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沈正康, ,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编委。
个人简介
沈正康,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82年春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1-2001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暨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1年8月回国。从1987年起开始从事运用GPS方法监测地形变及模型解释、地震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曾经并正在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地质调查局、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等多项研究项目。
教育背景
1978/03至1982/01 北京大学学士地球物理
1985/09至1991/01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博士地球物理
工作经历
1991/01至1993/01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博士后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学
1993/02至2000/06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
2000/07至2008/05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
2001/08至2008/05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地球物理学、空间大地测量
2008/06至现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教授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
主要成绩
主持了1992年美国Landers地震震后震中区形变的观测与研究。主持了南加州地震中心GPS流动网数据的分析归算,此项目为南加州地震中心重大研究成果之一。
通过GPS资料分析得到中国华北北部地区形变带运动场,包括山西地堑北部的拉张与张渤地震带的左旋走滑。此结果对估计该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阿尔金山脉地区GPS资料的分析,精确测定阿尔金断层中段错动率及青藏高原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运动形态。对研究青藏高原动力学模型及其与中国大陆东部岩石圈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
通过GPS资料分析得到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场,分析结果表明其形变方式、断层运动特征明显与块体运动模型不符,而能够用受岩石圈流变学结构控制的连续形变模型解释;对于认识大陆形变模式、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意义。
研究环太平洋俯冲带上均发现的周期性的慢滑移事件及其与地球自转变化产生极潮所引起应力变化的关系。结果对于断层转换带物理性质、地震触发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2009年9月29日《绵阳日报》报道:
5·12汶川地震能量释放来自3个断层破裂极大区 再发生类似大地震的周期约为4000年
新华出版社伦敦9月27日电(记者 黄)中国科研人员在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报告说,通过分析卫星大地测量学数据,发现汶川大地震的能量释放主要来自3个断层破裂极大区,相关地区再发生类似大地震的周期约为4000年。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地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沈正康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撰文称“相关地区4000年内无大地震”,而5·2芦山地震让这一“研究成果”沦为笑柄。
2013年4月21日,沈正康教授对其关于5·12汶川地震的研究结果和芦山地震后公众对该研究的反应作了澄清。沈正康教授首先说明2009年文章中约4000年的复发时间,是指汶川地震断层的“特征地震”的复发时间。而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在汶川破裂断层以南,未在2008年地震中发生破裂,不属于评估范围。另外,2010年沈正康与万永革在国际杂志《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合著文章,该文章评估了汶川地震后附近断层的地震危险性,结果“明确指出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即此次5·2芦山地震发生段)库仑应力增加   最高,地震危险性有明显增加。”
从“特征地震”的角度,沈正康教授还认为“本次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报震级M7,美国USGS报M6.6。从破裂范围和能量释放角度来说,5·12汶川地震是‘特征’地震,即基本释放了该断裂段积蓄的能量。而此次地震不是,该断裂段的能量远未充分释放。所以不能用‘特征’地震估计的复发周期套用在其它地震周期上。事实上M6.6-7.0地震的复发周期要短得多。当然我们2009文章并没有讲到这一段的地震复发问题。”
在作以上澄清后,沈正康教授呼吁:“5·2芦山地震发生后大家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关注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关注地震科学是好事。但对于科学问题与结论的评价,应当有科学的态度。首先应当搞清其内容,不能将不同的内容与结论混淆在一起。对于地震的蕴育过程的研究与预测,是世界上包括中国许多地震工作者正在研究的难题,欢迎大家继续支持、关注。”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主要成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