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1813年8月19日-1876),字仲宣,号棣华,谥勤惠,安徽盱眙(今安徽
明光市三界镇)人,晚清政治人物,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年)以
举人大挑一等授
淮安府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令。在任期间,勤于政事,为政三年境内大治。
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淮安府清河县令。咸丰三年(1853年)初,回任清河县令,时值
太平军、
捻军风起云涌,反清杀官、声振
中原地区,清廷摇摇欲坠。吴棠带兵征战于
淮海地区之间,徒以忠义号召,会同乡绅
鲁一同招集乡勇,不数月间,会者数万人,合力防御,声威大振。因守城有功,政绩卓著,旋授
徐海道员(四品官)。1871年署成都将军。著有《望三益斋诗文钞》《望三益斋存稿》。
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因病奏请开缺。二年正月奉上谕准其开缺。三月回籍。闰五月二十九日(1876年7月20日)病逝于安徽滁县(今
滁州市)西大街吴公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吴棠,嘉庆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813年8月19日)出生于
明光市(原属安徽省盱眙县)
三界镇老三界村一个平民家庭。相传少时“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
道光十五年(1830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举人
大挑一等授
淮安府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令。在任期间,勤于政事,常改装出行,访贫问苦,以礼化民,以文治县,亲治匪患和水患,为政三年境内大治。
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淮安府清河县令,在任严禁
胥吏苛派、严禁赌博、严禁贼盗。咸丰二年(1852年)
邳州市大水,岁荒盗炽,上调吴棠署邳州
知州,施行“首恶必惩,协从解散”的政策,亲率壮丁,按名捕拿,并亲勘灾情,兴修水利,赈灾济民,收养弃婴。在郯交界处,率勇击退
山东省捻众,地方暂靖,邳民称颂。
镇压起义
咸丰二年,邳州大水,岁荒盗炽,由于吴棠在
清河县知县任上严禁胥吏苛派,严禁赌博,严治盗贼,政绩称最,因此清廷委派吴棠署邳州知州。吴棠认为盗亦赤子,积恶者必锄,协从者宜解散也。履任后,亲率壮丁,按名指获,置诸法。设局倡恤,收养弃婴两千余名。深受士民称道。此外,吴棠还多次微服私访,查勘民情,积极倡导捐赠,赈灾济民,整饬吏员,严肃官场,禁止赌博,兴修水利,勤政爱民,访利病,训诲愚蒙,循循然如父兄之诏子弟,不事操切,而民自化。及其诛锄强暴,则又执法极严,不事姑息,一时治行称最,舆论然。又亲自带乡勇在郯(
郯城县)、沐(沐阳)交界高塘沟击走进攻
邳州市的
山东省捻众,“擒斩数百人”。地方赖以安宁,益得上司赏识。
王茂荫疏荐人才折中提到
江苏省知州吴棠“捕盗认真,士民称颂”一事即指此事。
咸丰三年(1853年)初,吴棠又回任清河县令,时值
太平军、
捻军风起云涌,反清杀官、声振
中原地区,清廷摇摇欲坠。吴棠带兵征战于
淮海地区之间。时太平军攻占
