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塔尼人(Apa Tanis)是珞巴族的一个分支部落,主要生活在藏南珞隅地区中部的济罗山谷地区。珞巴族各部落将“阿波塔尼”或“塔尼”(Abo Tani/Tani)视为先祖,中文文献中亦译为“阿巴达尼”或“达尼”。阿帕塔尼人认为自己是塔尼的子孙,其部落名称就直接来源于此。
阿帕塔尼人的祖先来自北方,经过多次迁移,最终南迁到今珞隅地区。1897年2月,英国殖民势力第一次侵入阿帕塔尼山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殖民者内维尔等人又先后侵入阿帕塔尼山谷数次。1943年,英印殖民当局阿萨姆省部落事务顾问米尔决定和阿帕塔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1944年,为替英印殖民当局效劳的海门道夫在阿帕塔尼山谷建立了临时性据点。1947年印度独立后,在次年侵占了阿帕塔尼山谷,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压迫与奴役,印度入侵者剥夺了阿帕塔尼人处置自身事务的权力、干涉部落事务,还凭借武力逼迫阿帕塔尼人充当搬运工。1948年,阿帕塔尼人针对印度入侵者发起了抵抗活动,抵抗活动由塔皮·科金、塔苏·塔鲁和那库·嘎提三人发起,在进攻前,阿帕塔尼人进行了占卜和祭祀。1948年5月,阿帕塔尼反抗者前往印方设在“库里”的据点进攻,但阿帕塔尼人因为公开宣战的战术导致进攻失败。印军对阿帕塔尼人采取了报复行动。印方占领阿帕塔尼山谷后,将其作为进一步向藏南腹地入侵的重要基地,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地修建了简易机场。
阿帕塔尼人主要生活在珞隅地区中部的济罗山谷地区,在珞隅地区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出谷口的巴昔卡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阿帕塔尼人的语言为阿帕塔尼语,属藏缅语族。阿帕塔尼语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其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阿帕塔尼人原始宗教信仰为太阳月亮神教,近现代之后与外来的基督教和印度教共存。
阿帕塔尼人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女性有独特的纹面鼻塞装扮,其面部文身为深蓝色,图案几乎一致,从额头至鼻梁文一条线,下巴部位一般文五条竖线;塞鼻则是将鼻孔上方的皮肤打孔,塞上直径0.5-2厘米不等的木质鼻塞。塞鼻的做法在以前是为了避免女性被掳掠,在现代该做法已被官方禁止。阿帕塔尼人的传统建筑是茅草屋,为干栏式竹楼,拉旁和纳谷则是阿帕塔尼村落的特色建筑,也是村落公共活动中心。饮食方面以鱼类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阿帕塔尼人还吃老鼠肉,市场上会有经火塘熏烤过的鱼干和老鼠干,蔬菜一般有小米椒、鲜花椒、姜、佛手瓜等,最流行的是秋葵。莫朗节、摩昆节和德雷节是阿帕塔尼三大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基础上还衍生出“阿帕塔尼小姐”选美、“济罗音乐节”等节庆活动。20世纪后半期至今,阿帕塔尼人的生活在政治、法律、经济、人口、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领域发生了许多变迁,包括废除奴隶制和推行潘查亚特制度、部落传统服饰退出日常生活、在传统节日基础上衍生新的节庆活动以及市场经济和货币取代了阿帕塔尼传统自然经济和易货贸易等变化,阿帕塔尼人生活逐渐融入现代元素。
名称由来
