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
第1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英文名:Olympic Games Melbourne 1956),是第1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除马术比赛外,于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共有来自72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团、总计3314名运动员参赛,主会场是墨尔本板球场。马术比赛于1956年6月在瑞士斯德哥尔摩举行。
墨尔本奥运会是奥运历史上首届于大洋洲举行的奥运会。由于澳大利亚卫生检疫法对于国外马匹进入许可的规定极为严苛,以致马术比赛只得在瑞士的斯德哥尔摩开展,因此该届奥运会成为奥运史上唯一分在两个大洲举办的奥运会。当时,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布伦戴奇准许台湾参与该届奥运会,中国在抗议未获成效的情况下,无奈宣布不参加墨尔本奥运会,随后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系被迫中断时长多达21年。与此同时,苏联出兵匈牙利引发众多西方国家的抗议,其中西班牙、瑞士和荷兰退出了奥运会;并且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因抗议法英干预苏伊士运河,也拒绝参加此届奥运会,故而墨尔本奥运会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遭到抵制的奥运会。
墨尔本奥运会共设置17个大项145个小项。苏联代表团首次以37金、29银、32铜共98枚奖牌位居奖牌榜首位,美国位居第二,东道主澳大利亚排名第三。
筹办
申办过程
1949年4月28日,在罗马举行的第43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墨尔本以1票优势力压布宜诺斯艾利斯赢得了195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申请承办这届奥运会的有10个城市,除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外,其余全属美洲,即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加拿大蒙特利尔以及美国的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旧金山费城芝加哥
费用支出
据媒体报道,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总花费为540万英镑。
场馆建设
当时,墨尔本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运动场,为迎接该届奥运会,墨尔本市决定耗资25万英镑扩建一座原来供板球和澳式橄榄球使用的球场为主会场,另耗资125万英镑修建包括游泳馆田径场、自行车赛场和曲棍球场的奥林匹克公园,耗资2万英镑修建奥运村,而其他项目则在现有的场馆中举行。
圣火传递
火炬传递
墨尔本奥运会火炬传递设有两条路线。出于避免疾病传染的考虑,澳大利亚拒绝了由骑手骑马传递火炬的计划,于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不得不将骑马传递圣火的路线改道斯德哥尔摩。因此这次奥运会不仅将圣火传递到了澳大利亚,也将圣火传到了瑞典。圣火途经丹麦抵达瑞典,总计有 330 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活动,其中约 160 名为骑手。
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军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82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背后故事
1936年柏林奥运会起,奥运会圣火的采集仪式均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现场由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从而开启奥运圣火的传递之旅。由于希腊是一个阳光充沛的国家,因此在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举行当日,基本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但在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在举行圣火采集仪式时,当天皆因阴天未能取得火种,无奈只能用提前一天彩排仪式获取到的火种替代。希腊奥委会新闻部主任帕帕赫里斯多说,这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不走运,都被澳大利亚人赶上了。
开闭幕式
开幕式
第16届奥运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可容纳10.4万人的墨尔本主体育场正式开幕。宣布盛会开幕的是澳总督爱丁堡公爵。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首次利用飞机传递,行程共约2万多公里。在开幕式上,由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克拉克(Ron Clarke)点燃了奥运圣火。克拉克曾17次创多项长跑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会中仅获1964年(第18届)10000米赛1枚铜牌,被称为克拉克现象。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田径运动员约翰-兰迪。
闭幕式
本届奥运会的闭幕式有所创新。当时大部分比赛完毕的代表团都已先行回国,余下的选手不多。为使闭幕式进行得紧凑而热烈,澳籍华裔选手文强森(Johnlan Wing)建议:运动员入场打破国家顺序,相互混杂不分国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对此先是不同意,但最后面对现实,还是表示认可,但前提是至少要有400人参加。闭幕式那天晚上,留下来的选手全部参加,结果闭幕式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温馨感人。这种革新,打破了国际间的生疏,象征着人类的合作与和平,为大众热烈接受,从世界各地来的运动员携手游行,成为本届奥运会闭幕式的最大特色,也为日后其他各届奥运会所仿效。