扬州市,遂有屠城之难,消息传来,淮人纷纷迁移。一时贵者叹于室、富者犹于门、贫而强者喜于道。吴棠诓称:清廷大军将至,淮派员接应,人心稍安,迁者多返。吴棠在地无城郭、手无兵柄情况下,徒以忠义号召,会同乡绅
鲁一同招集乡勇,倡办团练,申明纪律,乡镇立七十二局,不数月间,会者数万人,首尾相联,合力防御,声威大振。
咸丰十年(1860年)
捻军李大喜、
张宗禹率部二万余众,攻克
清河县淮安市(今淮安市区),击毙淮扬道吴葆晋,副将舒祥等,河督庚长等逃往淮安府城。吴棠临危不惧,招集乡勇,驻军瓦砾上,亲自在清江浦北圩上督战,终击退捻军。吴棠因守城有功,政绩卓著,于当年补
徐海道,旋授徐海道员(四品官)。
咸丰十一年(1861年)
江宁区布政使(
从二品官),代理
漕运总署。
同治三年(1864年)署
江苏巡抚,次年署理
两广总督,皆因江淮未请留而不果行,仍留在漕督原任,后曾短暂署理
两江总督。
四川总督
同治五年(1866年)调任
闽浙总督(
正二品)(加都察院右
都御史、
兵部尚书衔)。时
左宗棠兴办的
福州船政局刚刚起步,吴棠却认为:“船政未必成,虽成亦何益?”任内力反前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在船政事务上的作为,借故参劾船政局的要员
周开锡、
叶文澜、
李庆霖等人,使船政局人人自危,受到左宗棠和船政大臣
沈葆桢的批驳。
同治六年(1867年),调任四川总督,任内协助临省
贵州省平定苗民起义。
同治八年(1869年),
云贵总督刘岳昭弹劾吴棠赴
四川省任时,其仆从向属员索取馈赠,
言官也弹劾
道员钟峻等人“招摇包揽”,清廷命时任
湖广总督李鸿章前往查察,李鸿章覆奏称吴棠被诬告,遂免追究。
同治十年(1871年)署
成都将军,奏请拨捐输银二十万两赈济饥民。
同治十三年(1874年),
云南省、贵州军事告竣,吴棠因协饷有功受到嘉奖。又平定
灌县古城的民间武装势力。对于当时的捐官问题,他上奏指出:四川捐官之风很盛,为捐官不惜借高利贷;这样的捐官者,纵使有才,也难免不因还债压力而危及民生。他请求“变通部议”,从满足历练较久等条件的属员中选用人才,澄清吏治。
病逝原籍
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因病奏请开缺。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奉上谕准其开缺;三月回籍;闰五月二十九日(1876年7月20日)病逝于安徽滁县(今
滁州市)西大街吴公馆。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吴与滁州
咸丰六年(1856年),吴棠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恰逢太平天国攻打滁州,他便“在籍办练”(团练)。事后在滁州及附近各县百姓中留下声名。
一、保卫滁州激战沙河集
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吴棠会各练勇于张八岭,准备进攻沙河集。当时,“无械无饷之孤军,徒以忠义激励乡团杀贼”。初八日,清河军士张一鹏、文汉升率领的练丁数千,
按察使张光弟增派的水勇三百名,在吴棠的率领下,与
太平军李秀成部战于
滁州市北门外。“张一鹏、文汉升、李贯、
马芝等奋勇杀敌,双方均伤亡数百人。吴棠见练勇伤亡严重,“屡欲以身殉,吴炳祺率众奋勇争前,拥之骑夺路乃免。”这是场恶战,事过二十四年,光绪八年(1882年),已是
扬州市知府的吴炳仁(吴棠侄)仍记忆犹新,曾写诗一首:
此地曾经作战场,驱车重过易神伤。
酸心旧部留荒冢,表义丰碑倚夕阳。
——《过黄泥岗》
诗中所说的表义丰碑,是指
