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映君,是一位出生于1934年的女医生,来自
江苏省江阴市。她于1959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后被分配到
成都中医药大学工作。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历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并担任
中药学博士导师、中药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等职务。此外,她还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全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执业中药师命题审题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沈映君,女,1934年生,
江苏省江阴市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系本科专业,分配到
成都中医药大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现为
中药学博士导师、中药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全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执业中药师命题审题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基础
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工作。参予组建了药理教研室、中药药理教研室、中药药理研究室。1984年,在我校首先开设了中药药理学课程。199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院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开办了中药药理学专业(全国只有两所中医学院开办),面向全国招生。她负责起草了该专业课程的设置规划,并亲自担任《基础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讲授。主持了我校各届顿、博士生《中药药理学与新药开发》、《
中药药理学专论》两门课程的讲授,先后指导培养了博士生28名、硕士生5名。
她先后负责及参与编撰教材及专著共24部。其中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应用教材《中药药理实验》1992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1995年获全国科技图书
一等奖;全国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中药药理学》获
四川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在《
中医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中成药》、《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解表方药的
抗炎药免疫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几十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由她主持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七五”攻关课题“解表方药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
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通草类”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补肾法对肾虚证双向调节研究”获
四川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
散寒解热口服液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逐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宝口服液的实验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胜湿口服液治疗
痹证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润肺利咽雾剂治疗
咽炎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脾虚证择时治疗及时间
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升降散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黄胶囊”获
四川省优秀新产品
二等奖;“抗病毒糖浆”获四川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获新药3项(“荆肤止痒冲剂”、“
一清胶囊”、“
抗病毒糖浆”),其它各级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