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歧乡
梅歧乡
梅歧乡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部,乡政府驻地位于梅歧村,海拔670米,距离县城15公里。总面积为86.8平方公里,东邻文成县,南接东坑镇,西毗鹤溪镇及金钟乡,北靠渤海镇。辖区包含梅歧、竹山县、栋头、岗楼、潘坪、留钱、鹤崇、桂远等8个行政村,共计40个自然村,户籍人口963户,总计4060人,其中包括畲族16人。梅歧乡属于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拥有超过44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是该县最偏远的山区之一。梅歧乡的主要山口梅歧岭(绿桐隘)是连接景宁畲族自治县与文成两地的重要通道。梅歧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同时也注重林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2003年,梅歧乡的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17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1830元。
历史沿革
梅歧乡在清代隶属于三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设立乡级政权。1936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发展党员,建立了全县首个中共地下党支部。梅歧乡的地名来源于沿溪两岸丰富的梅树资源,1949年命名为梅溪镇,并于同年7月成立了梅溪乡政府。1952年10月更名为梅歧乡,1951年1月划归东坑区,1957年7月划归城区,1958年9月改为管理区,1961年9月改建为人民公社。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梅歧乡地处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部,东与文成县下洋乡接壤,南邻东坑镇,西接鹤溪镇,北靠渤海镇郑坑乡金钟乡。乡政府所在地海拔640米,距离县城39公里。
气候
梅歧乡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26.3℃,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4.3℃。年降水量1530.6毫米,降水日数135天。年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01千卡,年日照时数1755小时,年无霜期223天。
山川河流
梅歧乡内有44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梅歧岭(绿桐隘)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梅歧坑与炉西坑汇流而成的小溪穿乡而过。
自然资源
梅歧乡拥有山林面积86852亩,人均山林面积21亩,其中毛竹林8577亩,生态公益林68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7%。乡内有小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3595千瓦,乡办林场面积1200余亩。
行政区划
梅歧乡下辖9个行政村,分别为梅歧村、竹山村、栋头村、岗楼村、潘坪村、留钱村、鹤崇村、桂远村、高闩村,共分为49个村民小组,40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794亩,其中水田面积2466亩,旱地面积378亩,人均耕地面积0.66亩。
经济
农业
梅歧乡的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大力发展菌类、笋类、畜牧业、中药材和蔬菜等特色产业。全乡粮食播种面积累计达24816亩,总产量7112吨。药材基地547亩,笋竹两用林基地835亩,水果基地50多亩,花菇种植350万袋。畜牧业方面,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全乡山羊养殖数量达1560多头。
林业
梅歧乡林业资源丰富,拥有林业用地90746亩,其中用材林74227亩,经济林546亩,竹林7577亩。孟宗竹生长于高海拔地区,品质优良,竹笋味道鲜美,富含营养。乡内共营造基地林1018亩,中幼林基地抚育5298亩,生态公益林6800亩。
工业
梅歧乡的工业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起步相对较晚。自1996年起,乡内陆续引进了多个电站项目和竹木加工厂。目前已建成发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1070千瓦,正在筹建的潘竹电站预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千瓦。竹木加工业已成为乡内的主要工业产业,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第三产业
梅歧乡的第三产业以劳务输出和旅游业为主。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着重发展这一领域。
社会事业
教育
梅歧乡学校历史悠久,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学校设有7个教学班,包括1个学前班,共有92名学生和15位教职工。学校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
梅歧乡卫生院成立于1955年10月,提供中西医门诊服务。卫生院设施不断完善,2006年新建业务用楼,医疗条件得到提升。乡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上升。
基础设施
梅歧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主干道三梅线通车,康庄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得到升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通信、电力、饮水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文化
梅歧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民情民俗。乡内有多处革命遗址,如桂远村的地下党支部旧址,见证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民间传统饮食文化中,“吃腌咸菜”的习俗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山川河流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经济
农业
林业
工业
第三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
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