同治四年(1865年)吴棠在滁州所建的忠义祠。咸丰皇帝光绪《滁州志》收录了吴棠“因洒泪而为之记铭”的《滁州新建忠义祠碑铭》,该铭记述了沙河集之战的惨烈,“既悲相从患难之无人,又感吾乡风俗好义,能杀贼以卫乡里,凛凛乎有生气焉”。光绪《滁州志》还收录了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十四日吴棠给朝廷的奏折,要求给死难者表旌抚恤。“十月二十六日准,兵部火票递回原片”,“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文汉升等均著交部,照千总阵亡例,从优议恤。钦此。”
李兆寿又叫
李昭寿,原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将领(一说是
捻军的将领)。
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初一,他带领二千人由金陵渡江进驻滁州城。不久,他在清流关投降了清军将领
瓜尔佳·胜保。胜保奏请朝廷,赏给他花三品衔,所部改编为豫胜营,赐名李世忠。李世忠抓乡民增挖两道护城沟,昼夜催逼,非打即骂,又“纵兵四掠乡民粮食,村舍全烧,严冬之际,无食无居,民皆冻饿以死,盱、定、滁、来四界之内,白骨遍地,蒿莱成林,绝无人烟者四载有余。”(光绪《滁州志》)
琅琊寺、
醉翁亭、州衙都被烧毁。吴棠“慨念故乡久为灰烬,凋敝已极”。遂“密陈
皖北隐患、
淮北市盐务疲敝悉由
李昭寿盘剥把持,其勇队在怀寿一方盘踞六年,焚掠甚于盗贼,苗(
苗沛霖)平而淮北粗安,李存而
淮南市仍困,请早为之计。”(《
清史稿》吴棠传)朝廷采纳了吴棠的意见,诏会
僧格林沁等筹办,设法革除。迫使李世忠于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将所部豫胜营遣散,退出
滁州市。
三、安定滁州关心民生疾苦
吴棠派侄子吴炳麒带兵驰往滁州驻防。为防止李世忠部在退出滁州时骚扰市民,叔侄俩周密策划,封闭东、西、北三面城门,只允许该军从南门撤出。至时,城内秩序井然,避免了象其他地区乱军退出时的纷乱。吴棠并严令士兵:“虽一草一木勿扰吾乡,能卫乡里即所以报国家也。”(汪雨相《嘉山县志》)从此,滁州结束了战乱,各界人士纷纷回归,恢复了战乱前的安定。
当年十二月,吴棠会同
曾国藩合词具奏,向清廷呈交了《豁免皖南钱漕折》,请求豁免凤阳、滁州、全椒、来安、盱眙、天长、定远、五河等三十余州县自咸丰十年(1860年)以来历年积欠的钱粮杂税,奏请获准,给战乱后的滁州人民休生养息提供了物质条件。
吴棠又捐银四百七十两,在滁购置房屋数十间,作为教育所用。后
薛时雨重建
醉翁亭、重修丰乐亭,吴棠也是倡议、捐助者之一。薛时雨在《重建醉翁亭记碑》中曾提及此事。
天子知名
关于吴棠的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便是
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中一个故事。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
湖南省道员刘某谢世,其子扶棺回籍。丧船抵达
清河县(今江苏淮阴)地界时,派人上岸向刘父故交、清河县令吴棠报信。吴棠得信后,立即派人捎带三百两白银,去船上送给刘某的儿子。
仆役来到河边,看见一艘丧船停在那儿,上前一问,果是某道员之灵,便呈上三百两白银作为祭礼。船上的姐妹两人,接过银钱,千恩万谢。但此船的灵主是安徽皖南道惠征。他的两个女儿也是扶柩还乡,船停在清河码头。且川资不够,正处困顿之中。
吴棠听了仆役禀报,觉得很不对劲,便派人再去打听,原来码头上停着两艘丧船,仆役送错了地方。但送出去的祭礼又不好要回来,吴棠干脆来个将错就错,送个顺水人情算了。于是,他第二天又封了三百两银子,亲自送到刘某船上。祭拜之后,再到另一艘丧船上,祭拜惠征。
