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神髓》是一本由
日本评论家
坪内逍遥创作的长篇论文,发表于1885年-1886年,由松林堂刊印。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文学的原理,下卷详细叙述小说的技术。坪内逍遥主张小说的主脑在于表达人情和世态风俗,并认为小说的主要特征在于传奇性,对社会风俗的描写和对人生事件的展开。
《小说神髓》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用了西方近代小说发展的理论与精神。坪内逍遥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创作了长篇小说《
当世书生气质》和《细君》。此外,
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总论》也呼应了
坪内逍遥的观点,他的作品《
浮云》实践了写实精神,而
尾崎红叶的“砚友社”则处于当时写实主义之显学地位。
在
日本,“小说”(novel)一词自坪内逍遥开始提倡,“长篇小说”(novel)、“短篇小说”(short story)和“私小说”(I novel)等语也常见于日本书报。清末,《小说神髓》的观点传至中国,使“小说”这一概念在日本普遍使用。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
江户城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
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
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作者坪内逍遥(1859~1935)
日本小说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毕业于
东京大学文学系,倾心于英国文学,一八八三年获得文学
学士,曾任东京专门学校(即后来的
早稻田大学)讲师。他主张小说应描写人情世态,以写人情为主,着重心理观察,持客观态度。他为实践自己的主张而创作长篇小说《
当世书生气质》,用写实主义手法写当代学生生活,成为明治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坪内后来陆续发表小说和翻译
英国文学作品,并致力于文学评论工作。他曾就理想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问题与
森鸥外展开辩论,成为明治文坛最初的一场大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