珞巴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1965年被认定为单一民族。“珞巴”是藏族对居住在珞渝地区族群的总称,意为“南方人”。传统珞巴族社会是建立在氏族基础上的血缘组织,所以珞巴族内部又分为若干个部落,每个部落又由几个到数十个不等的氏族组成。阿帕塔尼人(Apa Tanis)是世居于中国西藏东南地区珞巴族的一个分支部落,主体生活在西巴霞曲地区阿帕塔尼山谷。阿帕塔尼山谷被英国殖民者和印度非法侵占后,实行“自治“单项封闭”等政策,使得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非常有限。珞巴族各部落将“阿波塔尼”或“塔尼”(Abo Tani/Tani)视为先祖,中文文献中亦译为“阿巴达尼”或“达尼”。阿帕塔尼人认为自己是塔尼的子孙,其部落名称就直接来源于此。阿帕塔尼人自称“塔尼人”(Tani/Tanii),“阿帕”是周边部落和阿萨姆人在称呼阿帕塔尼人时表示敬意的用语。
历史沿革
起源
阿帕塔尼部落有从北向南迁移的传说。传说讲述阿帕塔尼人的祖先来自北方,那里有两条河,名叫苏普帕德和普德普米。阿帕塔尼人祖先由北向南渡过西巴霞曲,来到锡皮河谷里一个叫做卡尔的地方,从这里分成三支。崩尼人认为,阿帕塔尼北向南迁移时,路过崩尼人古麦河流域的达巴村,并在该地住了一段较长的时间,至今达巴村还留有当年种植水稻和纺纱织布的遗迹,崩尼人称这些遗迹为“色巴若仁”,意为阿帕塔尼人种水稻的地方;“波扎能乃”,意为阿帕塔尼人捻线的地方。后来阿帕塔尼人又迁往果洛宁,由于果洛宁毒蛇、毒蜂和毒草多,阿帕塔尼人不得不再往南迁到今珞隅地区。
发展
1897年2月,英属印度殖民官员麦克·卡比带领约300名官兵向阿帕塔尼山谷进发,要求阿帕塔尼人释放被其劫走的4名人员,这是英国殖民势力第一次侵入阿帕塔尼山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殖民者内维尔等人又先后侵入阿帕塔尼山谷数次,每次也都是类似的短暂停留。1943年,英印殖民当局阿萨姆省部落事务顾问米尔发现殖民当局对我国藏南西巴霞曲流域的山区部落民所知甚少,因此决定和阿帕塔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1944年,为替英印殖民当局效劳的海门道夫在阿帕塔尼山谷建立了临时性据点。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1948年,印度侵占了阿帕塔尼山谷,阿帕塔尼人失败的武装抵抗活动,标志着外来权力机构在阿帕塔尼山谷全面治理的开始。印度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压迫与奴役。印度入侵者剥夺了阿帕塔尼人处置自身事务的权力、干涉部落事务;入侵者还凭借武力逼迫阿帕塔尼人充当搬运工,在奴役阿帕塔尼人时还对其进行羞辱。面对入侵者的先进武器,阿帕塔尼人别无选择,如果不答应做这些事,印度人会从阿帕塔尼人中抓走10或20来人去坐牢。传统权力的侵蚀和强制搬运劳役使阿帕塔尼人充满愤怒和懊恼,最终演变为暴力抵抗。
1948年,阿帕塔尼人针对印度入侵者发起了抵抗活动,抵抗活动由塔皮·科金、塔苏·塔鲁和那库·嘎提三人发起,在进攻前,阿帕塔尼人对是否可以发动攻击进行了占卜,并宰杀了大额牛进行祭祀并向乌佑们祈祷阻止子弹从印度人的枪支里射出来。1948年5月的一天夜晚,阿帕塔尼青壮年男子举行了祈祷胜利的集体祭祀,次日清晨,阿帕塔尼反抗者前往印方设在“库里”的据点进攻,但阿帕塔尼人因为公开宣战的战术导致进攻失败。印军对阿帕塔尼人采取了报复行动,印度政府焚烧了两个阿帕塔尼村落和村中的谷仓,5名阿帕塔尼人丧生,数人受伤,许多被关押到平原地区的阿帕塔尼人再也没有回来,数千名失去房屋和谷仓的人或躲入森林或寄居在朋友那里达数月时间。印方占领阿帕塔尼山谷后,将其作为进一步向藏南腹地入侵的重要基地,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地修建了简易机场。20世纪后半期至今,阿帕塔尼人的生活在政治、法律、经济、人口、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领域发生了许多变迁,逐渐融入现代生活元素。