两个少女见到素昧平生的吴县令如此仗义,顿时,感激涕零。姐姐对妹妹说:“千万要记住咱们的恩人,他日若能富贵,一定报答这个贤良的人!”并将吴的名帖珍藏在妆盒中。
这位姐姐后来被选入宫,成为
爱新觉罗·奕詝的贵妃。咸丰死后,即为垂帘听政,集中国
军政大权于一身的
慈禧。于是,吴棠官运亨通,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在几年内数次被破格提拔,先后出任
两广总督、
闽浙总督、四川总督。
当然,这只是传说,吴棠的官运亨通,凭借的是他个人出色的才能。吴棠在任知县时,就以勤政化民,治水赈灾,亲剿捻患,政声卓著,波及朝野。早在
咸丰初年
河道总督杨以增就因吴棠在桃源、
邳州市、清河任上治河有功,特别是整治丰口漫堤一事,多次上书朝廷保荐;同时,户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
王茂荫亦上疏举荐吴棠,获得咸丰帝全面赞同,咸丰帝降旨河督杨以增察看。后杨又上书赞扬吴棠勤政为民之实才,使“天子知其名”,开升迁之坦途。
才能非凡
吴棠在任
漕运总督时,为保
清河县人民生命财产及衙署大小官员的安全,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为防御
捻军再来,吴棠于
同治二年奏准朝廷,得以拆用河湖堤砖石,筑清河县城于
里运河南岸。
清江城开工于同治三年春,翌年秋竣工。城周长一千二百七十三丈六尺五寸,高一丈八尺,
杉木梅花桩基础,椿顶满砌,全部用糯米汁灌嵌,十分坚固。四城门上均砌有砖木结构枪楼,四楼皆入嵌一额,东门署“安澜门”、西门署“登稼门”、南门署“迎薰门”、北门署“拱宸门”,筑城经费耗银十二万两。
清江城筑成后防御功能增强,人民安居乐业,并非吴棠私自所为。在他倡导下,
清河县周边各乡镇、村寨先后皆筑圩寨,
同治六年“
捻军”再度来时,皆不得逞,可见此城圩之功效也。
由于
黄河北徙,改道
山东省。此时,河督功能降低,无河可治,清廷于咸丰十一年裁汰河道总督署,立漕运总督署,实授吴棠为漕运总督(俗称漕帅),辖二十四河标营,拥兵数十万。
吴棠认为,黄河北徙,拆高堰石堤无大碍,不料招致很多人反对,亦有同僚多次弹劾上告,状告吴棠“拆堰制灾,圈城卖地”。谁知吴棠没有被告倒,官越告越大,这也是
中原地区官员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特例。
同治二年,吴棠下令拆武家墩以北石工,修筑清江城,并筑清江里运河南北土圩,上置炮台多座,以防
捻军。又建崇实书院,建文庙大成殿,置义学四所。四年调
两广总督,未赴任,忍留槽督原任,筹划恢复运河槽运,以小粮船岁运四万余担。
黄河北徙后,裁汰河道吏员和河营标兵,改修防为操防,并改隶
淮扬镇总兵。黄河、运河和
洪泽湖等滩地涸出,试行屯田,“划予各兵督耕充饷,以自然之利,养有用之兵。”
抄手总督
1868年,四川总督吴棠,携一班
昆曲科生——“舒颐班”入川。吴棠入川,恰逢
四川省的安乐之年。前任总督
骆秉章剿匪肃贪,
四民乐业,吏治
清明节。吴棠自谓才识难比骆公,凡事墨守陈规,不作更改。清末周询《蜀海丛谈》中记载的吴棠,把自己定义为风宪官,“一省政权,应出自藩、两司,总督监察于上,有误者纠正之,贪劣不职参劾之,不必事事过问也。以故节署机务清简,日惟从容坐镇。”就是说:“我高高在上,监察百官、纠劾不法就可以了。
承宣布政使、臬司主管一省政权,我不必事事过问。”这样当
总督,当然很闲,有大把时间玩。用四川话来说,他就是“抄手总督”。故,吴棠时常召舒颐班到官署演剧。他妙解音律,还喜欢在官署内的习静园与同有爱好的幕友,吹笛谱曲玩音乐。
昆曲之中,吴棠尤爱《桃花扇》。
可惜,川人不谙
