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林,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师,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大众音乐学会会员,青少年声乐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
个人介绍
历届“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才艺选拔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特聘声乐教授,商丘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自1996年开办田家林声乐艺术培训中心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众多声乐爱好者及专业艺术人才,并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的声乐艺术人才。
1996年9月在
北京科技大学开办田家林声乐艺术培训中心。
1997年12月28日在北京科技大学成功举办首届学生独唱音乐会。
199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学生演唱会。
1999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0年7月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学生演唱会。
2001年学生赵雨齐荣获首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铜奖。
2002年学生张润东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艺术大赛”银奖,
陈彦宏荣获铜奖。
2004年荣获“2004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大赛”优秀园丁奖。
2005年5月28日在北京
国图音乐厅成功举办学生姚毅夫独唱音乐会。
2005年11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十佳校园歌手评比活动评委。
2005年12月受聘为全国首届“
金话筒奖”主持人大赛
新浪网络赛区顾问。
2006年2 月被聘为“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
声乐评委。
2006年3 月在中国音乐学院成功举办学生
陈彦宏个人才艺展示音乐会。
2007年2月被聘为“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艺术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受大赛委托为全国各地的选手开办声乐讲座。
2007年12月29日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田家林声乐艺术中心十周年庆典音乐会。
2007年7月被聘为“第三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受大赛委托为全国各地的选手举办声乐讲座,深受选手的欢迎。
2008年1月被聘为“第三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
声乐评委,受大赛委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举办声乐讲座,深受选手的欢迎。
2008年7月被聘为“第四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
2009年元月被聘为“第四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受大赛组委会委托,为全国选手举办声乐讲座。
2009年8月被聘为“第五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
2010年元月被聘为“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受大赛组委会委托,为全国选手举办声乐讲座。
2010年元月在中央民族乐团民族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北京田家林声乐艺术中心教学实践音乐会。
2010年7月被聘为“第五届中华青少年文艺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
声乐评委。
2010年8月被聘为“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受大赛组委会委托,为全国选手举办声乐讲座。
2011年元月被聘为“第六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声乐评委,受大赛组委会委托,为全国选手举办声乐讲座。
媒体报道
阳春三月,位于
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的田家林声乐艺术中心仍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个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的练习着发声、台词表演、形体等基本功。如今,
北京市田家林
声乐艺术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声乐教育特别是少儿早期声乐教育培训的核心基地,这里拥有先进的培训设施,宽敞明亮的练功房,国内一流的专业声乐培训教师和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在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渴望走向声乐道路的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在这里经过了专业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声乐基础,天赋和潜力得到了释放。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在国内外各种大型声乐比赛中更是拿奖无数。用艺术中心创始人田家林老师的话来讲“孩子们是艺术中心的骄傲”。
在田家林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艺术中心的训练室、练声房,这一间间教室一架架
钢琴都是田老师用心血置办起来的,对他而言,艺术中心和这些孩子就是他的生命。细数着这些“宝贝”,田老师跟我们讲起了他那些难忘的往昔岁月。
魂牵梦绕那“北京的金山上”
说起往事,田老师对自己的第一句总结就是“我是一个农村娃,我的音乐梦是从那首《在北京的金山上》开始的。”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田家林老师和那首著名的《在北京的金山上》又有什么渊源呢?强烈的好奇心让我不由得更加聚精会神起来。“在我还是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爷爷在一架老式