人口与分布
人口
阿帕塔尼部落的人口数量1893年为800户,1897年约5000人,1961年为10793人,1971年为12888人,1981年为16580人,1991年增至22526人。根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阿帕塔尼人的人口数量为27576人,其中男性13346人,女性14230人,识字率70.55%其中居住在印度非法设立的“下苏班昔里县”阿帕塔尼山谷中的人口最多,为18233人,占阿帕塔尼人总人口的66.12%;其次是印度非法设立的“帕普派尔县”,为6318人,占22.91%。近90%的阿帕塔尼人聚居在所谓“阿邦”这两个县,其余则散居在印度非法设立的其他各县。据印度当局2014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藏南珞隅地区的阿帕塔尼人口总数为43777人。
分布
阿帕塔尼人主要生活在珞隅地区中部的济罗山谷地区,在珞隅地区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出谷口的巴昔卡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济罗是一个四面被丘陵环绕的山间小平原,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济罗山谷的平原地带面积约32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水稻田,散落着济罗小镇及宏村(Hong)、黑贾村(Hija)、哈里村(Hari)、杜塔村(Dutta)、布拉村(Bula)、巴米村(Bami)、木丹村(Mudan)等七个村庄,这些村庄的名称源自当地部落语言的音译,和印度内地的地名明显不同,这些村庄里的居民均为阿帕塔尼人。另根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阿帕塔尼人主要分布在印度非法设立的“下苏班昔里县”阿帕塔尼山谷和印度非法设立的“帕普派尔县”,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印度非法设立的其他各县。
语言文字
语言
阿帕塔尼人的语言为阿帕塔尼语,属藏缅语族。阿帕塔尼语和珞巴族各部落的分支语言一样,也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其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
文字
阿帕塔尼语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印度控制珞隅地区后,为当地的各个部落创立了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形成现代的阿帕塔尼文,但并没有在阿帕塔尼人中广泛使用,阿帕塔尼老人们一般还是习惯直接用阿帕塔尼语交流,而年轻人则大多使用印地语和英语,很少用阿帕塔尼文进行书写。
宗教信仰
原始信仰崇拜
珞巴族各部落历史上主要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后来逐步发展成对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崇拜,阿帕塔尼语称之为“太阳月亮神教”。阿帕塔尼人的古老宗教信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在阿帕塔尼人的口头神话传说中,伴随宇宙起源而产生的天空、大地、河流、星星、太阳、月亮等都是重要的神祇。阿帕塔尼人认为自然界中的山峦、动物、植物都有灵性和生命,人类肉眼看不见的空间以及身边的山川草木中也居住着许多精灵“乌佑”,它们分为善、恶两类,和人的祸福、疾病等息息相关。二是宰牲祭祀。阿帕塔尼人为了和被无意中冒犯的乌佑达成和解,或取悦那些能带来福祉、丰收的神灵,珞巴族人宰杀大额牛、猪、鸡等进行祭祀。对于群体而言,宰牲祭祀是公共节日的核心所在。