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
德国、
卢森堡和
法国的国际合作制作,聚焦于德国犹太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的生活。该片由Zeitgeist Films在美国发行,于2013年5月29日在影院上映。
电影开头,艾希曼在
阿根廷被捕。揭示了他通过“鼠道”和伪造的文件逃到那里。现在在纽约当教授的阿伦特,自愿为《
纽约客》写关于这次审判的文章,并得到了这个任务。在观察审判过程中,她对
阿道夫·艾希曼的平凡和平庸印象深刻。她原本期待的是一个可怕的怪物,但他并非如此。在一次提到浮士德故事的咖啡馆对话中,有人提到艾希曼并不是魔鬼。回到
纽约后,阿伦特有大量的记录要整理。
她的丈夫患有
脑动脉瘤,差点死去,这使她进一步延误。她继续努力理解艾希曼如何通过对官僚忠诚的陈词滥调来合理化他的行为,他只是在做他的工作。当她的材料最终发表时,立即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导致愤怒的电话和与她的老朋友汉斯·乔纳斯的疏远。在与她的朋友、小说家玛丽·麦卡锡的夜晚出游中,她坚称自己被误解,指责她“为艾希曼辩护”的批评者并未阅读她的作品。
麦卡锡提到阿伦特多年前与与纳粹合作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的恋情。阿伦特发现自己被许多同事和以前的朋友所疏远。电影以她在一群学生面前的最后一次演讲结束,她在演讲中说,这次审判是关于一种新型犯罪,这种犯罪以前不存在。
法庭必须将
阿道夫·艾希曼定义为因其行为受审的人。审判的不是一个系统或者
意识形态,只是一个人。但艾希曼是一个放弃了所有人格特质的人,这表明大恶是由没有动机或意图的“无名小卒”所犯。这就是她所说的“邪恶的平庸性”。这部电影捕捉到了阿伦特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也描绘了其他杰出的知识分子,包括哲学家
海德格尔、小说家玛丽·麦卡锡和《
纽约客》编辑威廉·肖恩。
《汉娜·阿伦特》得到了评论家的大部分正面评价。
烂番茄将电影分类为“新鲜”,在66条评论中给出了88%的认可率,平均得分为6.8/10。网站的共识是:“在
巴巴拉·苏科瓦的强大表演引领下,《汉娜·阿伦特》对这个复杂公众人物的生活进行了可圈可点的描绘。”
在Metacritic上,电影得分为69%,基于17位评论家的评价,显示“普遍好评”。《
纽约时报》的A.O. Scott写道:“《汉娜·阿伦特》传达了某种
德国思想的魅力、魅力和困难。苏科瓦,紧凑、精力充沛,不过分关注模仿,捕捉到了阿伦特的可怕的脑力,以及她的温暖和,最重要的,驱使她的基本的、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它的高潮,在阿伦特对批评者进行自我辩护的场景,与电影中的一些伟大的法庭场景相匹敌,提供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提醒,即理解世界的努力是必要的、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真正的英雄行为。”
《巴黎评论》的罗杰·伯科维茨写道:“制作一部关于思想家的电影是一项挑战;以一种易于接受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是一项胜利。汉娜·阿伦特本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经过五十年的沉闷争议,正是一部电影承诺引发她在出版她的书时寻求的严肃的公众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