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生态环境中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合作平台有中国一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和
中国科学院一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截至2024年3月,时任所长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前身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75年,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于1999年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1年首批列入中科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择优支持研究所,2015年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科教融合卓越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研究、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毒理与健康效应研究及饮用水污染治理研究与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学科领域包括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污染水体修复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生态城市构建的理论与对策、区域人与自然耦合作用、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等。
截至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实验室及若干支撑服务系统平台。截至2022年底,生态环境中心共有在职职工51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同时设有6个专业博士学位点、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
历史沿革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职工50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正高级研究人员11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生态环境中心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持久性有毒
化学污染物”、“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饮用水安全”等3个
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
科研部门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生态环境中心设有11个研究室(机构),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重点实验室,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以及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另设有文献信息中心、环境评价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
二噁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水质分析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OPs分析示范实验室落户中心。中心与浙江
嘉兴市共建生态中心-嘉兴市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与
挪威共建中-挪环境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设在中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
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所级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中心。
设施资源
• 设备设施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所级中心拥有通用型前处理及分析检测仪器设备61台/套,价值5500万元。包括高分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联用仪、
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扫描探针
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大型分析仪器。
涵盖总
有机化合物分析、痕量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分析、重金属分析、元素分析、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及生物毒性毒理分析评价。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中心自1975年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
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生态
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人才,对中国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创建和发展、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达35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100余册,已获授权专利200余件,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共150余项。
2021年6月,多名研究人员入选2021年度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建议名单。
学术期刊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创刊于1989年,主要报道保护自然资源、生态学、环境健康、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内容,被SCI、IM等数据库收录。
• 生态学报
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14年数据显示本刊影响因子为1.421,被引频次14807。
生态学学科排名:总被引频次第1名,影响因子第2名,综合评价指标第1名。
全国科技期刊排名:总被引用频次列全国1989种核心科技期刊第1名。
获奖情况
2002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
二等奖”;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13届CSPTCD“中国百种杰出
学术期刊”;
2006、2007、2008 、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2008科技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9年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
2012、2013年获“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20年获“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世界研究机构”位次第一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环境科学学报》是中国国内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
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该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另外,该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Chemical Abstracts》(《
化学文摘》)、
联合国《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学和
渔业文摘)等收录。
根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影响因子0.954,在中国国内资源与环境类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名列第1位)。
《
环境科学》创刊于1976年,是由
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是中国环境科学领域最早创刊的学术性期刊,并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科学技术部的“中国期刊方阵”,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的资助,2009年荣获“
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02-2014年连续13次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2年和201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5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连续3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另外,该刊被中国国内外一些重要
检索系统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美国化学文摘C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P;美国医学索引IM;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数据库JICST;
英国动物界记录ZR;剑桥科学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剑桥科学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剑桥科学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中国国内的检索系统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摘等。
• 环境化学
《
环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于1982年创刊,并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
中国化工文摘》、《中国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并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网上刊登。
• 环境工程学报
《
环境工程学报》是由
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刊始创于1980年,原名《环境科学丛刊》,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曾于1993年和2000年先后更名为《环境科学进展》和《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经国家新闻出版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批准,该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为现名。
《环境工程学报》及其前身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国内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并被中国国内外一些重要
检索系统和引文数据库收录,如
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A)、
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
Scopus全学科引文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
• 生态毒理学报
《
生态毒理学报》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中国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的发展而创办的,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6年起正式创刊、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已被《
核心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IOSIS Previews);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英国动物界记录(Zoological Record)等多家检索机构收录。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版)》统计,该刊影响因子1.518。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中心有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生态学、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硕士学位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为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 学科发展
环境化学研究所成立初期,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怀和领导下,边筹建边工作。主要科研任务有环境中有机、
无机化合物有毒有害
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发现、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以及污染物造成的实际危害的研究。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后,又逐步开展了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到1985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形成了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
分析化学三大研究方向。
1986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和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面向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性的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环境化学、
环境工程、系统生态学新的三大学科研究方向,中心的科研方向是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学科有: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工艺与工程、环境
分析化学、生态环境信息和分析测试技术等。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创建发展阶段(1975-1986)
创建初期(1975-1978)主要配合国家环保工作的急需,从兄弟单位调入一批
化学和非化学专业
科技人员,开展环境分析、环境情报、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等研究工作。主要学科有:环境分析化学、分析监测仪器研制、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环境
情报研究。
1979年到1985年,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化学中拓展出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使环境分析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包括痕量分析、光谱分析、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统一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
调整提高阶段(1986-1998)
1986年
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阶段,已形成环境化学、
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三大学科领域。主要研究所方向有:环境污染
化学、环境
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区域环境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宏观环境政策、国情问题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膜技术与膜材料、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分析仪器研制。
1986年成立了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1989年与
清华大学等4个单位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结构优化和研究方向调整奠定了基础。
创新跨越阶段(1999年以后)
1999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研究所,总体学科领域框架:优势学科---环境化学,强化学科---
环境工程,交叉学科---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发展了生态毒理、土壤环境等学科。
教学建设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中心有在学博士生442人、硕士生262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48人。
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280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105名,博士研究生1703名;已授硕士学位640人,授博士学位116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4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62名,在站博士后148人。自200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有来自美国、
尼泊尔等留学生9人,另有外籍进修生和外籍博士后数名。
自1990年以来,4名毕业生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名毕业生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3名毕业生入选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有282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和冠名奖等各类奖励和表彰。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徽标由生态和环境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E”组合、变形而成。寓意为中心生态与环境两大研究方向和内容,二者之间相互渗透,高度融合,共同发展。绿叶象征着中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蓬勃向上,茁壮成长;同时,也表明绿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是研究中心神圣的使命、责任和义务。
创新文化
• 所训
“志存高远、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务实创新”
激励中心全体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确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实现国家需求与献身科学相结合,形成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和团队协作、共同创新的氛围。
参考资料
所长致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03-05
院级合作平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03-05
所况简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03-05
大事年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01-07
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01-07
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01-07
优青.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01-07
公共仪器平台.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01-07
获奖成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01-07
形象标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