妊娠期40天左右,妊娠率为56.4%,每胎产仔2-9只,平均为5.9只。6月中旬开始,幼獭大批出洞活动。幼獭经过2次
冬眠,达到两周岁以上时性成熟。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在蒙古,该种由于被狩猎,分布较分散,估计数量下降70%。西伯利亚旱獭在
俄罗斯为濒危物种,且数量在下降。其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