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店镇位于
庆云县城西4公里,隶属
山东省庆云县,与
乐陵市相邻。辖19个社区、4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2.86平方千米,27907人(2017),3.4万亩耕地。区划代码:371423104,长途区号:0534,邮政编码:253000,车牌号码:鲁N。
东辛店位于庆云县城西4公里。明永年二年,由
洪洞县迁来
刘姓定居。因街内槐树两行,街道成荫,因而得名“槐荫镇”。因乐陵城西有西辛店,与此相对而改称“东辛店”。旧时是乐陵四大镇店之一,
中国国民党时期是三区驻地。1941年,
日寇在此安设据点,1944年撤走。从1961年至今为公社(乡)驻地。原每逢农历一、六为集日,1978年改为四、九。2010年7月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撤销东辛店乡,设立东辛店镇。
东辛店镇与
乐陵市相邻,是
庆云县的"西大门"。辖49个行政村。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7万,耕地3.万亩,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马颊河穿境而过,省道315线纵贯东西,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现在合村并居后辖19个社区,4个行政村。全镇土地总面积43平方公里,2.8万人,3.4万亩耕地。基础设施完善,自然条件优越,素有“蔬菜之乡”的美誉,是庆云县的“枣园子”、“菜园子”和“花园子”,先后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全市信访‘三无’乡镇”等荣誉称号。2009年,全镇共完成税收615万元,其中,国税396万元,地税2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0元。2009年度全县经济工作综合考核中,列全县第六名,荣获
三等奖。发展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自身优势,通过招大培强新兴产业、进档升级传统产业,钢铁加工、设施蔬菜、
金丝小枣、现代畜牧、农业观光五大产业主导优势逐渐显现。特别是设施蔬菜,2009年年初,东辛店镇被
德州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首批品质蔬菜示范区,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规模,三年发展大棚蔬菜2万亩”的奋斗目标,目前,示范区建设顺利,共建成大李、石高等大棚蔬菜基地10个,落实各类大棚近500个,基地总面积达到1100余亩。全镇经济和农民纯收入逐年攀升,新农村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2009年,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全镇49个行政村合并为19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共计减少村庄26个,村庄减少率53%,顺利完成基层组织干部调整和17个社区的社区委员会选举工作,社区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剩余2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的选举工作将于2010年4月底完成,三和、东兴等社区建设工作已进入实质阶段。全镇新建社区主要包括产业带动型、强村带动型、自然村恢复型和邻村合并型四种类型,其中产业带动和强村带动型占60%以上。自去年6月份社区正式运行以来,优势逐渐显现。土地流转工作快速推进,目前已完成10个村4000余亩地的流转工作,社区干部大局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东辛店镇盛产枣菜,是远近闻名的的"枣菜之乡"。全镇枣、菜间作面积3.3万亩,枣树近100万株,年产
干枣800万公斤,2003年又新植
冬枣10万株;蔬菜复种面积4万亩,形成九大蔬菜基地、30多个品种,年产蔬菜9万吨,所产"彩云"香菜、黄瓜、西红柿及
金丝小枣系列已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畅销京津地区及东北三省;
张立蔬菜批发市场规模的快速膨胀和遍布全镇的农业开发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枣菜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牛、猪、鸡、鸭等畜牧养殖小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培植了该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个体工商业户达1000余户,个体私营企业近百家。骨干企业-东兴棉纺、国祥面粉、永盛五金资产达1000万元;皇加油城、维鸿涂料、铁塑包装、500吨保鲜库、大通酱菜、连发烟共花等一批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该镇的财源支柱。随着王官塑料加工园区的开工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西大门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必将为东辛店镇经济超常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在东辛店镇有一门三烈士,他们是陈玉堂、陈玉山、
陈玉楼三兄弟。
抗日战争爆发后,兄弟三人先后参加抗日,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不幸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后人的敬仰,其英雄事迹在
庆云县广为流传。陈玉堂为长兄,1912年出生,初小文化,1938年参加了沧州县县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班长、排长、县大队副职等。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常以少胜多。他为人憨厚,对党忠诚,曾多次写信给家中,动员弟弟们参加抗日。在他的教育下,陈玉山、
陈玉楼都参加了抗日。1943年3月,县大队住在
南皮县五官庄。
日寇汉奸突然包围了村子,陈玉堂机智勇敢的率部队突围,经过激战,部队突围成功,他不幸牺牲,年仅31岁。陈玉山,1915年出生,是玉堂之弟。1941年4月参加
渤海一军分区任班长,1943年7月,在安务村与日寇一次激战中牺牲,年仅28岁。陈玉楼,1922年生,是玉堂之三弟。1939年参加
庆云县独立营 任班长,1941年8月14日,在纪王桥反“扫荡”战斗中,他发现敌人阵地车上装有子弹箱,他便掷去
手榴弹,乘烟雾冲上去,扛一箱子弹下车,他发下车下两个日军用机枪向我军扫射,他从敌人后猛地夺过机枪,给我军造成有利战机。就在这时,有两个
日寇用
刺刀刺进他的腹部。敌人溃败后,战友们把他抢救到南杜,因流血过多而牺牲,年仅19岁。 1947年,
郑德昌县长为其颁发“民族之光”牌匾,以示褒扬。2005年8月15日,新
庆云烈士陵园落成后,民政部门专门请人复制了该匾(原匾现存放于县民政局,由于损坏不易悬挂)和三人的相片、事迹简介一起悬挂于陵园参观大厅,供人缅怀、瞻仰。每年
清明节,其后人都会到三烈士墓地按民间风俗祭拜,镇政府每年也组织镇直单位前去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