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禄伯自幼展现出对艺术的热情,但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受到宗教文化的吸引。196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卡塔维萨高中,并进入威尔克斯学院学习音乐。然而,他对宗教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最终决定放弃音乐专业,转而追求宗教学的学习。1963年,他转入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并在两年后获得了宗教学
学士。随后,他在
芝加哥大学跟随Mircea Eliade和Joseph Kitagawa继续深造,专注于宗教史领域的研究。1965至1966年间,他在那里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在确定了中国宗教与思想文化作为主攻方向后,韩禄伯前往
威斯康星大学,师从
周策纵(Tse-tsung Chow)先生。1973年5月,他获得了“中国语言与文学”的文学硕士学位;1976年12月,他又成功取得了同一学科的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为《嵇康的生平、思想与诗歌》。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前,他曾担任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的行政助理,并在威斯康星大学附属课程班讲授中国文学。1974至1976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担任讲师,讲授宗教研究、
人文科学概论与汉语等
相关课程。获得博士学位后,韩禄伯加入达慕斯大学,历任
宗教学助教授、副教授,并在1988年晋升为教授。他还曾在1992至1995年间担任达
慕斯蛋糕大学宗教系系主任。在达慕斯大学,韩禄伯教授的主要授课内容涵盖
印度教、佛教、宗教学方法论等多个领域。
韩禄伯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道教与佛教,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的深入探究。他对
嵇康的作品和禅宗文学有着深刻的研究,此外,他对马王堆帛书《
道德经》的翻译与研究也有重要贡献。韩禄伯教授曾多次访问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实地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美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
韩禄伯教授在其学术生涯中获得了多项奖项和资助,包括PBK及PKP等研究生奖学金、约翰·怀特研究生奖学金、UW福特奖学金、NDEA奖学金、NEH暑期研究奖金、IUP CSSC研究员奖金、达慕斯大学资深教师奖金以及蒋经国基金会旅行奖助金等。
周策纵,湖南
祁阳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权威学者,也是国际《
红楼梦》研究会主席。他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五四运动史》。周策纵先生致力于推动
中原地区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并因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