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张村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下辖村
船张村位于崇皇乡政府东南,泾渭交汇处,下辖四个自然村,11村民小组,土地面积3164亩,其中耕地面积2980亩,人口2350人。人口情况:船张村下辖劳动力1346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1100人,高中以上劳动力246人。
简介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船张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认真发展生产,扎实推进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实行民主管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争将我村建设成为一个文明、进步、安全、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船张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人均收入4838.3元。
农业方面
①以粮食作物为主,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种田,增加农民收入。②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其中种植酥梨1000亩,鲜桃100亩,莲藕600亩,建大型养殖厂5个,养殖奶牛20头,生猪500多头。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日光温室大棚50余栋,发展露地菜860亩。
第三产业方面依托渭河滩砂石和丰富的土质资源,发展建设砂石站2个,建材厂1个,预制厂2个,促进和加大运输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另一方面依托经济开发区,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
船张村交通基础较好,乡村公路、村组连接路、各组街道全部硬化,全长13.9公里,县乡106肠路公交车直达。全村的灌溉达到渠、井双灌标准,计划生育符合率、义务教育入学率、人、畜饮水使用率全部达到百分之百,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连锁店、农村甲级卫生室、小学托儿所等基本健全。
同时,安装路灯300盏,新修公厕11座,垃圾台22个,目前,健身广场已建设完毕,并配备了齐全的健身设备,占地16.8亩的党员之家正在建设之中。
旅游
河流景观
泾渭分明
“泾渭分明”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经陕西省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河浊于泾河。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省入黄,流泾的是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河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河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现在,当地人已经准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利用游艇,载送游人到"泾渭分明"去看。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经济
社会
旅游
河流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