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源
流行于欧洲的牛奶场代称
牛奶场的代称,乳产品企业为保证鲜奶的数量、品质、供应等而设立的饲养基地。
简介
欧洲各国由于牛奶生产实行“产量配额”制度,故每个奶牛场的规模基本是固定的,而且规模都不大,产奶牛数量多数在100头以内,总量在200头以内,加上配套的现代化牛场设计和设备,这样的牛场工人实际上就只有牛场主一人或夫妇两人,工作效率很高。
近年来,我国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奶牛养殖没有规模不行,规模很大也不太实际;设计简单、设备落后,虽然节省资金,但不利于优质高效生产。在我国,建一个同等规模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该怎样规划设计呢?下面介绍一个科学实用的方案。
规划布局
1.1 依据
为便于操作,牛舍布局应符合奶牛流转基本规律。
奶牛场的核心区域为奶牛养殖区,另外还应配套挤奶厅、精饲料与干草贮存加工区、青贮饲料池、兽医学室、办公室等。为便于管理,奶牛养殖区根据奶牛生理阶段和生产特点不同,多分为不同的车间。奶牛养殖区以产房为中心,还有犊牛舍、育成牛舍、青年牛舍、泌乳牛舍、干奶牛舍等。
产房内饲养围产期母牛(产前、产后各半个月)和新生犊牛(产后1-2周);犊牛舍饲养哺乳期犊牛(从产房转出至断奶);育成牛舍饲养从断奶至初配阶段的育成牛;青年牛舍饲养从初配至临产的青年牛;泌乳牛舍饲养泌乳牛(泌乳期一般为10个月);干奶牛舍饲养停奶后至下次分娩前的干奶牛。其流转情况如图1所示。
1.2 布局
根据上述布局原则,牛场布励口图2所示。
内部构造
奶牛场的核心建筑是泌乳牛舍、挤奶厅和青贮饲料池,保育栏、犊牛舍的结构对犊牛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2.1 泌乳牛舍
泌乳牛舍设计为双列对尾式结构,中间为刮粪通道,各牛床用隔栏分开。舍内建筑设计截面效果如图3、平面效果如图4所示。
与传统牛舍建筑设计相比,其最大的变化和好处是:安置了牛床隔栏,使牛爬卧方向固定,牛体位置固定,粪尿准确排放到清粪通道,便于保证牛床、牛体卫生;采用拖拉机刮粪,使清粪变得方便,且更能保证牛舍的卫生;采用水平饲槽,且使用机械投料,使传统饲喂这一繁杂工作变得简单,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1.1 牛床
每个牛床设计为长2.6m,宽1.2-1.3m,向清粪通道倾斜2%。牛床间用隔栏间隔,长度比牛床短25-35 cm。隔栏设计效果如图5。有条件的可在牛床上铺橡胶垫,保护牛蹄健康。
2.1.2 清粪通道
清粪通道宽至少2.2 m,允许小型拖拉机通过。地面水平,与牛床交界处为垂直,低于牛床15—20cm,向贮粪池方向倾斜2%。采用拖拉机刮粪。
2.1.3 运动场
运动场宽5m。在牛舍两端及中央各设1.5 m宽通道与运动场相连,通道一侧设自动饮水槽或饮水器。运动场地面水平,与清粪通道、连接通道等高。同样采用拖拉机刮粪。
2.1.4 颈夹
颈夹设计安装要坚固耐用。每头牛颈夹宽度75cm,每10个颈夹为一组,中间设固定立柱,在立柱适当位置预制安装螺丝接口。颈夹侧面设计安装参数及效果见图6。
2.1.5 饲槽
饲槽高出运动场20 cm,宽4 m,水平,采用TMR(全混日粮)机进行喂料。
2.2 挤奶厅
对于泌乳奶牛舍只有一栋的中等规模奶牛场,挤奶厅宜与奶牛舍连接设计,操作方便。其设计平面图如图7所示。
其中,挤奶台奶牛站位设计为鱼刺式(斜列式)。各部分的设计参数分别是:
贮奶室面积25—35 m 2,奶罐容量至少达到全群奶牛2d奶量容积总和,为10 m 3;挤奶台宽1.5 m,每头牛台位长1.1—1.2 m,牛体与挤奶沟呈30°夹角,设计为2X5结构,这样,一个人即可负责完成挤奶工作;挤奶沟宽2.2—2.2 m,深度根据挤奶人员身高确定,即当挤奶人员站在沟内时,挤奶台上奶牛乳房位置在挤奶人员锁骨以下、手臂下垂肘部以上区域最理想;挤奶台前与贮奶室间留1.25m宽通道;滞留间的大小,按照每头牛1.5 m 2设计;回牛通道宽0.9 m。
挤奶沟两端分别设置台阶,方便操作人员进出挤奶沟工作;各区间设置活动栏门,供牛群周转生产。
2.3 青贮饲料
使用地上、两端开放式青贮池。如图8所示。
过去人们多喜欢用地下式沟、壕做青贮,其最大的缺点不仅是取料困难,更主要的是不容易防水,在个别地方,到了雨季,青贮池便成为了“池塘”,有时不得已用抽水泵才能将其中大量的水抽走。青贮池内水多,存期长,青贮的质量很难保证。
地上式青贮池,很容易克服上述不足,因此成为现代奶牛场青贮的主要方式。青贮池两端都要开放,便于一年中多次青贮,而且制作、取用方便。从中间向两头有一定的坡度,利于排水。
奶牛场青贮池的容量设计,按照全群每头至少10m 3准备。
2.4 产房
产房内设产床和新生犊牛保育栏。产床设4个,保育栏设8个。每个产床面积可较泌乳牛床宽大,地面铺柔软垫草。保育栏宜靠墙设置,对外一侧为活动栏门,栏门上放置奶桶和料桶,另两面为砖墙,水泥抹面,保育栏大小设置为1 m X 1 m X 1 m,底部垫漏缝木板,上面垫柔软干草。
2.5 犊牛舍
每个犊牛生活区宜独立,之间可用隔栏分开,以防止犊牛疾病相互传播。每个犊牛6 m 2,共设置12个。奶桶和料桶设置在颈夹适当位置,另外设置草架,以供犊牛自由采食干草。
2.6 育成牛舍、青年牛舍、干奶牛
其建筑结构与泌乳牛舍类似,其设计参照泌乳牛舍。它们之间不能混合饲养,可用隔栏分开。育成牛床设16个,青年牛床设8个,干奶牛床设8个。
3 小结
该牛场的设计,最大的优点是将泌乳牛舍和挤奶厅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大方便了奶牛生产中最核心部分即牛奶的生产,大大节约劳动时间;青贮饲料池设计为地上式并两端开放,也是对我国传统青贮池建造模式的一种改进,将更有利于制作和保证青贮质量。但奶牛舍的建造设计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地也可因地制宜,做适当调整,如将挤奶厅连接在泌乳牛舍的一侧,清粪装置设为自动刮板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规划布局
内部构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