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宰牲祭祀也是婚嫁、建屋、祈愿、祛病的必需环节。阿帕塔尼人与超自然力量沟通的中介是祭司纽布,纽布熟悉部落历史和古老习俗,能够吟唱不同的祷告曲调,且能用鸡蛋、鸡肝等进行占卜。三是没有宗教名称和神灵的塑、画像。由于是自然生成的泛灵信仰,所以在很长的历史岁月里,珞巴族人都是在这种宗教文化中生活,而没有赋予其一个明确的名称。珞巴族传统宗教文化中的大小神灵都没有塑像或画像,祭司祭祀时仅是面对用竹枝等搭成的简单祭坛或者待宰杀的动物,无神像参拜。阿帕塔尼传统建筑的八波、拉旁、纳谷等元素,均是太阳月亮神教的体现;阿帕塔尼人三大传统节日主要的祭祀对象也是太阳神和月亮神。这一传统宗教信仰在珞巴族民众中长期保持相对封闭和独立,其独立特质数百年来使得藏传佛教很难渗入珞隅地区。
基督教
近代以来,英国殖民者逐步控制印度次大陆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带,基督教传教士也随之进入,但直到1960年代之前,基督教在珞隅地区的传播一直很缓慢,主要原因是当地珞巴族居民长期以来一直将英国人和印度人视为入侵者,将宗教传播和军事占领意图画等号,进而遭到珞巴族各部落的强烈抵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印度对珞隅地区的控制逐步加强,基督教在珞隅地区传播迅速,越来越多的珞巴族民众开始转信基督教,但基督教在济罗山谷的传播广度明显小于珞隅地区的其他城镇,阿帕塔尼人转信基督教的比例也显著小于其他珞巴族部落。无论是近现代传入的基督教还是阿帕塔尼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太阳月亮神教,都没有呈现明显的排他性,同时信仰这两种宗教的阿帕塔尼人有很多。
风俗习惯
服饰
阿帕塔尼人传统服饰比较简单,一般都只围块窄幅拼成的布,阿帕塔尼人男女都只将布块围在身上,长者过膝,短者过臀,手臂袒露在外。阿帕塔尼人男子习惯在额前扎一个向前突出的发结,用筷子形状的竹制或金属发簪横贯其中,并存在纹面习俗。阿帕塔尼女性独特的装饰物为木鼻塞和大耳环。按传统习俗,妇女的发髻扎在头顶正中,呈向上突出的柱状,耳朵上带着近半个脸大的耳环,鼻子两侧各嵌入一个约纽扣大小的黑色木质圆形鼻塞。面部文身在妇女中十分普遍,颜色为深蓝色,图案几乎一致,从额头至鼻梁文一条线,下巴部位一般文五条竖线。除了纹面,阿帕塔尼女性还将鼻孔上方的皮肤打孔,塞上直径0.5-2厘米不等的木质鼻塞。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她们所认为的)漂亮,而是因为过去阿帕塔尼女人被珞隅地区各部落公认为比较漂亮,在部落之间的争斗中经常被掳掠,因此通过纹面和鼻子打孔将百己变丑,避免掳掠的发生,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当地妇女的一种传统。现代阿帕塔尼人已经抛弃这一陋习,官方也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因此现代还能见到的纹面戴鼻塞的阿帕塔尼女人至少在50岁以上,并且数量逐渐减少。
饮食
由于鱼稻共作的生产方式,鱼类成为阿帕塔尼人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阿帕塔尼人还吃老鼠肉,市场上会售卖特色的农产品有经火塘熏烤过的鱼干和老鼠干。阿帕塔尼食用的蔬菜一般有小米椒、鲜花椒、姜、佛手瓜等,当地最流行的蔬菜是秋葵。
民居建筑
阿帕塔尼人的传统茅草屋为干栏式竹楼,建造时就地取材,以直径较粗的竹筒并排固定在一起制作成方形地板,以直径较细的竹条或木棍编织成四面墙壁,屋顶先构造人字形框架,然后覆盖以茅草、芭蕉叶或棕榈叶。地板底部作架空处理,建在高1.5-2米的由竹竿或圆木铺设的“高跷腿”上,通过凿有若干凹陷的独木梯上下竹楼,可起到离地防潮效果。阿帕塔尼村庄里的这种传统竹楼建筑逐渐进行了升级改造,茅草屋顶已非常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石棉瓦屋顶;竹楼底部的“高跷腿”或进入竹楼的木梯,很多也被钢筋水泥桩代替。