风琴前面自弹自唱,很是动情,十指在琴键上跳动,那场面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好像我的心和双脚也跟着跳起了舞。那一幕我现在仍依稀可记。”原来,田家林出生在农村,那个年月正好是父辈经历各种风波的文革时期,爷爷曾是当地有名的音乐老师,但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心爱的课堂。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当田家林的爷爷终于重返琴房,老爷子一时激动不已,便忘情的弹奏了一曲《在北京的金山上》。那时那地,多年的情愫喷涌而出,千愁万绪融汇在这一曲歌中,自然分外动情。而这一幕正好被年幼的田家林看见,于是,那场景便长久的留在了田家林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没有想到,这也竟成为了开启田家林音乐之梦的金钥匙,那一刻起,音乐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无论艰难困苦,他对音乐的执着始终如一。
“说来也奇怪,我和这首歌特别有缘分,我的
姑母当年也是从事幼教工作,平日里,她也总喜欢边弹边唱《在北京的金山上》,我就在旁边跟着跳舞,当时真是特别喜欢这首歌。”田老师说自己到如今唱起这首歌仍然会情绪激动“几十年也依旧忘不了,一唱起来,以前的生活印记就全都在脑海中浮现”,这是他一辈子的情结,也是他人生的一个关键词。他笑谈,自己是唱着跳着这首《在北京的金山上》一路唱到了北京,也是这首歌指引着他在各种风雨和困苦面前仍然能够咬牙坚持直到成功。
“不务正业”的物理老师
有了小时候的启蒙,田家林的那根音乐神经变得异常发达,他喜欢音乐,声音条件也非常优秀,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想要走进专业院校学习
声乐的渴望也与日俱增。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在高考来临之时,迫于家里的压力,田家林无奈走上了“重理轻文”的队伍选择了理科。高考之后,他考入
商丘市的一所师范院校,毕业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中学物理老师。实现了家人的心愿,他成为了一名老师,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工作环境,但是他心底那为音乐而生的火苗却从未停止燃烧。在学校里,他虽是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但是工会组织的活动中他却是文艺骨干。即便是在大学期间,他也利用空余时间选修了音乐修养课,见缝插针地学习音乐知识。从工作单位组织的小型文艺联欢到系统举办的大型文艺调演,他一直积极参加并拿下了大大小小许多的奖项。现在回忆起来,田家林幽默的戏称自己是个“不务正业”的物理老师。
艰难求学路重拾音乐梦
凭借着对音乐的那份执着追求,田家林终于得到了难能可贵的求学机会。1989年,已经二十四五岁的田家林得到了一次去
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的机会。二十四五岁,在现在来看已经是学成出道的年纪,而对于田家林来说,音乐的大门才刚刚向他敞开,他不愿意错过这次机会,对此倍加珍惜。进修的那段日子里,他对所学的知识达到了一种如饥似渴的状态,生平第一次接触
钢琴,不知疲倦的反复琢磨练习,“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钢琴,觉得太神秘了,课余时间我就一个音一个音的抠,反反复复的练习,学会了不少东西。”
短短的进修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倍感欣慰的同时,他也觉得意犹未尽。这对田家林来说显然是太短暂了,回到工作单位后,他便更加发奋的练习
声乐。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坎坷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接踵而来。
先是遭遇
失声。“回来之后,我就每天早上去小树林吊嗓子,当时也找不到老师请教。也还没学会各种声乐技巧,所以声音上一直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一次要准备演出,白天跟乐队合了十多遍,到晚上,一出俱乐部的大门,我的嗓子便说不出话来。看医生之后,医生说让我闭声休养,我当时如同晴天霹雳,非常痛苦。”对于一个热爱唱歌的人来说长达两年的闭声期简直是一场长久的噩梦,田家林的这两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每一天都在痛苦中度过“那时,我痛不欲生,我觉得我的一生都完了。”
命运总是不忍心让一个执着的人丧失信念,困境中田家林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1991年,田家林有幸认识了北京声乐研究所的女高音歌唱家余珊鸣教授,在余教授的引荐下,田家林接受了
上海市专家的治疗,治疗进行了一个假期,他的嗓子渐渐地恢复了。如同重获新生,这个为音乐而生的人又可以开口唱歌了。这一次,他下定了决心,放弃一切,真正地投入到专业院校中去,圆梦北京。就这样,他踏上了艰难的求学之路。
来到北京之后,田家林便开始拜师学艺,先后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
魏鸣泉老授。从
民俗音乐到美声,田家林全身心的投入。知识上得到巨大的满足,生活上却面临了重重的困难。没有了工作,丢了“铁饭碗”,学习的费用、生活的费用、柴米油盐都成了田家林在北京的当务之急。老师念他求学心诚,只是象征性的收点学费,但即便是这样,生活的窘迫仍然一日重似一日,为了生活,他也曾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起了街边的大排档。几张桌子,一个电视、一个音响加上啤酒和小菜这就拉开了买卖。可忙活了一个假期却只挣了个本钱,对于未来的学费和生活费更是杯水车薪。眼看开学的日子到了,他也只能是边打工边学习。“干过销售,推销广告,骑自行车跑遍了大半个北京城。”为了生活,他走街串巷满胡同的奔走,12月份的
北京市,他天天在外边跑,也吃了无数的闭门羹。原本年轻的脸上,却满是无助和艰辛,田老师讲到这里不禁感慨“那时候在南城的荒野空地,我迎着北风,很绝望。我当时不明白上天为什么这样考验我,太难熬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艰难。吃没得吃,住没得住。我就蹭在朋友家住沙发。没钱吃饭,我们就买一大把
挂面天天吃。没有菜,我们就切蒜末、姜末和着
猪油拌面吃。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身无分文、山穷水尽了。”“1994年的冬天,我连车票的钱都凑不上,最后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借给我五十块钱,这才回了老家。我当时眼泪都留了下来。”
终身难忘的五十块钱成了田家林的救命稻草,而命运的转折也从这里开始了。同样是贵人相助,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有机会受聘于一所私立学校教授音乐课。这样生活才算是稳定了下来,学业也能够如期完成,田家林看到了希望,生活的轨迹终于开始向上运行。
走过了艰难的求学岁月,田家林本可以凭借着“万里挑一”的好嗓子走向一线舞台,但是思考之后,他选择了从事教育。因为自己从小喜爱音乐而求学无门,他深知那种求知若渴的无奈和痛楚,他体会过空有一副好嗓子却没有老师知道的无助与彷徨,就这样,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开创少儿声乐培训这条路。1996年,田家林声乐艺术中心成立了,这是田老师多年来的心愿,说它是中心,其实当时只是租用了几间小平房,也只有一台不算太旧的
钢琴。然而在业内,田老师却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当时,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儿童
