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黑疫
羊黑疫
羊黑疫,又称为“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一种由B型诺维氐梭菌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该疾病的特征在于肝实质出现坏死性病灶。本病主要发生在低洼、潮湿地区的春季和夏季,且与肝片吸虫的感染有关。
致病菌类
羊黑疫 - 病 原诺维氏梭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屑,为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本菌严格厌氧,可形成芽孢,不产生荚膜,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根据本菌产生的外毒素,通常分为A、B、C3型。A型菌主要产生α、β、γ、δ等4种外毒素;B型菌主要产生α、β、η、ξ、θ5种外毒素;C型菌不产生外毒素,一般认为无病原学意义。
流行病学
羊黑疫主要影响1岁以上,尤其是2至4岁的营养良好的绵羊,山羊也可能受到感染,而牛偶尔也会受到影响。实验表明,豚鼠类对这种疾病最敏感,其次是家兔小鼠。诺维氏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在土壤中。当羊食用了被芽孢体污染的饲料后,芽孢体可能会通过消化道进入肝脏。如果羊同时感染了肝片吸虫,肝片吸虫的幼虫会在肝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破坏肝脏细胞,从而使得诺维氏梭菌芽孢体获得合适的环境,快速增殖并释放毒素,最终引发毒血症,导致羊的急性休克甚至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以春、夏季节多发,发病常与肝片吸虫的感染侵袭密切相关。
临床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与羊梭菌性疾病羊肠毒血症等疾.病极为相似。病程短捉,大多数发病羊只表现为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可拖延1~2天,病羊放牧时掉群,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停止,呼吸急促,体温41.5℃,常常处于昏迷状态直至死亡。
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淤血,使羊皮呈暗黑色外观(黑疫之名.由此而来)。真胃胃窦小肠粘膜充血、出血。肝脏表面和深层有数目不等的凝固性坏死灶,呈灰黑色不整圆形,周围有一鲜红色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3厘米,切面呈半月形。这一病理变化对于羊黑疫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病变与未成熟肝片吸虫通过肝脏时所造成的病变不同,后者为黄绿色、弯曲似虫样的带状病痕)。此外,体腔内常有积液,心脏内膜上也有出血点。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
病料采集
采集肝脏坏死灶边缘与健康组织相邻接的肝组织作为病料,也可采集脾脏、心血等材料作为病料,用于分离培养的病料应在羊死后及时采集,并立即接种。
染色镜检
病料组织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粗大而两端钝圆的诺维氏梭菌,它们通常是单独存在或成对存在的,也有可能看到3至4个菌体相连的短链。
分离培养
由于诺维氏梭状芽孢杆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因此分离培养相对困难,尤其是在病料受到污染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成功率,病料应该在羊死后尽快采集,采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立即划线接种,并在严格厌氧的环境下进行分离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成功分离出病原菌,也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分析、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解剖变化来综合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动物接种试验
将病料悬液肌肉注射给豚鼠类,若豚鼠死亡,则在其死后进行剖检,可以发现接种部位有出血性水肿,腹部皮下组织呈现出胶样水肿,颜色可能是透明的白色或玫瑰色,厚度有时可达1厘米,这是一种极具特征的变化,对于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毒素检查
通常使用卵磷脂酶试验来检测病料组织中是否存在B型诺维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病料组织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粗大而两端钝圆的诺维氏梭菌,它们通常是单独存在或成对存在的,也有可能看到3至4个菌体相连的短链。
类症鉴别
羊黑疫需要与羊梭菌性疾病羊肠毒血症、羊炭疽病等类似的疾病进行区分,具体方法请参照相关的疾病介绍。
防治措施
控制感染源
在羊黑疫流行的地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肝片吸虫的感染。
接种疫苗
经常发生羊黑疫的地区,建议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击、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每只羊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接种后两周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长达半年。
移牧干燥地区
当羊黑疫发生或流行时,应及时将羊群转移到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饲养。此时,可以用抗诺维氏梭菌血清进行早期预防,每只羊皮下或肌肉注射10至15毫升,必要时可重复一次。
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的羊,可以通过肌肉注射苄青霉素80万至160万个单位,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三天;或者在发病初期,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抗诺维氏梭菌血清50至80毫升,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一次。
血清治疗
发生本病时,通过注射羊黑疫血清-羊疫清(国浩)配合头孢和干扰素使用,连用1-2天,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目录
概述
致病菌类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
病料采集
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动物接种试验
毒素检查
类症鉴别
防治措施
控制感染源
接种疫苗
移牧干燥地区
药物治疗
血清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