拉旁和纳谷是阿帕塔尼村落的特色建筑,也是村落公共活动中心。拉旁是用竹木搭建、约一米高的平台,上面竖立一根高高的木杆。拉旁边的巷子是村里的主干道。纳谷是一个很小的茅屋,呈三角形,约一人高,门只有半人高,四周用稀疏的栏杆围住。村中的公共活动多在拉旁进行,如布里扬的会议,大的村落拉旁不止一个。纳谷则分属村中不同的宗族。一个阿帕塔尼村落常有数个宗族,不同宗族拥有独立的纳谷,各宗族内部的宗教祭祀活动,则围绕属于自已的纳谷举行。
社会结构
阿帕塔尼人的村落里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宝贵,房屋沿细长的巷道门对。阿帕塔尼人的村子面积有限,街道上和小巷里的房子都墙贴墙地靠在一起,一个楼梯升到敞开的走廊上,从这里人就可以进入唯一的房间,一家就在那里煮食、吃饭和睡觉,家用器皿、农具和不穿的衣服也存放在那里。 传统珞巴族社会是建立在氏族基础上的血缘组织,所以珞巴族内部又分为若干个部落,每个部落又由几个到数十个不等的氏族组成。家庭是阿帕塔尼人的基本社会单元,由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村落中的家庭分属不同宗族。阿帕塔尼部落是父系社会,父亲是一家之主。父母在儿子成婚时会为其提供独立住所,并分出部分土地供其耕种。阿帕塔尼部落以往存在两大阶层,社会地位较高的是古提,社会地位较低的是古司。古司是阿帕塔尼部落的奴隶阶层,部分来自周边生产力低下的部落,如尼西人、米里山地人等,他们为了寻求生活保障自愿来到阿帕塔尼山谷,另一部分是长期还不起债务的人和俘虏。奴隶和主人在吃住、穿着方面并无二异,可以随时被主人买卖。
生产方式
农业是阿帕塔尼人传统经济生活的支柱,阿帕塔尼人的农业生产摆脱了这一地区刀耕火种的主要形态,生产技术远领先于其周边部落。由于是定耕作业,阿帕塔尼人十分珍惜农田,土地也是阿帕塔尼人最重要的财产。阿帕塔尼人拥有先进的水稻种植和灌溉技术,他们不但种植水稻,还在稻田里养鱼,这种水稻兼养鱼的作业模式能在一期水稻内收获两期鱼,稻米的产量也较高。与水稻种植相适应的是较为先进的灌溉系统,水道由镂空的树干建造,利用水势分散水流灌溉梯田。除稻谷外,阿帕塔尼人也种植小米和玉米,经济作物则有烟草、辣椒、豆类、黄瓜、芋头、生姜、土豆、西红神等。由于注重农业,阿帕塔尼人投入牲畜养殖的精力不多,饲养的牲畜不足以满足其食用、婚嫁与祭祀的需要。阿帕塔尼妇女善于纺织,尼西人非常喜欢阿帕塔尼妇女的织物,农闲时,阿帕塔尼妇女便往尼西村落帮助尼西家庭织布,用劳动力换回尼西人的棉花。现代少部分阿帕塔尼人从事手工业生产,济罗城区有个“济罗手工艺品展示中心”的手工艺品市场,该地不同的作坊展示了阿帕塔尼传统手工艺品,有纺线,手工织布机织布,竹条编织的巨型昆虫摆件,竹筒制作的杯子等。
节日
莫朗节
莫朗节是阿帕塔尼人两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1月举行,持续3周时间。节日的目的是驱赶疾病灾害,给大众带来幸福繁荣。山谷中的某户富裕家庭会出于自愿成为当年莫朗节的主办者,其家族、亲友则会鼎力相助。依据当地习俗,主办莫朗节会给家庭乃至家族带来福祉,也会为其平添荣耀、地位,这是某户家庭自愿主办节日的动因所在。节日的第一个阶段是大额牛祭祀。宰杀前祭司要对大额牛进行长时间的宗教吟唱。接下来在众人的帮助下,主办家庭将自有的和族人、亲友捐助的大额牛宰杀,将牛肉分割成上千条,为节日第二个阶段(分肉活动和列队巡游)做准备。在大额牛祭祀后一周左右的某个清晨,节日主办者及其族人、亲友将准备好的牛肉条分送给山谷中的每户人家。来自主办者村落的巡游队伍“在巫师的带领下,男性青年和儿童盛装列队到各村巡游,其中一些人举着竹制的巨大男性生殖器,挥舞长刀,敲击铜盆,一边唱歌,一边跳生殖舞,穿过即将播种的土地,预祝丰收”。莫朗节的最大特色是弘扬团结精神。
摩昆节
