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
中医病名
鼻鼽,中医病名,是指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的,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部疾病。本病为临床上较常见或多发的疾病,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
简介
临床表现
鼻鼽与急性鼻炎鼻塞均可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的症状。但伤风鼻塞常在受凉后起病,初起时打喷嚏、流清涕,后鼻涕渐转黄稠且喷嚏停止,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痊愈后短期内不易再发;鼻鼽则表现为症状突然发作,每次发作时均为打喷嚏、流清涕,或可有鼻塞,鼻腔黏膜大多为苍白水肿,无恶寒、发热等表证,容易反复发作。二者可依上述内容加以鉴别。
辨证论治
鼻鼽的辨证要点主要从脏腑虚实来辨证。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者,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嗅觉减退,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言,语声低怯,面色苍白,或咳嗽痰稀。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者,鼻痒,喷嚏突发,清涕连连,鼻塞,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肾阳虚,温煦失职者,清涕长流,鼻痒,喷嚏频频,鼻塞,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小便清长,或见遗精早泄。肺经伏热,上犯鼻窍者,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常在闷热天气发作。全身或见咳嗽,咽痒,口干烦热。治疗原则为肺气体寒者给予温肺散寒;脾气虚弱者给予益气健脾;肾阳不足者给予温补肾阳;肺经伏热者给予清宣肺气。证治分类包括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鼻鼽与伤风鼻塞的区别
治则治法
1.滴鼻法:可选用具有芳香通窍作用的中药滴鼻剂滴鼻治疗。
2.嗅法:可用白芷川芎、细辛、木栏等药物研成细末,放于瓶内,时时嗅之以缓解症状。
3.耳穴贴压疗法:可选神门、肺、脾、肾、内分泌、内鼻等耳穴,以挨砻地堵籽贴压以上穴位,两耳交替进行治疗。
预防调护
1.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注意饮食有节,避免过食寒凉之物及高蛋白食物。
3.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或减少粉尘、花粉、羽毛等物刺激。
参考资料
鼻鼽.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8-19
鼻鼽是什么意思.39健康网.2024-08-19
目录
概述
简介
临床表现
辨证论治
鼻鼽与伤风鼻塞的区别
治则治法
预防调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