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蜂虎
胸带以下有蓝绿色羽毛的鸟类
黄喉蜂虎(黑枕黄鹂普通亚种:Merops apiaster)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23-30厘米,因其喉为黄色,尤其爱吃黄蜂类昆虫而得名。黄喉蜂虎栖于山脚和开阔平原地区有树木生长的悬岩、陡坡及河谷地带,分布地中海周围至欧洲,西南亚,非洲,印度,在中国只见于新疆局部地区。在新疆被观鸟爱好者公认为鸟界四大“美人”之首。
黄喉蜂虎色彩亮丽,中央尾羽延长,头顶至前背栗色,后背金色显著,喉黄色而具狭窄的黑色前领,下体余部蓝色。幼鸟中央尾羽不延长,背绿色。虹膜红色;喙黑色;脚灰色。黄喉蜂虎会结群盘旋于开阔的原野的上空觅食昆虫,振翼极快,飞行姿态优雅。
黄喉蜂虎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外形特征
黄喉蜂虎前额白色至蓝、绿色,并与一细眉纹相接;头顶至上背栗色,肩部较呈黄棕色;下背以下淡黄栗色;腰部较呈绿色;尾蓝绿色,具狭形的黑褐至黑色羽端。翼上小覆羽绿色,中、大覆羽栗色;初级覆羽及翼缘淡蓝绿色;初级飞羽基部绿色渐呈蓝色,至端部黑色;外侧次级飞羽栗色而具黑色羽端;内侧次级飞羽蓝绿色,但其内羽底面淡栗色。眼先及覆耳羽黑色,而颊及颏、喉黄色,其下围以一黑半环纹;下体余部淡绿蓝色,胸部色最浓、深,肛周及尾下覆羽色最稀淡。翼下覆羽及腋羽淡皮黄色。
幼鸟头上及后颈甚少栗色;翅面及肩部较呈灰色;颊、喉呈苍淡的土黄色,其下的黑环带形狭而不那么鲜明。胸以下的颜色也较成鸟苍淡。未离巢的幼鸟上体更全为绿色,仅肩部略见有黄棕色。
虹膜红褐色;嘴黑褐色至黑色;脚暗褐色。
喙细长、侧扁而下弯。翅长而尖。尾长,尾羽12枚,方形尾,尾脂腺裸出。前趾基部并合,后爪较中爪为短。
大小量度:体重♂50-60g;体长♂240-300mm,♀230-295mm;嘴峰34-38mm;翅♂140-157mm,♀138-150mm;中央尾羽98-117mm;外侧尾羽88-90mm;跗12-13mm。(注:雄性——♂;雌性——♀)
(注:黄喉蜂虎图册网址)
栖息环境
主要栖于山脚和开阔平原地区有树木生长的悬岩、陡坡及河谷地带,冬季有时也出现在平原丛林、灌木林,甚至芦苇沼泽地区。在开阔地带如山脚、耕地、湖泊周围等环境活动。
生活习性
迁徙
夏候鸟。春季于4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
习性
常成群活动。白天多数时间都在空中飞翔,飞行直而快,两翅扇动迅速,有时还伴随着滑翔。不怕人,有时进到村舍、房前屋后和果园中活动,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枯树枝上或灌木上。在飞行中捕食
食性
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嗜食蜂类,食物因地点、季节而异,除蜂类外,亦捕食象鼻虫榆毒蛾、虻、差翅亚目白蚁凤蝶总科劳氏粘虫类等昆虫以及甲壳亚门。常栖于枝头或电线等地静伺,一旦飞虫临近,迎飞而啄食。亦在空中捕食,边飞翔边捕食。
分布范围
繁殖于非洲西北部、欧洲南部,往东到西伯利亚地区西部、中亚印度西北部,越冬于印度和非洲。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常成群在一起繁殖,群的大小由数对到近百对,很少单独成对繁殖的。通常营巢于高陡的河岸、悬岩和沟谷地带。巢呈隧道状,雌雄亲鸟轮流用嘴挖掘,挖出的泥土用脚向后刨出。巢洞一般长约0.5-1.5m,有时长达2m左右。洞直径8-10cm,巢洞末端扩大,为产卵的巢室,直径多在15-20cm,高12-15cm。每个巢洞挖掘时间大约需要经过10-20天才能完成。巢室无任何内垫物,直接产卵于巢室内地上。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8枚,偶尔多至9枚和10枚,通常5-6枚。卵白色,大小为24-29mm×20-23mm。雌雄鸟轮流孵卵,以雌鸟为主,孵化期大约20天。早成雏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但在中国仅见于新疆,数量稀少,应注意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2024-01-18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迁徙
习性
食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