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姓
出自粟陆氏的姓氏
粟姓是中国姓氏之一,位于中国百家姓第427位,属于中国罕见姓氏,2021年粟姓人口约10万人。
粟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粟陆氏,在中国上古时期,粟陆氏是继伏羲氏、女娲氏、大庭式、拍黄氏、中央氏后的第六代帝王,粟陆氏的后代以粟陆为复姓,后来省去陆字,改为粟姓。另一种则表示粟姓起源于西汉的官职,中原地区汉代有官职治粟都尉,管控军队的粮食生产与分配,汉代治粟都尉的后代中,便有取粟字为姓。
粟姓虽然是罕见姓氏,也有留存记录的前人,宋代时期的粟大用,被宋代皇帝任命为登仕郎,元代时带兵80万的粟顺朝,以及中国开国大将粟裕。
粟姓来源
分布与地域
粟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陕西省、北京、天津市、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来源于大槐树迁民的后人。比如:临漳县粟岗村:明洪武十八年,漳河发大水,将原岗村冲毁,后以粟姓为主的村民南迁,另建新村,取村名粟家岗村,后简化为粟岗村。粟岗村有耕地1314亩,农业人口1152人。粟辛庄:据查,明初,粟姓人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名粟新庄,后演变为粟辛庄。粟辛庄耕地面积1230亩,农业人口1103人。泰安市泰山区粟林庄:因村近粟姓坟地,初名“粟家林”,后演化为“粟林庄”。总的来说,粟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从东北到中原 从华北到南方湘粤台湾等省均有粟姓后人。
来源四说
①姓:汉有治粟都尉,因官以为姓。 ②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为治粟内史之误,望出江陵。 ③魏志:有魏郡知府粟举。 ④中国姓氏集:宋时有粟大用,字行之,武宣人,仕至南雄太守。
迁徙分布
粟氏班辈排行是:正大成明启,学道登云贵,光祖万世兴,家庭开仁义,永乐太平春,后还有26辈。
①风俗通:古粟陆氏之后。望出长女。 ②中国姓氏集:清时有粟耀,浑源县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③风俗通义:古粟陆氏之后,汉有粟融,字客卿。按,清有爱新觉罗·颙琰举人粟应宏。粟姓按《风俗通义》:古粟陆氏之后。(远古时代,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 氏以至炎帝,天下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畜氏、黄帝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伏牺氏、神农氏。在炎黄古史传说体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后依次是神农(炎帝系)、轩辕(黄帝系)等等,至于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则是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的氏族人物,属于太系。容成氏和仓颉氏较晚),据《易·系辞·疏》《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和《汉书·古今人表》等多种史料记载:“太昊庖羲氏没,女娲立为女皇,亦风姓,承伏羲制度, 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粟陆氏,骊连氏, 赫胥氏, 尊芦氏, 帝江氏,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历代名人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早年参加革命,一九二七年从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南昌起义,一九二八年上井岗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连、营、团、军、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一九三四年参加红军北上先遣队。失利后转战浙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任闽浙军区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支队副司令,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师长政委、苏中军区和苏浙军区司令员、政委,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他戎马生涯身经百战,指挥才能卓越,为人民解放事业战功卓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大将。解放后历任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政委等职。是党的八大至十一大中央委员,十二大中顾委常委。又是全国人大二、四届常委、五届副委员长。
粟应宏,明代潞州人。文学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太行集》、《仙居集》等。粟应麟、粟应宏兄弟二人在诗歌文学方面颇有造诣,风格独具,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诗文家,被称之“粟氏双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粟姓来源
分布与地域
来源四说
迁徙分布
历代名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