摩昆节既是阿帕塔尼人两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阿帕塔尼部落的特色节日,每年3月举行,由一个或数个村落联合主办,其他村落的人在节日期间到主办村落走亲串友,共同庆祝。与莫朗节旨在祈福不同,摩昆节的主题是与精灵达成和解。根据阿帕塔尼人的传说,其先祖阿巴达尼曾不断与精灵世界发生冲突,精灵们偷走了阿巴达尼长在脑袋后边的眼睛和脚后跟的眼睛所具备的窥探人类肉眼看不到空间的超能力。阿巴达尼处境艰难,于是通过祭祀仪式邀请精灵赴宴和解。猪是摩昆节的主要祭品。在布里扬宣布节日开始后,主办村落中分属不同宗族的人在各自的“纳谷”旁搭建祭坛、宰杀猪祭祀。祭祀后的猪头分给本宗族中最年长的人,猪下巴和猪舌头给年龄次之的人,猪蹄和前腿给孩子们,后腿给外甥,剩余不同部分分给其他亲戚朋友,猪血则不能分给另一宗族的人。
德雷节
德雷节是阿帕塔尼近现代形成的仅次于莫朗节和摩昆节的又一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7月4日举办。阿帕塔尼人在这一天要杀鸡,用鸡肉和鸡蛋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并庆祝丰收和祈求健康。在德雷节这一天,数以千计的阿帕塔尼女性要表演大型的团体舞蹈,名为《Damina》。
婚俗
阿帕塔尼人实行部落内、宗族外通婚。虽然一夫多妻是允许的,但只有部分富人这样做,多数阿帕塔尼人都是一夫一妻。男子娶第二个妻子是对第一个妻子娘家的侮辱,因此财富和威信不那么大的人,一般不敢娶第二个妻子,担心第一个妻子的亲属为此采取严厉的报复。阿帕塔尼人对婚前性行为采取了很大的包容态度,阿帕塔尼的少女却充分享有婚前的自由。阿帕塔尼人年轻人普遍自由恋爱,也有童婚现象存在。婚姻与财产继承密切相关,结婚意味着分家,父母必须在儿子成婚时为其提供独立的屋舍、田地、大额牛、藏铃等所需财产。
文化传承
由于阿帕塔尼语没有文字,口耳相传是阿帕塔尼部落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口耳相传的文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米吉”(Mijih或Miji),另一类是“米贡”(Migung)。米吉主要唱述万事万物的起源,具有浓重的神话宗教色彩,米贡则侧重于不同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阿帕塔尼部落的祭司“纽布”(Nyibu)必须掌握那些由单曲吟唱“阿语”(Ayu)组成的米吉。
近现代发展
社会制度
近代以来,废除奴隶制和推行潘查亚特制度是阿帕塔尼政治变迁的最突出表现。奴隶是阿帕塔尼家庭的重要劳动力,被视为家庭财富之一。印度占领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后,废除了这里的奴隶制度。20世纪60年代,印度向奴隶主支付了平均每个成年奴隶500卢比的赔偿金,结束了阿帕塔尼部落的奴隶制度。1969年印度实行了村、乡、县和地区四级潘查亚特治理机制,对阿帕塔尼人而言,公共选举产生的基层潘查亚特取代了古老的布里扬议事模式。法律变迁主要体现为现代法律观念和法制模式取代了部落传统习惯法。案件、纠纷的裁断必须到司法机构按照成文法和现代司法模式裁定。疑难案件不再靠请求神灵的启示来决断,神裁、赌咒等古老裁决方式退出历史舞台,丧失了其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合法性。
教育
济罗山谷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均采用英式或印式校服,小学生的校服为黄领绿毛衣,百褶裙和黑色小皮鞋,领带上还别着小学校徽;初中生的校服和小学生类似,色调由绿色变为了红色;高中生的校服则为印式,上身是宽松的白色打底衫,下身是宽松的蓝色裤子,领间不同颜色的围巾展示着不同的年级。根据印度方面2011年公开的资料显示,济罗山谷的珞巴族阿帕塔尼人识字率为66%,这一数据是基于英语和印地语而统计,因为阿帕塔尼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济罗山谷除了完整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体系外,还设有一所大学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该大学名为“英迪拉·甘地科技与医学大学”,成立于2012年。