声乐培训中心也寥寥无几。再苦的日子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运作儿童声乐培训中心田老师更是牟足了干劲。
就这样,凭着田家林不懈的努力,声乐中心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北京乃至其他地区的学生和家长都慕名而来,田家林声乐艺术培训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早期培训机构。这些年来,在田老师的精心培养之下,声乐艺术中心也是成绩斐然。1997年12月28日在
北京科技大学成功举办首届学生独唱音乐会;199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学生演唱会。 1999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0年7月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学生演唱会;2001年学生赵雨齐荣获首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铜奖;2002年学生张润东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艺术大赛”银奖,
陈彦宏荣获铜奖;2004年荣获“2004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大赛”优秀园丁奖;2005年2月被聘为“第八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国际夏令营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
声乐评委,所培养的学生
杨蓓、
贾非凡荣获
一等奖;2005年5月28日在北京
国图音乐厅成功举办学生姚毅夫独唱音乐会;2005年7月荣获“首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优秀园丁奖,所培养学生龙飞获一等奖,王奇伟、佟天放获
二等奖。
“全凭着口碑信誉和声乐方面教学的专业化,我们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学生越来越多。现在简直是满天星了!”谈起学生,田老师如数家珍,他和我细数着他的宝贝学生的名字和荣誉,他骄傲的给我翻看学生们的获奖证书和奖杯,他说这些孩子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骄傲。
最优团队 为学子保驾护航
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田家林
声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一个集声乐艺术以及与声乐艺术相关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教学及培训为一体的声乐专门培训机构。在田家林老师的执教之下,该中心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艺术人才和声乐爱好者。它以青少年为培养对象,兼顾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对象,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目前,中心已经发展完善了包括
钢琴、舞蹈、形体、语言、舞台表演、
乐理和视唱练耳等各个方面的专业培训课程,聘请国内顶级音乐院校的专家和一线
声乐艺术家进行授课,保证了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准,旨在“塑造完美心灵,培养爱心使者,提高艺术品位,打造德艺精品”。
谈到未来的发展,田家林老师信心十足,他未来的目标是让艺术中心走向学院化、专业化和权威化。目前声乐艺术中心已经具备国内青少年声乐培训的前沿水平,未来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教育营养,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国际比赛,为我国声乐界输送更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艺术中心将以普及青少年艺术修养为宗旨,注重专业培训的同时更注重通才教育,普遍提升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和
声乐专业素养,让每一个业余声乐爱好者都具备相当水平的艺术造诣。“品牌就是我们的生命,学生的信任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誉。作为一个老师而不是商人,我只对学生负责,教学的专业化和教学质量就是保证。要从教育本身出发,让我们的声乐艺术中心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对话田家林:
记者:田老师,听您的介绍觉得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声乐中心这十多年的发展中您难忘的事情又有哪些?
田家林:我从一个农村的孩子走到今天确实经历了很多的波折。但每次走到绝境也总是有转机,关键是要坚持。那份对音乐的执着信念从未改变。
声乐艺术中心从成立到现在也是一波三折,最困难的时候记得是在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时期。我们中心几乎濒临破产,两个月的时间全封闭,不能给学生上课。那个时候几乎都要绝望了。但最后也咬牙挺住了。学生们信任我们,我们就不会倒下去。后来就开始慢慢好转,之前都是以声乐为主,后来我们开始多元化发展,开设了五个专业,声乐、音乐基础,台词表演,形体舞蹈,
钢琴就像人的五个手指一样相辅相成。
记者:田老师,您觉得儿童声乐教学上,外界都以您为专家,您成功了之后,外界都追随您的脚步,儿童声乐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众多教学机构的出现,您却屹立不倒至今天,您觉得您的特色是什么?
田家林:特色就是要主抓
声乐。资历、品牌、信誉度,是同类竞争中占据高位的关键。永远都会牢牢抓住教育学生这个中心就是永恒的竞争力。我们中心已经14年了,现在的运行和教学是非常稳健的。
记者:在少儿声乐教学上,对于学生来讲,您觉得学生最重要的条件和因素是什么?
田家林:我觉得孩子的天赋很重要,家庭环境也很重要。我现在教的学生美声、民族、通俗、音乐剧、欧美流行音乐等方向的都有,目前我都在教他们,我们要根据长时间的磨合、调查嗓音条件、气质、文化背景、甚至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爱好综合评价最后来决定。希望他们能够多方面尝试不要轻易下定论。有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唱,但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发展。
记者:艺术中心在人才培养上侧重精英教育还是普及、基础教育?
田家林:中心分这几个层次,有专业方面的,比如将来从事演唱专业等,这一部分的培养要和国际接轨。我也一直在研究国际上的
声乐理论。另一部分,培养孩子成为他的一项业余爱好。将来走上工作单位也会是文艺骨干,一开口就有专业的范儿。还有一部分是音乐天赋很一般的学生,这样的我们也要培训,这是作为一个人的修养。将来他做什么工作都需要音乐方面的修养。人的成长发展成功离不开情商教育,音乐方面的修养对提高情商很有帮助。声乐教育不一定将来就是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声乐教育就是美的教育。记者:金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