吴语,久而生厌。1911年后,舒颐班因难以为继而解体星散,名角周辅臣、苏一凤改搭川班。风雅川督吴棠,引一段梨园佳话,却留一段残败苍凉。
史籍记载
《淮阴市志》记载
在《淮阴市志》中这样写他的传:“自幼学习勤奋,‘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月光照之下。’
举人出身。历任桃源、清河两县知县、
邳州市知州。
桃源县俗号强悍,过去主政者,‘率以猛,棠独以宽’。经常到乡间巡行,警恶怜贫,‘三年大治’。调
清河县,处理县界纠纷甚力。邳州多盗,调任邳州知州,‘擒斩数百人。’聘名士鲁一同修《邳州志》。清咸丰三年(1853年),
太平军攻占南京、
扬州市,
淮上区戒严,又调回清河县。到任后,‘招集民勇,申明纪律,乡镇立七十二局,练勇数万,首尾联络’。并传檄风、颖、庐、泗、滁、宿、徐、海各府州县,共同防御”。我们不难看出吴棠出生在贫寒家庭,由于他的勤奋,他的奋斗,在社会上不断提升,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
《淮阴市志》还写道:“
咸丰十年,捻军功克
苏北重镇清江浦后,才命吴棠署
淮海地区道。旋授淮徐道,帮办江北团练,‘修寨保民,贼数至,不为害’。十一年任江宁布政使兼署
漕运总督,督办江北粮台。
同治二年(1863年)实授漕运总督,次年署
江苏巡抚。其间,拆武家墩以北石工,修筑清江城,并筑清江里运河南北土圩,上置炮台多座,以防
捻军。又创建崇实书院,建文庙大成殿,置义学四所。四年调署两广总督,未赴任,仍留漕督原任,筹划恢复运河
漕运,以小粮船岁运四万余石。
黄河北徙后,裁河道吏员和河标营兵,改修防为操防,并改隶
淮扬镇总兵。黄河、运河和
洪泽湖等滩地涸出,试行屯田,‘划予各兵督耕充饷,以自然之利,养有用之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吴棠为漕运及
苏北人民作出的贡献。“
同治五年调任
闽浙总督,次年调任四川总督,镇压川黔边境苗民起义。十年署成都将军。在任拨捐输银赈济灾民,疏呈捐输之弊,要求清政府‘讲求吏治,尤当于序补之先’。光绪元年(1875年)因病乞归,其时已于多年前在滁州城南谯北路建造住宅,称之南公馆。归后不足一月,病卒于
滁州市。谥‘勤惠’。并于建祠祭祀”。葬于滁州沙河集
东圩村龙山。可见吴棠的一生,是勤政为民的。他实心任事,尊师重教,清正廉洁,后人将永远怀念他。
《清史稿》记载:《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五·列传二百十二》
后世纪念
人物建筑
吴棠世居
明光市(原属
盱眙县)老三界。
咸丰八年(1858年),李兆寿至老三界,焚烧民房数百家,吴氏家族数百人仓皇出逃,依附吴棠,转徙清淮等地。吴棠哀叹“飘零我是无家客。问故巢,而今安在,劫灰凄恻。”
吴炳仁也曾有诗记载在
淮安市时的困境:
芦屋同居数十人,一盂麦饭派来均。
更挑野菜和根煮,惊恐忧劳度一春。
由此可知三界的吴氏老屋已不存在。
同治三年(1864年),李兆寿交出滁、定、盱等地,吴棠在三界建造新宅,后因“后裔寓滁”在滁城另建新居。(
汪雨相《
嘉山县志》)可以确认的吴棠曾经居住过的有三处:
1、西公馆与约园:西公馆位于滁城西大街75号,共有七进。门匾上书“瞻丰草堂”,潘慰祖(江蘇淮安人,工书法篆刻)书。
吴炳仁曾有诗作:“饥驱载困名场,负我瞻丰旧草堂”。1937年,西公馆被
日寇烧毁一部分,其余的于1995年拆迁。吴棠侄玄孙女吴绍坪等曾于1993年在故居前合影留念。现
匾额和遗留的石鼓等保存在吴棠侄玄孙吴绍宪处。约园是吴家的花园,地点在三古堆,吴炳仁《约园存稿》曾记载“我有约园丰
山麓”,并小注“予有约园在滁城西隅”。现已淹入
城西水库,据说干旱的时候还能露出来。