文化
近代以来,阿帕塔尼人传统文化习俗中的面部文身、鼻塞、童婚已被禁止,服饰变化很大,部落传统服饰已退出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淡化民族身份的现代衣着,如夹克、长裤、毛衫、西服、领带等。阿帕塔尼人年轻人对学习部落文化兴趣不大,掌握米吉和米贡的人越来越少,口头的阿语吟唱没有印地语或英语流行歌曲吸引人,宝莱坞电影在阿帕塔尼成为外来文化渗入的渠道。
济罗山谷地区的阿帕塔尼人还在传统节日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新的节庆活动,如每年进行的“阿帕塔尼小姐”选美活动、每年夏季举办的“德雷节”和“济罗音乐节”等。济罗音乐节每年9月在济罗山谷举办,音乐节为期4天。经过多年的成功举办和不断发展,济罗音乐节还衍生出一些其他节庆活动,如和济罗音乐节同时举办的“济罗文学节”等。
经济
近代以来,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和货币取代了阿帕塔尼传统自然经济和易货贸易。从英国殖民者支付给阿帕塔尼搬运工货币酬劳开始,货币渐渐流入了阿帕塔尼社会。印度在阿帕塔尼山谷设立购物点,鼓励使用货币。现在货币已融入阿帕塔尼人的日常生活,易货贸易也已成为历史,商店、银行、市场已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成为阿帕塔尼财富衡量标准和交易中介,而非传统的大额牛、土地和藏式器物。市场使阿帕塔尼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可获取的物品也更为丰富。济罗镇是当地最大的集贸中心。许多阿帕塔尼人在济罗镇开设商店,一些村民也将土特产带到济罗交易。在集市上,人们可以买到来自中国内地的衣服、塑料桶,来自印度的香皂、激光唱盘,以及本地的蔬菜、水果、家禽等。
阿帕塔尼人经济生活的另一变化是藏族和珞巴族传统贸易中断,印度输入的百货取代了来自我国西藏其他地区的物品。经济变化也引起了社会职业变迁,土地不再是生存的唯一依靠,农业人口占部落总人口的比例下降,教师、医生、工程师、公职人员成为收入较高的行业。经济环境变迁使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以巴明村(Bamin)、塔江村(Tajang)、黑贾村为例,21世纪初这三个村落从事商业与服务业的人口就分别占到村落总人口的31.48%、43.9%和24%。
宗教信仰
20世纪后半期起,以基督教为主的外来宗教在阿帕塔尼部落传播迅速,阿帕塔尼人的宗教信仰发生了深刻变迁。1978年海门道夫发现“仅有很少的阿帕塔尼人转信了基督教”。2003年,阿帕塔尼村落边缘地带出现了两个小教堂(一座是罗马天主教、另一座是浸礼会)。2004年,阿帕塔尼一个村落附近新建了一所基督教学院。2008年初,阿帕塔尼山谷共有9座教堂,多所基督教教会学校。宗教变迁成为社会分化与冲突的导火线。2004年,一种用罗马体阿帕塔尼文书写、使用有光纸印刷并附有很多鲜艳图片的基督教宣传册因其将本土宗教文化贬低为“偶像崇拜”和“黑色艺术”,在全山谷散发后被反对者大量烧掉。2005年,一个阿帕塔尼当地社团建议出台规定禁止在拉旁和纳谷旁边300米以内唱基督教颂歌。印度教方面,1962年之后印度在当地增加驻军,阿帕塔尼山谷出现了一座小型印度教寺庙和一座锡克教礼拜场所。1988年,第一座较大的印度教寺庙开始向公众开放。2001年又建了两座印度教寺庙。当地人将基督教的传播形容为“熊熊野火”,将印度教的传播描述为“缓慢燃烧”。阿帕塔尼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包容共存与彼此竞争的基本格局。
参考资料
珞巴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