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墨头鱼(学名:Garra orientalis,英文名:Oriental sucking barb),又称狮子鱼、崩鼻鱼、墨鱼、乌鱼、癞鼻子鱼,是
鲤科墨头鱼属的一种鱼类。东方墨头鱼体长可达18公分,圆筒形,腹部扁平,尾部侧扁,头宽,吻圆钝,前端有很多粗糙的角质突起。东方墨头鱼是一种慢生长的鱼类,体型比东坡墨头鱼为小,最大个体仅达30厘米左右,体内富含脂肪。该物种可作为食用鱼,会用腹部吸盘
吸附在岩石上。其种加词“
短头怪蝠蚤东方亚种”意为“东方的”。
东方墨头鱼的模式产地在
福建省,分布于亚洲各地淡水域,包括中国南方珠江、
闽江、
九龙江、
韩江、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海南岛等水系。它们栖息于江河、山涧水流湍急的环境中,以着生
藻类为食。
东方墨头鱼体长,圆筒形,腹部扁平,尾部侧扁。头宽,吻圆钝,前端有很多粗糙的角质突起。鼻前深陷,将吻分作两部,上部为游离的吻突,
雄性更为显著,并具发达珠星,幼鱼不明显。口下位,呈新月形,上唇边缘呈流苏状,下唇有发达的圆形吸盘,中央为肉质垫,周缘有游离的薄片;其后缘较前缘略宽,上有乳状小突起,肉质垫与前端薄片间有一浅沟,须2对;鳞较大,腹面在
胸鳍基部之前鳞极小。背鳍无硬刺。体背深黑色,腹部灰白,各鳍灰黑色,略带
橙色,幼鱼橙色较显著;体侧每个鳞片后部均有一黑斑,故形成体两侧各有6条黑色平行的条纹。
背鳍ii-8;臀鳍ii-5;
胸鳍i—14一15;腹鳍i—8。侧线鳞32-34;背鳍前鳞9—10;围尾柄鳞16。下咽齿3行,2·4.5——5·4·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8一20。脊锥骨4十26—31。体长为体高的4.0-5.1倍,为头长的3.9-4.7倍,为尾柄长的6.2-7.8倍,为尾柄高的6.9-9.0倍。头长为吻长的1.8—2.2倍,为眼径的3.8—5.9倍,为眼间距的2.2—2.8倍。民柄长为尾柄高的1.0一1.1倍。体粗短,前部略呈圆筒形,民部侧扁,腹部平坦。头中等大,较宽.头宽大于头高。吻端略尖,鼻孔前方有一极深的凹陷,形成褶沟,将吻分为上下两部分(幼鱼不明显),上部向前伸展,形成多少悬空的游离额突.上具粗大珠星。下部前端为吻突,略上翘,吻端及两侧各有一卵卯圆形区域,上具锥形珠星(有些个体卵圆形区域不显著)。吻皮向腹面扩展,覆盖于上顿外表.具细小乳突,边缘分裂成流苏状,在口角处与下唇相连。口下位,横裂。上下须具
角质薄锋。上唇消失。下唇宽厚,形成椭圆形吸盘,中央为光滑肉质垫,周缘为游离
薄片,被细小乳突。薄片前部窄.与肉质垫之间有一沟相隔,两侧与后缘宽,与肉质垫之间无明显界限。须2对,吻须较眼径为短,口角须更短小。眼侧亡位,位于头的后半部。眼间呈弧形,其宽为眼径的2倍以上;眼后头长大于吻长之半。鳃盖膜在眼后缘下方与峡部相连,鳃扎间距太子口宽的2/3。鳞中等大,腹面鳞片仅在
胸鳍基前部退化埋于皮下,腹鳍基部具长形腋鳞。侧线完全,平直。背鳍外缘微凹,背结起点至吻端较至
尾鳍基的距离为近或
相等。胸、腹鳍接近腹面水平。胸鳍等于或超过头长。腹鳍末端后伸达到或超过
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c臀鳍后伸不达尾鳍基.外缘微凹。尾鳍中等叉形,两叶等长,末端尖。
下咽骨窄小,咽齿呈锥形,齿面光滑。鳃耙短小,排列紧密。鳔小,2室,前室为椭圆形,约与眼径等长,后室极细小,前后室约等长。肠管较长,弯曲多次,肠长约为体长的7——8倍。
腹膜灰黑色。体背绿褐色,腹部乳白.各绍灰黑色,胸、腹、臀鳍带稿红色.幼体色彩尤其明显,侧鳞片上均具小黑点,连成与侧线相平行的6条黑色条纹,体后部较显著。
东方墨头鱼经常栖息于江河、山涧水流湍急的环境中,以其碟状吸盘
吸附于岩石上,营底栖生活。食物中多为着生
藻类,常混以泥沙。成熟较早,产卵期均在3月份,产卵须有流水条件,故多在洪水期产卵。
生长缓慢,体型比东坡墨头鱼为小,最大个体仅达30厘米左右。但体内富含脂肪,肉味极鲜美,产区视为名贵鱼类。产地渔民常直接将鱼放在火上烤而食之,更具原始的风味。产量不高,仅在原产地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