2、南公馆:位于南谯北路(中心街)64—72号。古称中心桥街,位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南公馆东面临街,西至金刚巷,北至盐局巷,南至人民电影院(含本身),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群。吴炳经的曾外孙王立仁90多岁了,对吴棠故居非常熟悉。他说,吴棠的房子叫南公馆,在人民电影院那一片,房子很高大,很漂亮。中心街是东西向,为了房子门朝南,沿中心街做了一道木栅栏,进栅栏是一个大院子,沿院子北侧开了一个大门,后面是上房,还有很多房子。有一百多间。南公馆的老太太(吴炳采之妻)是我们王家的姑娘,我妈妈吴汝琨(吴炳经的孙女)嫁到王家来,我妹妹王德华又嫁到吴家去(夫吴棠侄玄孙吴绍赣)。我们是亲上加亲。因而,小时候经常到南公馆去玩。
吴棠于
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病奏请开缺,朝廷不允,给假两月调养。时过两年,病已渐重,于1875年复请开缺,乃获准允。过去建筑周期长,
滁州市新宅上百间房子短期内不可能建好,依此推测南公馆当为吴棠准备告老退休之时在滁州修建,建筑年代当在1872年之前。
1937年抗战爆发,长孙吴公望等逃难去外地。南公馆大门口的院子被加顶盖成大礼堂,宁宗宪主编《中国戏曲志·安徽省卷·滁县地区分卷》记载:“1939年至1940年间,由日伪县长龚玺、区长孙光辉等在滁城商界摊派筹款而建成。原名‘荒兴大戏班(院)’,是为献媚
日本驻滁城宣抚班班长‘荒井喜七郎’而起的。”1950年4月,这里用作滁州军分区电影俱乐部。1952年,改为国营人民电影院,翻盖了放映大厅。拆去大门口的院子和客厅等前半部分的房子。1953年,新华书店进驻北面的部分房子,临街的房子改做门市部,后面作库房和职工宿舍,其余的几十间房子在50年代房改的时候充作公房。据
滁州市房产经营管理处提供的《滁县房改后房主分户情况登记表》记载:“房主姓名吴公望,住中心街72号坐东向西。1962年5月27日,吴公望出租72号房产两间给李树华,每月租金2.40元。”1972年和1985年,原宽4米的中心街两次拓宽至24米,拆除民房1万平方米。南公馆临街的房子被扩路拆除。90年代末期,临街的房子再次拆除改建成楼房,剩余的房子基本保持晚清的格局,除新华书店职工外,居住的都是收入较低的市民。
用作新华书店职工宿舍的部分保存较好。有东西正房三间,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小砖瓦。抬梁式五架梁,面阔十二米,进深七米。挂落雕花槅扇窗。还有南北厢房各两间,抬梁式三架梁,面阔两间六米,进深五米。2006年4月,已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面临街,西至金刚巷,北至盐局巷,南至人民电影院均为保护范围。
3、北公馆:在北大街25号,吴炳经所建。50年代仲家油坊迁入,已被改造的面目全非。
光绪二年(1876年)吴棠卒于滁城。
据吴氏族人相传,当日为防盗墓,一门出三棺,分葬三处。吴棠真墓在
南谯区沙河集的东圩村山许村民组龙山,(《滁州市志》、《滁州市文物志》)文革中被毁,尚留坟;
衣冠冢在
明光市老三界十字路东北角,已无存。
光绪帝和
慈禧都有祭文,并有“御制头品
顶戴原任四川总督吴棠碑文”,谥“勤惠”。
曾祖父吴连、祖父吴、父吴洹俱赠
光禄大夫。吴棠的几位夫人先后都赐封一品夫人。三子
吴炳和钦赐
举人、
刑部员外郎。并下旨吴棠事迹入国史馆(清史稿有“吴棠传”),在清河、三界等地建“勤惠公祠”。清河的“勤惠公祠”仍在,
淮安市拨款修缮,已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并新建“扁舟亭”和
