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朝官
升朝官
在唐宋时期,被称为升朝官的是那些能够在常朝日面见皇帝的高级官员。这一群体也被称为朝官或者常参官。在唐朝,凡是文官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等职位,都有资格作为常参官参与日常朝会。
历史沿革
中国的职官制度始于夏代,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逐渐确立和发展。职官的设置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包括夏商时期、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及战国之后的长期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职官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格局的变迁。
官职种类
国君
在中国古代,国君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夏商时期称为“后”、“王”,西周至春秋时期则为“天子”、“天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皇”、“帝”的尊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采用“皇帝”作为国君的称号,直到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为止。此外,在少数民族政权中,也有不同的国君称谓,如匈奴的“单于”、乌孙的“昆莫”、高车的“候娄訇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的“可汗”以及吐蕃的“赞普”。
宰相
宰相是仅次于国君的重要官职,负责协助国君处理国家政务。在夏商时期,宰相多由巫史担任,到了西周春秋时期,宰相通常由公卿出任。战国及其后的时期,宰相成为了国家机构的核心角色。宰相最初是由国君的家臣演化而来,其职责涵盖了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宰相的正式称谓最早出现在《韩非子·显学篇》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宰相的具体职务和称谓也有所不同,如楚国的“令尹”、齐国和秦国的“相”、宋国的“大尹”、吴国的“太宰”等。其中,管仲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的正式称谓改为“丞相”。汉武帝时期,宰相的职权转移到了尚书台,其长官称为尚书令。东汉末年,宰相的职权再次回归到丞相或相国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的职能分散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之间,因此这三个部门的长官都被视为宰相。隋唐时期,宰相的称谓有了新的变化,如中书令在隋代被称为内史令、内书令,在唐代则被称为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宋代设置了枢密院,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宰相共同构成“宰执”。明朝废除了宰相职位,设立了大学士,这些人实际上是行使宰相职权的顾问。清代初期,宰相的实际职务由康熙时期的“南书房行走”和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承担。由于君主专制的本质,宰相的职位经常发生变化,没有固定的职务、称谓和人数。
其他
除了国君和宰相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重要的官职。例如,尚书台的长官和副长官也被视为宰相级别的官员。中书省作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同样具有宰相的职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的长官都被称为宰相。隋唐时期,宰相的称谓有所调整,如中书令在隋代被称为内史令、内书令,在唐代则被称为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宋代设置了枢密院,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宰相共同构成“宰执”。明朝废除了宰相职位,设立了大学士,这些人实际上是行使宰相职权的顾问。清代初期,宰相的实际职务由康熙时期的“南书房行走”和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承担。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官职种类
国君
宰相
其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