参赛规模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共有72个国家及地区,总计3314名运动员参赛。本届奥运会前,由于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准许台湾参与该届奥运会,中国在抗议未获成效的情况下,无奈宣布不参加墨尔本奥运会。此外,苏联出兵匈牙利引发众多西方国家的抗议,其中西班牙瑞士荷兰退出了奥运会;并且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因抗议法英干预苏伊士运河,也拒绝参加此届奥运会。另外,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次组成了以德国联队冠名的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奥运。
项目设置
比赛场馆
赛事进程
田径比赛只有男女各两项打破了世界纪录。苏联运动员库茨夺得5000米和10000米两项冠军,是苏联第一个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选手。其他田径项目金牌大部分由美国夺得。
游泳比赛中澳大利亚夺得8枚金牌。本届奥运会游泳比赛蝶泳首次从蛙泳中分出;匈牙利蝉联水球比赛冠军。在跳水赛中,美国女将帕特-麦考密克重演了四年前在赫尔辛基奥运会包揽两枚金牌的好戏。
美国篮球队保持了自1936年以来的不败纪录。在一代篮球巨星比尔-拉塞尔和J.C琼斯的率领下,他们在各场比赛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每场均能以至少30分的差距击败对手,总得分数比失分数多了一倍。
水球半决赛,匈牙利水球运动员埃尔文-扎多尔爬出泳池时满脸是血,当时匈牙利队和苏联队在水球比赛中大打出手。最终,匈牙利队夺得水球冠军,南斯拉夫和苏联队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本届奥运会在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比赛中共破56项奥运会纪录,其中16项为世界纪录。苏联获37枚金牌,超过美国5枚,首次在金牌和非正式团体总分上均高于美国。此外,苏联还获银牌29枚、铜牌32枚。美国第二,奖牌数依次为32、25、17枚。澳大利亚列第三,奖牌数依次为13、8、14。
奖牌榜
(注:统计获得1枚以上金牌的代表团)
赛事文化
奖牌
由于第16届夏季奥运会墨尔本和斯德哥尔摩两个地方举行,所以奖牌的设计也不一样。墨尔本的奖牌依然保留了传统样式,只是更改了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和时间:MELBOURNE1956(墨尔本,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的运动员有专门制作的奖牌。奖牌的正面是一名身披战袍坐在马上的骑士。沿着奖牌边缘排列着“第16届奥运会马术比赛斯德哥尔摩,1956年”的瑞典文。奖牌的背面以希腊文“奥林匹克”为背景,表现的是火炬和奥运五环,边缘上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瑞典文。奖牌由约翰·斯奥斯沃德设计。
奥运会徽
会徽由澳大利亚地图、火炬和奥运会五环组成,下半部分刻有“墨尔本 1956”字样,两边用月桂树枝延伸。
奥运海报
该邀请函采用三折形式。第一页为奥运五环,第三页背景为墨尔本市徽。该邀请函共印制了 35,000 份,有两种不同规格(100 x 63.5 厘米和 50 x 32 厘米)。
奥运火炬
该届奥运会火炬尺寸,长40.6cm,口径14.2cm。火炬头部呈杯状,下方印有“第16届奥运会” “墨尔本” “1956”等字样,并刻有镂空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趣闻轶事
乐极生悲丢失奖牌
在第16届奥运会双桨无舵手赛艇决赛中,苏联选手伊万诺夫摘得金牌。走下领奖台后,他随即把金牌抛向空中,以此抒发自己激动的心境。他每抛一次,观众席便传来一阵欢呼。然而,由于用力过猛,金牌掉进了湖水里。其后,他的教练和队友潜入水底搜寻,最终也没能找回那枚金牌。最后,国际奥委会决定仿制一枚金牌颁发给他。
一张入场券换来的金牌
美国19岁选手杜马,由于在奥运会前的选拔赛上成绩并不突出,因此未受到美国队教练的重视。在奥运比赛前,他竟然找不到领队和教练,甚至无法进入比赛现场。于是,他只能通过购买门票的方式进入赛场。入场后,他发现跳高比赛就要开始了,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就投入了比赛。最后竟以2.1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奥运会成“红娘”
美国链球选手哈罗德-科诺利在本届奥运会上可谓双丰收,他不但赢得链球金牌,同时也赢得了女子铁饼冠军奥尔加-菲科托娃的芳心。在奥运会期间,科诺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选手菲科托娃的恋情成为媒体瞩目的焦点之一。最终他俩在本届奥运会上定下良缘并互赠结婚戒指。之后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婚礼,有将近四万多人出席婚礼为新人祝福。
举重新规则
在举重比赛中,首次使用了在两名队员举起同样重量的情况下,以体重较轻者为胜的排定名次方式。美国运动员保罗·安德森首先成为这一规则的受益者。在男子重量级比赛中,他和阿根廷运动员温贝托-塞尔维蒂都举起了500千克的重量,但体重为137.9千克的安德森因体重轻于塞尔维蒂(143.5千克)而获得了金牌,塞尔维蒂则只能获银牌。
风云人物
拉里莎·拉蒂尼娜
乌克兰体操运动员拉里莎·拉蒂尼娜保持着奥运会的几个重要纪录:她是唯一一个得到18枚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她是4个得到9枚奥运会金牌的选手之一;她是唯一一个在个人项目上得到14枚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她还是3名在同一个夏季奥运会会项目上获得3次冠军的女选手之一。
1956年,21岁的拉蒂尼娜取代克莱蒂成为女子全能的冠军,并且获得了跳马金牌和自由操的金牌,高低杠银牌以及平衡木的第四名。此外拉蒂尼娜还帮助苏联队获得了女子团体的冠军,并在后来取消的简易器械团体比赛中获得铜牌。1960年罗马奥运会,拉蒂尼娜卫冕了全能冠军和团体冠军,获得了第二枚自由操金牌,在平衡木和高低杠上得到银牌,跳马获得第三。1964年东京奥运会,拉蒂尼娜再次获得团体冠军,个人全能获得第二,自由体操连续三届获得金牌,跳马得到银牌,平衡木和高低杠得到铜牌。