漕运总督府。三界的故居为吴炳祥“徇乡人请援,允暂捐为吴勤惠公专祠”,(汪雨相《嘉山县志》)1932年嘉山县在老三界成立,县政府就设在勤惠公祠。2000年8月被拆除。
吴氏家族世居三界,离滁城不足百里,迁滁已过百年,自吴棠起都把滁城作为故乡。如他在《滁州新建忠义祠碑铭》中说:“既悲相从患难之无人,又感吾乡风俗好义,能杀贼以卫乡里,凛凛乎有生气焉。”正因为吴棠在滁城作退居之所,故光绪《滁州志》把他作为“流寓”收入“列传”部分。
吴炳仁在“喜舍弟吉甫(炳祥)自蜀南旋应试毕住滁待榜”一诗中也写道:“滩经滟愁奔浪,山绕滁阳见故乡。”
子孙后代
吴氏孝敬堂的辈份至吴棠已是十二代,从吴棠的祖父吴钅才起,辈份谱为“金水木火土”为偏旁的字。吴棠又拟十二字为“后之命名者庶有所依”。即“克绍
至德继祖扬芳诗书世守福寿延长。”吴氏族谱有《原籍商山族谱》、吴棠于
同治十三年重修的《盱眙吴氏族谱》、《皇帝封赠命圣旨》、《清河移建崇实书院记》等四册,保存在洛阳吴检的
五代十国孙吴至海处。吴棠侄玄孙吴绍赣和吴绍坪于近年所补修吴氏族谱一册,已由吴绍坪自费印刷。
现居
滁州市的吴棠嫡裔可以确认的有吴绍彬一家。吴检有子四,次子炳仁有子十一,吴绍珑等后人比较多。还有吴炳经的曾孙吴绍华等族人。
人物评价
吴棠服官三十余年,历
封疆大吏16年,是皖东清史上的封疆大臣,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人,中国
漕运史上集权
总督,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
直隶总督李鸿章、
两江总督曾国藩、
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
在晚清的官场里,吴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旧派。其前半生可圈可点,战
捻军、理漕运,锄强扶弱,体恤民情,是一员能吏,也是一员廉吏。但在闽浙任上,吴棠阻挠
福州船政局的发展,暴露了自己守旧的一面。
特别是吴棠入川之时,已是迟暮之年,督川七年,建树甚少。只有创建尊经书院,稍显一点政绩。《清代四川财政史料》指出,吴棠制军督蜀,一切委署,多系人情,贿赂公行,请托无忌。藩库银两接连两次被盗,省垣重犯,白昼抢夺。儿童走卒,传为笑话,同省官绅百姓,莫不曰“两司木偶人也”。
吴棠不仅是位能力非凡的漕运总督,也是晚清时非常有名的清廉吏。
钱振伦:“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
文彬《清淮、徐州奏建专祠疏》:“奏为已故督臣功德在民,谨胪陈事实,吁恳天恩,宣付史馆,并准建专祠,恭摺仰祈对鉴事。窃照原任四川总督吴棠在籍病故。渥蒙赐恤予溢,赏及后昆,饰终之典,至优极渥。该故督臣服官江北最久,勋绩昭著,妇孺咸知。闻其仰邀优恤,莫不奔走相告,钦感同声。于是淮安绅民前
刑部员外郎李宗晟等,
徐州市绅民分省补用道魏邦庆等,各来臣衙门,投递公呈,请将事实具奏。出自逾格鸿慈,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帝:“光绪三年四月初三日,奉上谕,文彬奏,已故
总督功德在民,请将事实宣付史馆并建专祠一折,原任四川总督吴棠业经赐恤予谥。兹据该漕督奏称,该故督前在江北,历任州县,以至
漕运总督,治行最著,舆论翕然。办团剿匪,亦多勋绩。著照所清,即将吴棠事实宣付史馆,并准于清淮、徐州各建专祠,以彰忠,该部知道,钦此。”
左宗棠:“又吴棠到任后,务求反臣所为,专听劣员怂。凡臣所进之人才,所用之将弁,无不纷纷求去;所筹之饷需,所练之水陆兵勇,窃拟为一日之备者,举不可复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