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和
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张恩和,男,1939年生于辽宁省农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中航集团发动机专家,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1965年,张恩和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并进入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从事设计工作。入所十几年,张恩和在发动机总体室参与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和攻关。 2016年11月13日,张恩和在辽宁省沈阳市病逝,享年7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9年,张恩和出生于辽宁省农村。考入大学后被选拔去了最难的发动机设计专业,1964年,张恩和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到空军部队锻炼一年后,于1965年分配到航发动力所开始航空发动机设计工作。部队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不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无法真正自主掌控飞机的性能,无法真正捍卫中国辽阔的土地。
拼命硬干,出征“太行”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张恩和在发动机总体室担任结构组组长,先后参与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总体结构方案构思、设计及修改设计工作。1981年,张恩和到纽约理工大学留学进修。学成后,拒绝了为他准备的实验室和房产,张恩和毅然回国扎进了设计所的研究工作中。1987年,他担任国家重大项目太行发动机行政副总指挥,1991年底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太行”发动机研制攻克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了涡轮风扇发动机高低压部件、主机和加力、整机和系统的匹配技术。
“太行”发动机研制工作初期,张恩和担任副所长,配合原总师李志广以最快速度组织完成了“太行”验证机的试制工作,保证了验证机的调试,并配合总师排除验证机故障,完成了三轮验证机技术指标,实现了原型机立项研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研究发动机,张恩和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1993年,张恩和为了检测发动机,爬上2米多高的试验台,结果一脚踩空摔下来,头撞在横梁上,当场晕了过去,后脑被划出一个十几厘米的伤口,鲜血直流。送到医院缝了5针,抢救苏醒后,他第一句话就是问他心爱的发动机,得到肯定回答之后才安心。2001年,一架装载太行发动机的银白色战机首飞成功。张恩和大步跑过去,紧紧抱住试飞员,泪流满面。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发动机研制攻克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了涡轮风扇发动机高低压部件、主机和加力、整机和系统的匹配技术,并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布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3年非典期间,正在四川省做高空台试验的“太行”发动机出现问题,64岁的张恩和听闻急得一夜未合眼,坐了火车、汽车,辗转38小时赶到现场。白天他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分析数据、排除故障,饿了就吃点面包、矿泉水对付,实在太困就在车里眯一会。2005年,发动机定型,18年间,张恩和倾注全部心血,不分昼夜、带领参研人员投入研制、反复试验,在物质、资料、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先后攻克了多项重大技术关键,解决了几百个技术问题。
2006年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后,张恩和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荣获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2007年,“太行”发动机这一技术成果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特等奖,2009年,“太行”发动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择一事,终一生
张恩和在他去世前十一个月,才从岗位上正式退休。在他去世前一个月,因发烧在医院治疗,情况不容乐观,免疫细胞值高得吓人。然而,他坚决阻止家人将他生病的情况告诉单位领导。在他去世前两周,发烧住院的他拔下点滴,带着药品飞赴成都市,又辗转乘车2个多小时,担任某课题评审组组长。就在他去世前一天,仍撑着虚弱的身体,在病床上联系赴京参加研讨事宜。2016年11月13日,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动力所原副所长张恩和,在辽宁省沈阳市因心衰逝世,终年77岁。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张恩和的生前影像中,他戴着眼镜,温文儒雅,虽有不少白发,但精神铄,说起话来充满激情。(光明日报 评)
他的一生是为中原地区战鹰装上中国“心”,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一生,也是中航集团动力事业发展进程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一个缩影。(中国青年报 评)
张恩和天大的事都装在自己的心里,扛在自己的肩上,甚至在外出差,他都惦记着所里的研制工作,常常打电话回来询问研制进展,如果遇到问题,就多方协调,四处奔走。(航发动力所原副总师刘国玉 评)
对年轻人张恩和总是很有耐心,完全没有总师的架子,让你敢于在他面前畅所欲言。在年轻人工作出现纰漏的时候,张恩和从来不会直接批评大家,而是私下委婉提出意见,并鼓励每一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动力所副所长赵亮 评)
张恩和,这位为我国国产航空发动机事业披肝沥胆一生的“科学匠人”,以近乎执拗的忠诚和纯粹,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品行与承诺。(新华出版社 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拼命硬干,出征“太行”
择一事,终一生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