在拉蒂尼娜的奥运会生涯中,她参加的三届奥运会,每届都得到了6枚奖牌,退役后,拉蒂尼娜在1967年-1977年成为前苏联队的教练。
保罗·艾尔夫斯特罗姆
丹麦的保罗·艾尔夫斯特罗姆是奥运会历史上连续4次获得同一个人项目金牌的3位运动员之一。他也是奥运历史上参加了8届或8届以上奥运会的4位运动员之一。
艾尔夫斯特罗姆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赢得了飞火级的金牌,之后的奥运会这个级别发展成芬兰人级,艾尔夫斯特罗姆在1952年、1956年和1960年又三次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1964年艾尔夫斯特罗姆成为丹麦队的替补选手,之后他在1968年和1972年又两次参加了奥运会,不过没有得到奖牌,其中1968年他获得了星级比赛的第4名。
1984年艾尔夫斯特罗姆重新回到了奥运会比赛中,他在1984年和1988年两次与他的女儿特里尼搭档参加比赛,从而组成了史上绝无仅有的父女组合,他们是1983年和1984年欧锦赛的冠军;在1984年奥运会上,他们获得了这个项目的第4名。
艾尔夫斯特罗姆同时还有13枚世界锦标赛的金牌,这些金牌来自7个不同的级别,他还是4个参加奥运会的时间跨度在40年以上的人之一。
争议事件
中国退出奥运会
195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届全会上,以23票对21票通过决议,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但是,1952年当选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却在未经任何讨论的情况下,将中国台湾的体育组织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继续列入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之中。中国在此后的国际奥委会一系列有关会议上,一再对此提出抗议,要求取消对所谓台湾“奥运会”组织的承认。1956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参加墨尔本奥运会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为了使台湾运动员也能参加这次盛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参加第16届奥运会筹备委员会于9月1日邀请台湾运动员到北京参加选拔赛。10月2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组成,整装待发。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黄中和国际奥委会委员董守义作为先遣人员于11月4日到达墨尔本。但是,国际奥委会在邀请中国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同时,也邀请中国台湾以所谓“中华民国”的名义参加。为了新中国的尊严,同年11月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发表声明:由于国际奥委会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坚持邀请台湾单独派遣运动员参加第16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之前,不能参加本届奥运会。在1956年奥运会前举行的第52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董守义多次申明中国奥委会的立场,抗议图谋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但在布伦戴奇的把持下,国际奥委会仍然坚持其错误立场。在抗议无效后,中国被迫宣布不参加墨尔本奥运会。从1958年起,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正常联系被迫中断长达21年之久。
马术比赛异国举行
与历届奥运会不同之处还有,马术比赛在另一大洲斯德哥尔摩提前进行。这是因为在1951年国际奥委会维也纳年会时,墨尔本突然提出,它不能在本届奥运会中列入按规定必须举行的马术项目。因为按照澳大利亚的法律,牲口入境后,必须经过6个月的隔离检疫,而马术比赛的马都是骑手自己携带并经常训练的马匹,实行6个月隔离检疫,将使训练中断,无法参赛。后来,在国际奥委会与澳大利亚政府就马匹入境问题谈判失败后,决定马术比赛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其余项目按原计划不变。因此,本届奥运会实际上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惟一的一次。
东西德组合参赛
1956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的第16届现代奥运会上,前东德、西德联合组团参赛。双方运动员举着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为团歌,携手进入开幕式会场。
多国弃赛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入侵埃及西奈半岛。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因抗议此项行动,拒绝参加此届奥运会。11月4日,苏联军队入侵匈牙利布达佩斯,以平息该国的政治起义;引发众多西方国家的抗议,其中西班牙瑞士荷兰退出了奥运会。
水球打架
在一场循环赛中,苏联队迎战了水球强队匈牙利队。两国运动员毫不犹豫地打破了水球的所有规则和礼仪。比赛期间,水面有好几个地方都变成了血红色,几名球员因为流血不得不被人扶上岸。匈牙利队以 4-0 的比分获胜。
目录
概述
筹办
申办过程
费用支出
场馆建设
圣火传递
火炬传递
背后故事
开闭幕式
开幕式
闭幕式
参赛规模
项目设置
比赛场馆
赛事进程
奖牌榜
赛事文化
奖牌
奥运会徽
奥运海报
奥运火炬
趣闻轶事
乐极生悲丢失奖牌
一张入场券换来的金牌
奥运会成“红娘”
举重新规则
风云人物
拉里莎·拉蒂尼娜
保罗·艾尔夫斯特罗姆
争议事件
中国退出奥运会
马术比赛异国举行
东西德组合参赛
多国弃赛
水球打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