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柏属(
学名:Chamaecyparis)是
柏科下的一属,共有五种,其中包括台湾扁柏C. obtusa var. formosana等重要的材用树种。该属植物为
常绿乔木,生鳞叶的小枝扁平。分布于北美、
日本及中国台湾,喜温暖湿润或冬季湿、夏季干、温度变化不大的气候环境,适生于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也能耐干旱瘠薄之地。木材芳香,有光泽,供建筑、桥梁、造船、家具等用,树姿优美,可供观赏。属名Chamaecyparis源于
希腊语chamai(
矮小症的)和kyparissos(柏)的合成词,指扁柏属似矮小的柏。扁柏属接受种有5种,中国有1种及1变种,
模式种为
美国尖叶扁柏。扁柏属植物8-13年开始结实,15-20年后正常结实。实生植株20-25年生后进入盛果期。有大小年,丰年间隔期1-3年。据居翔汉和徐正法(1986)记载,中国庐山引种的
日本扁柏13年生开始开花结实,结实丰年间隔期约2-3年。日本扁柏和
日本花柏的花粉在2月下旬-3月上旬形成,3月中旬-下旬花粉成熟。雌球花在3月中下旬-4月上旬珠鳞张开。接受花粉后10-15天,小球果便不断生长发育,7-8月球果停止生长,9-10月球果由绿色变为
褐色。10月下旬-11月上旬种子成熟,11月中下旬种子散落。
叶鳞形,通常二型,稀同型(一些栽培变种),交叉对生,小枝上面中央的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微尖或钝,下面的叶有白粉或无,侧面的叶对折呈船形。雌雄同株,
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暗褐色或
栗色,卵圆形或矩圆形,
雄蕊3-4对,交叉对生,每雄蕊有3-5
花药;雌球花圆球形,有3-6对交叉对生的珠鳞,
胚珠1-5枚,直立,着生于珠鳞内侧。
球果圆球形,很少矩圆形,当年成熟,
种鳞3-6对,木质,盾形,顶部中央有小尖头,发育种鳞有种子1-5(通常3)粒。
现代扁柏属地理分布格局属于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模式。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手段,Li Jianhua et al.(2003)提出两种起源方案,一种是在北美和东亚多地起源,一种是该属可能起源于东亚地区;
汪姓 et al.(2003)则提出该属最初起源于北美,之后迁徙至东亚地区;Mao Kangshan et al(2012)认为扁柏属起源于
亚洲,之后迁移到北美。Liu Yusheng et al.(2009)结合化石证据提出该属起源于北美的观点。然而,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不断出现,使该属起源于北美的观点受到了挑战。
化石证据显示,地史时期该属种类较现在丰富,自早白垩世以来广泛地分布在
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根据化石记录推测
日本扁柏属植物很可能在早白垩世起源于东亚地区,晚白垩世时已通过
白令陆桥传播至北美西部并进一步传播至北美高纬度地区,北美东部目前尚缺少化石记录,该区域的扁柏植物可能是从
欧洲或者北美高纬度地区迁徙而来。欧洲扁柏可能在
渐新世由北美通过北大西洋陆桥传播而来,或从东亚地区传播而来。
新近纪气候持续变冷以及受
第四纪冰期的影响,使扁柏属在欧洲、
亚洲中西部以及北美中部局部灭绝,东亚大陆的种不断向南迁移至
日本岛和中国
台湾岛,最后在亚洲大陆消失,最终形成了该属在北美东西部、日本和台湾局限分布的地理格局。
3月中下旬-4月上旬播种。条播时行距13-18厘米。
日本扁柏和
美国尖叶扁柏撒播时每平方米播种量约30-35克,苗木密度大约是每平方米320-540株。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3-4倍。播后30-40天发芽。出土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