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阳戏的具体形成时间无法考证,据老艺人回忆,大约在200年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阳戏。关于阳戏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因此被称为“阳戏”;另一种说法则是由于傩戏与阳戏共同演出,傩戏用于娱乐鬼神,被称作“阴戏”,而阳戏主要用于娱乐人类,因而得名“阳戏”。
湘西阳戏最初是在民间还愿仪式中演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开始登上高台(舞台),并逐步演出了大型剧目。阳戏流入城市的时间大致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抗日战争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50年代至60年代,湘西阳戏在城乡地区达到了较为繁荣的阶段。在此期间,吉首、凤凰、大庸、怀化等县相继成立了专业的阳戏剧团,并与业余剧团共存,创作和上演了众多的新剧目,演出活动十分活跃。阳戏分为山路阳戏和南路阳戏两大艺术流派,前者以上演大剧目为主,后者则更多地与傩堂戏、花灯戏一同演出。
湘西阳戏的传统剧目数量约为100个,涵盖了封建社会家庭、劳动、生活以及男女爱情故事等多个方面。此外,还有许多涉及神仙道化、鬼怪妖狐的故事。这些剧目有些来源于早期剧目的积累,有些则源自傩堂戏或花灯戏。50年代以后,湘西阳戏创作并上演了一系列新的剧目,如《斗笠湾》《边城雾》等。
湘西阳戏在其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山路阳戏吸收了汉剧、
京剧等
粤剧剧种的表演程式,声腔独特,以宫调为主要腔调。而南路阳戏则更接近花灯戏,曲牌丰富,男女角色分工明确,声腔同样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